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劳动计量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非常实际的问题,它关系到按劳分配的可操作性和实现的程度。多年来,经济工作者在贯彻按劳分配过程中,经常遇到劳动量如何计算,不同岗位的劳动如何比较等问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在不断地想方设法,解决矛盾。但是,理论界对这些问题似乎重视不够。我们没有下功夫去总结和概括实践经验,认真研究劳动计量中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这应该说是按劳分配讨论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1986年以来,我国理论界出现了几种否定按劳分配的论点。一是,把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完全对立起来,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实行按劳分配,建国以来从未实行过按劳分配,今后也不可能实行。二是,主张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仍然是商品,劳动者仍然是按照劳动力价值和价格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自然也就不存在按劳分配。三是,认为在发达的社会分工条件下,劳动是无法计量的,科学技术越发达,劳动越无法计量,按劳分配也就没有实  相似文献   

2.
一年来,经济学界在批判“四人帮”关于按劳分配问题的种种谬论的同时,对按劳分配理论又进行了讨论。现将在北京开的三次按劳分院理论讨论会和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文章中涉及到的几个争论问题,简介如下。一、怎样理解按劳分配的两重性第一种意见认为,按劳分配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按劳分配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直接产物,它否定剥削,从而否定一切私有制社会的分配制度。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对于反对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都将起积极作用。但是,按劳分配还没有摆脱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又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消极作  相似文献   

3.
张丽媛 《新经济》2022,(4):52-57
按劳分配制度是我国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等同的理解误区,以及二者互相否定的认知错误.实际上,两者并不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实践并不违背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恰恰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坚持.两者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处于马克思所说的...  相似文献   

4.
在关于按劳分配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中,在批判“四人帮”对按劳分配进行诋毁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如何看待劳动是谋生手段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流行着一种在我看来是欠妥的看法。现在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提出一点商榷性的意见,供讨论。有些同志把劳动是谋生手段同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旧分工还没有消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还存在等联系在一起,都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从而把劳  相似文献   

5.
在近年来的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中,虽然人们对按劳分配的理解正在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而深化,但总的来说,人们还没有脱离把按劳分配仅看成是生产领域中的分配原则这个框框。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1)理论界至今仍把团家或社会看成是分配的主体;(2)对按劳分配的“劳”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劳动的单一因素决定论上,比如虽然否定了以  相似文献   

6.
经济责任制是管理社会主义企业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实行经济核算制和讲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产生和逐步完善起来的。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提出:“建立经济核算制,克服企业内部混乱状态刀等论述,为推行经济核算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从此,经济核算制在否定供给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了。几十年来,在我  相似文献   

7.
何畏同志的文章“农村实行供始制的伟大意义”(载“经济研究”1958年第11期),是在农村开始实行工资制与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时发表的,文章肯定了这个制度,并就这个制度对生产的影响作了正确的估价。这些都是对的。但我读后也觉得文章中有些观点很成问题。其中主要的是他认为:(一)实行供给制使得贫  相似文献   

8.
一年来,我国经济学界继续深入揭批“四人帮”诬蔑按劳分配产生新资产阶级分子的谬论和妄图取消按劳分配的谬论。为了适应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经济学界还继续讨论了按劳分配规律、物质利益原则、计件工资、奖金,农村集体经济的分配等问题,并举行了第四次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会。一年来,按劳分配问题讨论的特点是:继续澄清被“四人帮”搞乱了的  相似文献   

9.
在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有观点否认按劳分配理论的价值,认为按劳分配理论不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表现,仅是不能实现的一种道德化的追求。实际上,按劳分配理论不单是先哲们头脑里的构想和假设,在社会主义的现实中,它的合理性来源于实际的经济条件,并且由于实际的经济条件而得到实现。文章对四种有代表性的否定按劳分配理论价值的观点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0.
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研究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须以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础——即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为依据,才能追溯其源,彻底揭示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客观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仅就劳动力个人所有制是按劳分配原则的基本依据这一实质性的理论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不仅要研讨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存在的形式,还应研讨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关系。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首先指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表明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占主体地位,不肯定这一点就不是社会主义者。同时也需要有其他分配形式作补充,如果否定了这一点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其次还指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既能克服平均主义,又能防止两极分化。最后又指出了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2.
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有两个,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各尽所能,按劳分配"适用于社会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适用于社会主义第二阶段,即共产主义阶段。我国继早期对按劳分配原则的大讨论之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建设,对按劳分配原则进行了中国化的探索。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视角对按劳分配中国化的探索历程展开的评述。  相似文献   

13.
张亮 《发展研究》2016,(11):4-1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从改革开放以前的平均化的单一“按劳分配”到改革开放以后,以打破平均主义为突破口,逐步推进完善落实按劳分配原则,确立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演变.然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确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改革过程来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关,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且改革始终围绕按劳分配原则的完善这一主线展开,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直是改革的核心主题.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经验来看,未来必须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为落脚点推进改革,同时正确处理好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以及先富与后富的关系,才能保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有效顺利推进以及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都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的。这一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们二者之间的相容性。在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按劳分配+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公式中,按劳分配和商品经济“相安”地相合在一起,共同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从动态上讲,商品经济的运行,对按劳分配的贯彻和实现,发挥着积极的机制作用,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水火关系。商品经济对按劳分配的机制作用,最主要的表现在:只有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才能使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得到检验和净化,把劳动所得的报酬和所提供的劳动量一致起来。我们知道,按劳分配的核心内容是,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多劳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劳动力所有制”问题的讨论中,有同志说,根本否认存在劳动力所有制问题,会妨碍我们更深入地探讨按劳分配问题;有的同志则明确地说:“劳动力部分个人所有关系是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劳动力个人所有权是按劳分配的基础”。我认为,把社会主义条件下按劳分配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归之于社会主义下存在劳动力个人(部分个人)所有(或说是原因之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物价稳定被绝对化了,每逢节日,都要宣扬“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物价稳定被夸大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计划第一、价格第二”成为计划一切、价格不变。物价稳定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要求?能否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点意见,以供讨论。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掌握了属于全民所有的一切  相似文献   

17.
一、商品经济中按劳分配的特点弄清商品经济中按劳分配的特点,实质是弄清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和马克思当初设想的按劳分配有什么区别。由于马克思当初的设想,人所共知,故这里不再赘言,但为了叙述方便,还有必要提到。1、按劳分配所实行的经济条件或环境不同。马克思所设想的是与商品经济不相联系的按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高校水电管理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实行统包供给制的特点及弊端,认为高校水电管理工作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实行计划管理与有偿服务相结合,全面推行计量收费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城 《经济学家》2003,3(6):56-6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由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公有制决定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与劳动创造价值无关。私有制决定按要素分配,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可能实行按劳分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不是指分配方式,而是属于分配方式的具体实现形式的问题,要正确对待剥削和两极分化现象。公平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历史范畴。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进一步展开了讨论,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在过去讨论中有所有制决定论、按劳分配决定论、社会分工决定论等等。在近年讨论中主要有如下一些提法:1.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是由于存在着物质利益差别。但在具体论述中,又有不同的侧重点。(1)强调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差别。林子力认为:“只要社会分工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者之间利益差别普遍存在,不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