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林改背景下辽宁省农户林业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1年和2016年辽宁省集体林改固定样本调查农户的一手调查数据,将农户林业收入按照辽宁省CPI指数折现分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两期农户单位面积林地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户主年龄、家庭成员外出打工人数、家庭林地块数、林地细碎化程度、是否接受过林业科技服务在2个时期均对农户单位面积林地收入有显著性影响;是否加入林业合作组织、是否有林权抵押贷款对2016年农户单位面积林地收入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40年来中国农地细碎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总结近40年中国农地细碎化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未来研究趋势和重点关注方向,以期促进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文献计量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近40年中国农地细碎化研究受社会经济背景及政策导向影响,可分为3个阶段;(2)研究内容集中在农地细碎化的概念与内涵、测度与评价、成因与效应、治理措施与路径等方面;(3)研究方法由定性探讨向定量评价转变,研究视角及尺度相对独立,亟待耦合性研究。研究结论:(1)农地细碎化内涵包括物理属性(地块)、空间格局(景观)和社会属性(产权)3个层面;(2)受自然、社会、经济、制度、历史背景等多维要素交互共同作用,区域农地细碎化主导成因不尽相同;⑶因研究区背景、研究尺度及视角不同,学术界关于农地细碎化效应方向、强度等存在争议,既存在积极影响,也存在消极影响;(4)未来农地细碎化研究需要在多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多源数据库建设、农地细碎化治理与乡村振兴联动等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江西省、湖南省和福建省943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方法测算农户家庭的林业生产效率并分析非农就业和经营模式对农户家庭林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采用HLM方法检验经营模式对非农就业与林业生产效率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江西省、湖南省和福建省3省的农户家庭林业生产效率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存在群组差异性;非农就业对农户家庭的林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联户经营可提高农户家庭的林业生产效率,并在非农就业与林业生产效率之间起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年龄、受教育程度、林业培训、林地细碎化程度、林业劳动力投入、林地经营面积、林业补贴和地区差异是影响农户家庭林业生产效率的稳健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城市郊区耕地细碎化程度及其空间相关关系,以保定市新市区为例,选取斑块面积指数、斑块形状指数、斑块分散指数3个指标综合反映耕地细碎化程度,并通过全局和局部莫兰指数分析其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1斑块面积指数空间分异与形状指数类似,总体特征是西部高于东部,斑块分散指数的分布则与之相反;2新市区3个耕地细碎化指数的空间聚集程度顺序为:分散指数面积指数形状指数;3斑块面积指数和斑块形状指数的H-H型分布规律相似,主要集中在市区西部,而斑块分散指数H-H型则集中分布于市区周围。结果表明:掌握新市区耕地细碎化空间格局及其空间相关关系可以为耕地集约化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探索耕地细碎化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研究方法:采用Jenks自然断点法分析耕地细碎化程度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运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两者之间的空间聚集状态并对其进行空间耦合分析。研究结果:(1)耕地细碎化的空间聚集状态与耕地集约利用呈现相反分布趋势;(2)斑块面积指数、形状指数与耕地集约利用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的耦合关系,而斑块分散指数与集约利用指标的耦合相关性不强;(3)耕地细碎化与耕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在不同区域表现不同:西南山区集约利用受细碎化影响较大,而中部江汉平原地带的空间耦合关系不强。研究结论:山区耕地应多加强耕地细碎整治,而江汉平原地带应当严格管制耕地,防止耕地弃耕抛荒现象,从而提高耕地集约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浅丘低丘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地貌类型,探索其背景下耕地细碎化特征并进行分区整治有助于地区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助力乡村振兴。方法 文章从村域尺度选择重庆市垫江县某村作为研究区,以地块为评价单元,选择3个自然细碎化指标和3个权属细碎化指标,通过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综合指数法测算得每个地块自然细碎化指数和权属细碎化指数,并通过四象限法得到该区域不同的细碎化耦合类型。结果 (1)研究区自然主导细碎化以中等得分(53.41~64.20)为主,权属主导细碎化以较高得分(66.61~77.40)为主,权属主导细碎化程度更高。(2)自然细碎化程度极高和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岭的四周和谷的边缘,程度与坡度正相关;而权属细碎化程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相互间杂,全面发育。(3)四象限划分结果分别为高自然细碎化高权属细碎化、低自然细碎化高权属细碎化、高自然细碎化低权属细碎化、低自然细碎化低权属细碎化,其占比依次为31%、32%、17%和20%。(4)在村域范围内进行耕地细碎化整治时,土地整治工程和权属调整都应结合细碎化的组合类型因地制宜,尤其是权属调整方面,可创设性地将自然细碎化高的区域(高自然细碎化高权属细碎化和高自然细碎化低权属细碎化)和自然细碎化低的区域(低自然细碎化高权属细碎化和低自然细碎化低权属细碎化)分别流转给不同类型的经营者,让其分别进行专业化经营。结论 浅丘低丘地貌背景下耕地细碎化以权属细碎化为主导,整治时应分不同耦合类型因地制宜进行土地整治和权属调整。  相似文献   

7.
基于农户家庭主要劳动成员就业形态的分析对农户进行分类,采用四川省雅安市农户调查数据,对不同类型农户的林地经营行为和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影响农户林地技术效率的外生变量,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同类型农户的林地经营结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都存在差异,男女共同从事林业生产农户的林地技术效率最高;第二,林业主要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技术培训、从事林业生产的年限、家庭劳动力数量对林地技术效率具有正向作用,外出务工对林地技术效率具有负向作用,农户类型对林地技术效率影响显著;第三,林地质量和距离农户家的距离对林地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林地地块数对林地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因此,得到政策启示:男女共同从事林业生产农户占据未来西部地区林地经营主体重要的位置;农户兼业化和从事林业生产的“半工半林、男工女林”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8.
加大农户林业生产投入力度是实现林业集约化经营的重要途径,林地细碎化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产物,研究林地细碎化对农户林业生产投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浙江省安吉县11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竹林地细碎化对农户竹林生产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竹林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竹林生产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竹林地经营是否存在资金困难对农户竹林生产投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竹林地是否拥有林权证对农户竹林生产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家庭联产承包以来土地细碎化及规模低效率一直是我国农业政策和学术研究关注的热点,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地块过小妨碍了规模经济的实现。本文对地块层面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江苏省金坛市水稻生产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测度。分析发现,面积大的地块与面积小的地块在单产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但由于在机械利用等方面存在地块规模经济,大地块农业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成本更低。实证结果表明,单位产品成本随地块面积递减,这意味着存在地块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10.
兰州市永登县耕地细碎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作为农业的基本要素,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主要作用。探索耕地细碎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相关性对耕地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兰州市永登县为研究区域,各乡镇为研究单元,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耕地细碎化评价,然后选取影响耕地细碎化的主要因素,基于GeoDa软件对其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兰州市永登县耕地细碎化现象较严重,在研究区域内,呈现北部和南部区域耕地细碎化状况良好,由西向东中部区域耕地细碎化现象严重;(2)全局相关性分析结果说明兰州市永登县耕地细碎化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正相关性,并不是随机分布的;(3)通过分析局部空间相关性集聚图,耕地细碎化与自然条件指数的正相关性最高,与科学技术指数的正相关性最低,这与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结果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林业生态效率与生态生产率的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界定林业生态效率的内涵,建立林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全国30个省市(港、澳、台、藏除外)的林业生态效率和生态生产率进行测度表明:中国林业生态效率在近十年呈小范围波动性变化,全国总体的林业生态效率均值为0.912,并且地区及省市间差别较大;TFP指数均值达到1.037,表明中国林业生态效率的发展水平整体在缓慢提高,技术进步变动指数是导致总林业生态生产率TFP指数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地区和省市间各分解指数也存在很大差异。适当改变林业的生产经营方式,适度调整林业发展规模对于各省市提高林业生态效率和生态生产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升植被碳汇被视为应对气候变化、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尽可能全面地识别农地细碎化对植被碳汇的影响,能够从侧面展示农地细碎化治理蕴藏的生态价值。方法 文章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测算2001—2019年中国省级农地细碎化和植被碳汇水平,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农地细碎化对植被碳汇的影响。结果 (1)农地细碎化会显著降低植被碳汇,农地细碎化指数每增加1%,植被碳汇降低0.127 4%。(2)从农地细碎化维度来看,面积和分布细碎化均会显著降低植被碳汇。(3)从土地覆被类型来看,农地细碎化的影响并非局限于农地,同样会降低林地和草地碳汇,农地细碎化指数每增加1%,林草碳汇降低0.138 5%。(4)从空间关联来看,农地细碎化的影响并非局限于当地,同样会降低周边地区植被碳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5)农业综合开发的土地治理项目能够降低农地细碎化对植被碳汇的负面影响,且相较于自筹资金,财政资金的治理效应更优,相较于农地治理,生态综合治理的治理效应更优。结论 应加强“生命共同体”系统思维,全面认知农地细碎化影响植被碳汇的广度和深度,重视农地细碎化治理的生态价值。在农地细碎化治理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生态保护和修复列为农地细碎化治理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田块空间和权属信息的耕地细碎化MAVF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结合土地整治内容提出田块尺度多属性耕地细碎化评价体系,完善耕地细碎化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方法:以江西省乐平市双田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区上河村片为研究对象,选择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规模经营潜力的田块细碎化待整治特征为指标,采用AHP和MAVF法制定评价体系,测算研究区的细碎化程度。研究结果:(1)将田块空间信息叠加非空间权属信息后,基于多属性价值函数和权重测算得出251户农户细碎化指数最低为0.170,最高为0.870,中位数为0.469,平均数为0.493,细碎化指数呈现右偏态;(2)研究区耕地细碎化综合指数为0.493,细碎化程度处于中差水平.研究结论:基于田块空间和权属信息,采用MAVF法构建的田块尺度耕地细碎化评价指标体系,较传统耕地权属破碎评价指数更科学全面地反映了耕地细碎程度,本研究为完善耕地细碎化评价理论和实践应用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基于浙江省3个县24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不同林地规模下农户的投入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地块规模的扩大,单位面积林地总投入虽然有一些波动,但总体上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林地规模影响农户林地投入进行的分林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林地面积对经济林及竹林地块投入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当年是否造林对经济林及竹林投入均具有正向影响;林业生产是否存在资金困难对竹林投入具有负向影响;林地距主干道的距离对经济林投入有负向影响;林业收入占比对经济林投入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全国各地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新型林地经营模式,林农作为林业经营的主体,探索林农林地经营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机理,对深化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浙江、福建、江西3省(区)678户林农的调研数据,剖析林农林地经营模式的选择逻辑和行为特征,利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林业社会化服务、林地规模对林农林地经营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林地面积越大的林农更不会选择合作经营和流转经营,地块数量越多的林农更趋向于选择流转经营;林业社会化服务、林地规模对不同文化程度水平林农以及不同林地经营模式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由此对林农林地经营模式的效率提高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为主要信息源,结合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1985~2005年云南省元阳县林业资源的时间演变规律,并选用森林覆盖率、单位面积蓄积量、Shan-non-Wiener 指数等因子对其林业资源空间分异格局进行分析,同时,选取16个林业发展影响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测度该县各乡镇林业发展水平的差异,进而将全县林业划分为四个发展区域,并根据各分区林业生产现状确定各分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家庭林场对农户收入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项目的数据,对7省70个样本县的家庭林场现状进行分析,利用样本农户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发现农户成立家庭林场能提高家庭林业收入和单位面积林地产出;通过对样本家庭林场数据建立Tobit模型,分析了家庭林场收入和单位面积林地产出的影响因素,并发现林业科技服务对两者均有促进作用,林地地块数量和财政奖补资金对两者有负影响,林地面积对家庭林场收入有促进作用,但对单位面积林地产出有负面影响;提出了适量安排家庭林场扶持资金、合理引导家庭林场规模发展以及促进林业科技服务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辽宁省、陕西省、湖南省及福建省20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综合运用利润最大化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和机会成本理论的收入水平测算法对林地适度规模进行测度,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集体林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用两种测算方法得出的各区域林地适度规模并不相同,林地适度规模区间值比确切的数值更为合理;农户实际林地经营面积与适度规模测算结果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农户受教育程度、林业收入所占比例和林业补贴这3个因素对集体林地经营规模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明确适度规模区间,采取教育培训等措施培育林业规模生产经营主体,设立林业专项补贴制度来保证农户资金投入,引导经营主体流转林地以实现林业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9.
基于江西省10个林区县50个村庄500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集体林区区位因素和林地禀赋对农户选择林业经营模式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在区位条件中,乡村通达度、村经济水平和人口集聚度对农户选择联户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在林地禀赋中,林地细碎化对农户选择联户经营具有正向影响,用材林面积、竹林面积、经济林面积对农户参与股份合作经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政策制度等对农户选择林业经营模式行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河南省粮食主产县为研究区域,采用Logit回归模型,利用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对耕地细碎化背景下农户地块整合意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细碎化的生产经营方式不再适合农户的生产需求,农户地块整合意愿强烈;劳动力数量也对农户地块整合意愿产生负向影响,劳动力数量越少,农户越愿意参与地块整合;耕地产权调整是解决由制度导致的耕地产权细碎化问题的有效途径,推进农地整理需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保护农户权利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