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央行最新数据,截至2005年12月,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创造历史新高。这个创了新高的数字,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储蓄额居高不下的关注,如何“消肿”已成热门话题。本期博士沙龙中,武汉大学赵伟、孙智君、韩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宋智丽博士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张艳花 《中国金融》2006,(13):33-35
从2006年开始,中国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本刊记者就下一个五年中中国如何实现新一轮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一直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商学院吴延瑞博士。  相似文献   

3.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广州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为主体,其它多种类型金融机构并存,结构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完备的金融体系,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居全国前列。进入“十一五”时期,广州金融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听取专家意见,吸纳各办观点,加快推动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8月18日广州市政府召开“首届广州金融发展论坛”,邀请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唐旭博士、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博士、北京大学都市经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曹和平博士、中国银河证券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博士与会,就如何把握国际金融创新趋势,加快广州金融发展发表演讲。现将5位专家发表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据媒体报道,有着“末日博士”之称的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世界知名专家鲁比尼日前表示,欧元区不会在今年瓦解,但如果以未来三到五年而言,可能会有一些欧元区国家最后决定离开欧元区,最终导致欧元区瓦解发生。  相似文献   

5.
《首席财务官》2010,(7):94-94
2010年,在中国率先走出危机的经济背景下,应众多财务经理人的热烈要求,“TOP CFO周末讲堂”继续邀请国内外知名公司CFO、实战专家来独家分享公司财务专业领域内最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金融博览》2008,(3):13-13
2月28日,由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与12家品牌基金公司共同成立的“浦发银行基金精品屋专家顾问团”在上海正式启动。成立仪式上,专家顾问团发布了2008年基金投资策略手册,并就投资者与媒体最为关心的2008年基金投资策略提出了专业意见。此后,浦发银行将在网上基金频道推出专家顾问团专栏,定期发布专家顾问团市场投资观点、明星基金经理的手记以及对投资者关注热点问题等发表专家意见,并在全国30多个城市举办“浦发基金精品屋专家顾问团全国巡回讲座”,让投资者充分受益于银行“专业+便捷”的理财服务。  相似文献   

7.
“流动性过剩”确是当前经济金融生活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问题的看法则不尽相同。为此,在现场篇我们特地组织了对各金融机构的采访,他们中间有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借调到位于香港的一个中央政府机构从事金融研究的巴曙松博士、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副行长郑南源、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徐志宏博士、广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行长助理张荣森博士,以及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张国云博士等。采访他们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数次预约、几经曲折,于是有了如下的精彩对话。  相似文献   

8.
中国居民储蓄高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央行最新数据,截至2005年12月,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创造历史新高。这个创了新高的数字,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储蓄额居高不下的关注,如何“消肿”已成热门话题。本期博士沙龙中,武汉大学赵伟、孙智君、韩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宋智丽博士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徐毅鸣 《中国外汇》2009,(16):24-26
2009年6月25日,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主办的“首届中国外汇与黄金高层论坛”在京召开。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官员以及全国外汇与黄金领域的数百名专家和业内人士参加了此次直会。论坛在中国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广为人们所关注的领域,就中国藏汇于民的战略、国内外外汇黄金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备受关注的“中国第一政府采购案”即北京现代沃尔经贸有限公司状告国家财政部一案,经过一年多的行政诉讼,于2006年12月8日北京一中院一审以“行政不作为”判财政部“败诉”。财政部已于2007年1月5日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政府采购第一案”无论终审结果如何,现已折射出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尚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漏洞和缺陷,除招标采购程序、评标专家制度、供应商资格审查制度、综合评标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已浮出水面之外,  相似文献   

11.
创业板市场与深交所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建立中国创业板市场的种种讨论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创业板市场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有何意义、深交所准备工作进展如何、创业板市场功能如何定位以及如何运作等问题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深交所副总经理胡继之博士在2000年10月中国第二届高交会“高新技术论坛”上的演讲回答了这些问题。该演讲被外界视为深交所关于创业板的宣言,本刊全文刊载这篇演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风经济学界十分关注中国资本外逃现象,众多的专家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本刊作为国内独家通俗性的金融月刊对此敏感问题也自然关注。为了及时了解国外学对我国资本外逃的研究动态,本刊记借美籍华人、世界银行顾问、美国哈佛大学博士、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副会长王一江教授到国内讲学的机会,特地邀请了王教授到本刊编辑部做客,并就中国资本外逃的问题专门采访了王教授。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投资》2005,(7):77-77
大家都清楚,“海龟(归)”是指海外留学归来的洋博士,而“土鳖”呢,则笑称没有在西方受过系统教育、没有拿到洋头衔的国产专家和学者。在坊问使用起来,这两个称谓并没有任何贬义或攻击的成分,可看作是一种善意的幽默。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电脑》2006,(1):90-90
12月1日,IBM在中国系统中心举行了主题为“蓝色基因,演绎超级计算未来”的新闻发布会。IBM负责技术战略和创新的全球副总裁Irving Wladawsky—Berger博士及蓝色基因超级计算机(以下简称“蓝色基因”)的全球专家参与了此次发布会,并分享了IBM在高性能领域的创新和研发经验。作为在中国市场的首次亮相,蓝色基因也随着全球专家的脚步正式登陆中国。  相似文献   

15.
《华南金融电脑》2005,13(11):24-25
由北京市金融学会、台北市电脑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主办的“京台金融论坛”日前在北京举办。在会上,两岸银行业、企业家、经济学家就如何把握奥运机遇、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如何推动风险投资、金融性创新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京台专家多视角多领域的阐述,引起了到会专家和中外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热说“藏汇于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宁 《中国外汇》2006,(5):18-19
在2006年3月18日召开的“2006中国金融形势分析、预测与展望专家年会”上,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今后我国要进一步扩展外汇资金运用方式,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央行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藏汇于民”的战略选择,迅速引起众多学者、媒体的高度关注。“藏汇于民”意义何在?如何“藏汇于民”?一时间社会各界热议不休。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金融机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已成为“十一五”期间金融业决策层关注的焦点。因此,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与Sterling Commerce公司(下称史特林公司)于2006年4月底联手举办了“金融业信息安全策略研讨会”。来自各大银行、保险公司的科技部门高管和业内专家、学者等都在会上做了精彩发言。在发言中就金融业信息安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策略制定等进行了充分交流。与会者集中研讨的几个话题,是现阶段金融信息安全领域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次研讨会的亮点所在。  相似文献   

18.
近年,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支持下,民生问题得到了中国政府和社会的特别关注。媒体对于与民生相关问题的讨论热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且经久不息。但是,同属于“民生”的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尤其是与残疾人以及他们的家庭利益攸关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除了在一个“专门”的圈子里有点声音之外,在政府的相关部门、在相关领域的专家、在媒体、在公众,都难得听到相关的信息,更不用说热议了。  相似文献   

19.
“末日博士”鲁比尼近日发表文章称,2020年应关注全球市场引发巨震的“白天鹅事件”。鲁比尼在2010年出版的《危机经济学》(Crisis Economics)书中,将金融危机定义为“白天鹅”,而不是经济学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在其同名畅销书中描述的“黑天鹅”事件。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84年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发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张股票以来,尤其是自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以来,国内学术界便开始进行金融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问题的争论,只不过是过去从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倍受众多专家学的关注而已,从这两年大家所讨论 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专家学倾向于中国实行“渐进式的混业经营”。为加深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并推动中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这里将就混业经营的内涵与外延、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理论及现实依据、金融混业经营的条件、原因以及国际金融混业经营的方式和中国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一些综述,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