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汇率风险日益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之一。外汇衍生产品是对冲汇率波动的便捷工具和防范汇率风险的有效手段。以国内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外汇衍生品与人民币汇率风险暴露之间量化关系的研究表明,外汇衍生品对我国银行汇率风险暴露系数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有效缓解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冲击,具体而言,当外汇衍生品的对冲比例提高1%,汇率风险暴露系数可平均提高0.11。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实证样本,将人民币汇改以后的2006—2012年作为观测期间,运用逐步回归方法考察了外汇衍生品对人民币汇率风险暴露的作用。发现外汇衍生品对汇率风险暴露系数产生显著的正效应,有效缓解人民币升值对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外汇衍生品的对冲比例提高1%,汇率风险暴露系数增加幅度在0.08—0.15区间之内,平均可达0.11。  相似文献   

3.
2005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升值,商业银行在业务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外汇风险敞口也逐步增加,汇率的波动使得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汇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财务预算以及经营失败均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主要形式及管策略,主要银行汇率风险状况、汇率风险的成因以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对我行商业银行完善汇率风险管理提出要建议。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商业银行作为外汇市场上的交易主体,其外汇风险暴露问题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使用资本市场法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外汇风险暴露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我国50%的上市银行存在显著的外汇风险暴露,在人民币渐进升值、银行外汇资产迅速增加的背景下,我国上市银行需要加强对外汇风险的管理,提高稳健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5.
汇改至今,我国汇率的双向浮动日益明显且浮动区间逐渐放宽。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金融全球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在汇率风险中。本文简要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现状,选取11家上市银行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汇率敏感性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汇率对各银行股价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由于外汇敞口安排、业务结构及风险管理手段的不同导致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6.
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波动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成为学者和业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学者在研究外汇风险暴露的过程中发现,即使是同行业的公司,外汇风险暴露差异也很大,公司特异性因素对外汇风险暴露的水平有重要影响。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不断扩大,我国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将不断增大。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两阶段回归方法,对影响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公司特异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36%的样本上市公司有显著的外汇风险暴露,这一比例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外汇风险暴露与外部经济活动、负债状况和公司成长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樊文澜 《新理财》2013,(8):89-90
6月28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到6.17:1,升至近年新高。人民币升值,给国内银行造成了巨额的汇兑损失,同时各种外币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增大,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资产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来说,由于外币负债金额较大,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带来较大数额的净汇兑收益,这一点已经在中国石化、中国联通和G宝钢等一批大公司的年报中得到证实。对于金融机构,如银行,情况刚好相反,由于外汇资产大于外汇负债,造成了巨额汇兑损失。银行外汇风险的计量主要解决如何准确计算和确定银行因持有外汇资产和外汇负债带来的汇兑损失大小。银行外汇风险主要源于两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构建TGARCH-M模型以及CGARCH-M模型发现,由于外汇风险溢价的存在,我国非抛补利率平价条件失效。并且,TGARCH-M模型中的非对称项系数表明,人民币升值时汇率波动程度比人民币贬值时大;CGARCH-M模型的波动成分表明我国外汇波动主要受经济基本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作为开放经济的核心变量,汇率在一国经济中举足轻重,2005年7月21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不断加大,人民币升值给各行业带来怎样的冲击,引起学者和业界的关注。本文对汇改后我国股票市场外汇风险暴露的行业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选行业中有56%的行业存在显著的外汇风险暴露,且各行业均受到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冲击。从行业属性来看,外汇风险暴露呈现以下特征:竞争性行业的外汇风险暴露明显高于垄断性行业,石化、交通运输和水电煤气等垄断行业外汇风险暴露均不显著;制造业外汇风险暴露的整体水平高于其他行业,农业、流通服务业(除房地产业)外汇风险暴露不显著,说明地域和国家政策保护等因素使其所面临的全球竞争程度较弱;从进出口行业来看,进口行业受益不明显,出口行业受到的负面冲击较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实证研究使用资本市场法(Capital Market Approach)和14家中资上市银行的股价数据,发现银行规模和其外汇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可能反映了国内大型中资银行更多的外汇操作和交易头寸,以及因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客户风险发生变化所带来的大量间接影响。虽然内地银行对国际市场的参与程度仍低于香港同业,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外汇风险高于香港银行,而且大银行的外汇风险为负数的情况非常普遍,这意味着人民币升值将降低这些银行的股票价值,从而损害银行业表现。由于股价下跌一般反映违约风险上升,因此应密切监测人民币升值情况对内地银行违约风险可能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采用回归分析对我国7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暴露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是否存在外汇风险暴露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新汇率制度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暴露是存在的,而且在考虑汇率变动的时滞效应后,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暴露是比较显著的,因此商业银行加强对汇率风险的管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去年10月以来,在人民币对外升值超过3%,对内贬值导致高成本的双重压力下,出口企业定单利润大幅缩减。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预计将由去年的0.5%扩大到2.5%,企业未来所面临的风险可能从人民币升值转为汇率双向波动的不确定性。对于汇率风险的管理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必修课。进出口业务的人民币升值客观压力与外汇应收货款(美元)的贬值损失之间的平衡,是检验企业国际化水平能力的标尺。外汇避险始终都应把握资金的安全性。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风险管理问题、汇兑成本及结算费用,资金在境内、境外的配置,风险预警和控制系统都成了面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中国衍生品监管制度和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特征探讨金融衍生工具使用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可以显著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水平,且利率衍生工具和外汇衍生工具发挥了有效的风险管理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商业银行使用衍生工具通过降低净利息收益波动和不良贷款率减少银行风险,说明使用衍生工具能有效对冲利率风险与外汇风险,开展代客衍生品业务能获取更多客户信息,降低信用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信息透明度和市场化程度越高,使用衍生工具降低银行风险的作用越显著;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冲击下,使用衍生工具的商业银行相对于未使用衍生工具的银行表现出更好的经营稳定性。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商业银行衍生工具使用及风险管理相关文献,为明晰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办衍生品业务作用、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汇率风险分担机制与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境内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越来越大,但是我国企业难以通过价格博弈向国外需求方转嫁部分汇率风险.在现行汇率制度和升值预期背景下,向银行结汇并转移汇率风险是企业处理外汇收入的优先选择.而中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实际发展状况与理想状况存在较大反差,企业结汇和购汇以即期交易为主,远期和掉期等衍生品交易规模相对较小.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商业银行受主客观因素限制,在中国外汇衍生品市场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存在较大的局限: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银行远期外汇报价导致企业参与外汇衍生品交易缺乏足够激励,并且具有单边性;银行外汇衍生品交易风险控制手段不足;市场供求不平衡.在强烈的本币升值预期下,商业银行通过向央行结汇实现了汇率风险进一步向上转移,而央行以外汇储备增加的形式被动承担了风险,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宏观政策因此受到极大制约.  相似文献   

15.
QDII产品推出速度较快,但实际销售状况并不理想,人民币升值与汇率风险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文章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QDII产品的影响。提出应允许QDII投资者和银行进行远期结汇、掉期业务,规避外汇汇单风险;活跃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为银行提供风险转移场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瑞 《中国外汇》2013,(23):67-68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逐步走高。截至10月9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96天、贬值85天,较年初已累计升值超过2%,升值幅度超过去年全年。在这种情况下,出口企业的汇率避险需求持续上升。通过对泰安市20家企业汇率避险情况的调查发现,银行外汇避险产品相对单一、避险业务种类同质化严重、境内外联动类人民币业务拓展缓慢以及国资类企业内部考核约束等因素,对企业汇率避险形成明鼎制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有效管理是我国银行体系保持稳定和汇率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本文归纳了汇率制度改革之后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现状,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研究的成果,提出适用于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对策,包括综合应用风险计量及压力测试等技术管理工具、改进外汇资产负债配对管理、研究建立风险偏好形成机制、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等,结合当前我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港澳跨境贸易开展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前瞻性地提出商业银行可通过增加人民币持有形成新的资产组合以规避外汇风险.  相似文献   

18.
李盈乐  王洪章 《金卡工程》2009,13(2):162-163
从2005年7月汇改以来,放弃固定汇率转而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对出口导向型企业必定具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以股票市值为公司价值的衡量标准,在沪深二市中选取29个行业5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就汇率波动对公司股票价值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10%的显著水平下,有22家公司外汇风险暴露系数显著为正,即汇率风险对其公司价值影响显著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对影响公司暴露系数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阶段对2005年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货币流动性及银行流动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表明:从长期看来,人民币汇率水平与流动性正相关,即人民币升值会增加流动性,但人民币汇率波动会使这一效果减弱;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流动性的作用变得更加明显;相比较作用于银行的流动性效果来看,人民币汇率宏观上对货币的流动性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朱阳 《中国外汇》2013,(17):42-43
通过产品组合的形式,在为客户规避汇率风险的同时提高收益,将成为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业务发展的主流。2013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保持平稳升值:年初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6.23附近,6月底守在6.13附近,升值幅度约1.6%。人民币外汇远掉期交易保持窄幅波动:1年期美元兑人民币掉期价格基本保持在800~1200BPS区间内波动,只是在6月下旬受人民币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