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早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下达的前一年 ,即1993年 ,有一支4人组成的赣州市审计局扶贫工作组 ,来到了南康市郊蓉江河畔的西华乡。他们来时 ,没有鲜花和鞭炮的迎接 ,这并非乡里人不热情 ,因为各种走马灯似的工作组来的太多了。可他们一进就是五年 ,直至脱贫才离开。紧接着1998年 ,又来到偏远的龙华乡扶贫攻坚。回首往事 ,宛如平常一段歌。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 ,却在扶贫中留下了审计人扎实的印迹。“老本行也能扶贫”清账、理财和减负 ,是审计人的老本行 ,在扶贫中还真排上了用场。俗话说 :“吃不穷 ,穿不穷 ,不会划算一世穷” ,…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2003,(3):42
“没有发现就没有使用”。这是东药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周艺讲的一句话。周艺从事了15年的人事组织工作,对国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人力资源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发现人才’,并向老总推荐,最后达到使用的目的。然而,我们将如何的去发现人才呢?在这方面,我们人力资源部有一整套的工作方案,并设定一个计划,每年都进行发现和使用的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江苏睢宁县多年来一直难以脱贫致富的部分农户调查,除少数是因为自然条件较差、智力低下、天灾人祸等原因外,多数户则是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一是“人穷——志短——穷”的怪圈。一些贫困户人穷志短,不敢想新创新,怕经大风大浪,觉得穷得安逸。二是“越穷——越生——越穷”的怪圈。在农村,除少数“先富起来”的农民“多生几个罚得起”外,多数超生户则是难以自拔的困难户。他们认为这一代不行,把“出人头地”的希望寄托在“多生几个孩子,增加几个劳力”上。结果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三是“越穷——越懒——越穷”的怪圈。有的村民“穷”源于懒惰,他们穷不思变,依赖于救济、扶持,吃救济就象吸毒的人对鸦片的依赖一样,生意懒得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得好“吃不穷,用不穷,没有打算一世穷”,打工在外,衣食住行样样花钱,怎样花才是最精明,理财高手告诉你。1.每月领到工资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定时存款。然后根据这个月的开支做一个大概的估计,将本月  相似文献   

5.
话说“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生活中有数不清的效应:南美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在美国引起一场飓风的“蝴蝶效应”;使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等等。这些效应是现实生活的总结,同时又作用于现实生活。多掌握几个效应,于你是很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具体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全面预算管理使企业有效、高效、合理使用分配资源。财务预算管理集计划、考核、绩效、评比为一体,利用全面预算管理,不仅给员工完成工作的指标,还要利用指标考核员工,这就是预算管理的职能,它能使企业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利益最大化,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本文就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创新管理手段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企业,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就是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使产业最优化,效率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合理配置资源过程,就是资产运作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资本包括资产和资金两个方面。我们平时使用较多的是资产和资金,而对资本这两个字使用较少,这样有人就将资产范畴扩大到资金。资产包括实物形态的资产和货币、票证形式的资金。有人则仍然将实物形态称为资产,将货币、票证形态称之资金。本文不想对资产、资金范畴作赘述,只想就仓储企业的实物形态资产,包括库房、场地、办公用房、车辆、设备、家具用具、办公用品等,如何在利润的指挥下运作,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仓储企业怎样围绕着利润进行资产运作呢? 1 用资产争利润 有资产便会产生效益,这是无疑的,问题是同一资产在不同企业家手中,会产生不同效益,有时其差异会有天壤之别,这就在于如何运作资产。众所周知,我们仓储企业的最大资产是库房、场地等,如何使现有的库房、场地效益最大化,确实大有文章。有的企业对创利润颇丰的库房、场地出租,不是坐享其,而是不断地收集  相似文献   

8.
面对质疑,东方赛博猎头服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申跃胜的脸庞因为激动而有些发红,说话也有些支吾:“那……那不一样。”稍加思索后他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作为一种资本,是有标价的,就像你搞投资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一样,人才也有权追求自己的价值最大化,使自身的能量得到充分释放,人往高处走,这是无可厚非的。“当然,对于那些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频繁跳槽的中高层人员,猎头公司也不欢迎,因为人才流动是要讲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有什么通病?那就是做不大、做不长,搞管理则一抓就死,一放就乱,一远就瞎,一大就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好战略规划,干什么事情都是一窝蜂,不讲规律、不讲计划、不讲步骤。  相似文献   

10.
贫穷的怪圈     
“人穷———志短———人穷”有些农民人穷志短,不敢想新、创新。同样看中一条生财之道,别人抓住机遇说干就干,这类人却顾虑重重。某村是远近闻名的运销专业村,“春贩蒜薹夏贩瓜、秋贩花生冬贩虾”,不少农户因此年收入过万元。有个姓刘的农民因搞贩运赔了一次本,就不干了。邻居多次约他合伙再试,他不干;村干部借钱要他重整旗鼓,他怕还不起而不愿干。“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在农户中不止他一个。现在,他家有6口人,单种几亩责任田,只能混个肚儿圆。“越穷———越生———越穷”在农村,有少数“先富起来”的农民认为…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贫穷作为一个伤人的词语,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对个人而言,人穷了便会被人看不起,没有自尊,没有地位;对国家而言,国家穷了就不能给人民做主,就意味着在”世界大讲堂”里丧失话语权——因为弱者的声音永远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2.
“为建筑工程质量站好第一班岗,这是每一个建筑工程监督者的责任,也是他们的梦想。”谈及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年轻的杜飞并没有感到生活的枯燥,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在这一行却越干越有滋味”。  相似文献   

13.
环境资产核算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一直没有将自然资源等环境资产作为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特别对资源产品生产企业来讲,由于环境资产未入账,其耗用的价值也就不能转入产品价值,这导致了很多问题。首先,由于企业消耗的自然资源的价值不能反映在产品成本中,导致资源产品定价偏低,减少了企业的收入,挫伤了生产者在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的积极性,迫使企业为了增加收入而走粗放经营的道路,掠夺性地开发资源,加快了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次,资源产品低价,使资源产品生产企业资金匮乏,无力去补偿和保护环境资源。最后,由于不考虑自然资源的耗减价值,使国民生…  相似文献   

14.
我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讲“积累”。为什么呢? 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讲“积累”,才能保证它的连续性。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统和优势,但它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而成的。而是通过一天天、一次次、一年年的“积累”,才成长、发展起来的,是个连续而严密的科学体系,不讲、不抓“积累”,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断层、断代、甚至失去它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5.
搞活国有企业这活题讲了许多年了。 一位学者叹气说:改革二十年来,我们在“计划”和“市场”两个栅栏放羊,希望它们长得一样快。可是,计划这边的就是没有市场那边长得好。因为“计划”栅栏的羊被牧羊人喂了几十年,不习惯自己找草吃、抢草吃,所以长不好。后来,两个栅栏的羊放在一起了,原来计划栅栏的羊就显得更不好了。计划栅栏的羊——我们的国有企业——长不好的原因很多,决不只是羊自身的毛病。牧羊人的思路也有问题。多年来,只重视国有资产的数量而相对忽视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可以说是国有企业搞不好的主要原因。在资源——草场面积——既定的条件下,羊儿数量多,质量一定差。  相似文献   

16.
陈江淮 《经营者》2004,(7):137-137
<正> 在我们置身其间的物质世界里,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消耗热量,用“熵”的语言就是热量传递具有不可逆性,即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流动,而不是相反。具体到人类自己的生产活动,我们一般不使用“热量”这个词,而是叫原动力,或者简称动力。干什么事都需要有动力支撑才行,企业管理也不例外。管理的动力是什么?说是节约成本也行,说是利润最大化也行,但这还远不是全部内容,还应该有某种精神的因素。所有这些因素在足球联赛里也能见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7.
<正>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物演天竞,适者生存,就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优存劣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发展生产的基础.也就是“产品不能只讲数量,首先要讲质量,要打开出口销路,关键是提高质量.质量不高,就没有竞争力.”“质量第一”,过去对此重视不够,这一是由于市场经济观念淡;二是经营思想不端正;三是质量管理水平落后.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最重视“春节”了,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由形形色色的习俗仪式支撑的,由于城里人过春节少了这些习俗仪式,自然也就少了许多味道。然而在农村却大不一样。听父辈们讲,以前的农村,还相当穷困,常年不够吃,平日里窝头咸菜能吃饱就是好的。但春节不一样,劳累了一年,过年的时候得好好歇歇,吃点好的。那时的老话是“穷年不穷节”.再穷的日子,过节不能马虎。一进腊月,女人们早早就忙开了,要拆洗被褥打扫房屋,要为全家老少每一个人都准备出新衣新裤和新鞋。  相似文献   

19.
机会成本.是指由于将某种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高收益。每一种资源可以有多种用途,而这些资源又是十分稀缺的,因而将一种资源使用于某一种用途.就不得不放弃将这种资源用于其他各种用途的”机会”,放弃了这些机会.也就放弃了在这些用途中可能得到的收益,这些收益中的最高值就是将该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用途而付出的“代价”或“成本”。所以,准确把握机会成本无论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90年代,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提出了ERP(enterprice resourceplanning)这个词,许多文章直接将其译为“企业资源计划”,也有少数译作“企业资源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等等。但是,几乎没有资料可以引述当时的Gartner Group公司是怎样定义ERP这个词的,这就使得目前的一些人们对ERP这个词的定义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并为他们塑造各自的ERP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