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杨晓荣  惠东 《经济改革》2010,(11):46-46
10月29日,电视连续剧《米脂婆姨》在陕西省米脂县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开机仪式。《米脂婆姨》是米脂县文化“五个一”工程中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著名导演郭小雄执导,中视星锐(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拍摄制作。  相似文献   

2.
试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特殊土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甘宁边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陕北革命根据地。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成为革命的中心根据地。一九三七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改称为陕甘宁边区。共辖陕北18县、陇东6县及宁夏东南部2县共26个县。总面积12. 9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清涧、葭县等老根据地开活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没收了地主的土地,改变了土地占有关系。但尚有米脂、绥德、庆阳、合水、镇原、宁县、正宁等约占边区二分之一的地区,尚未开展土地分配。在这些尚未分配土地的区域,土地仍然高度集中在地主、富农手里。如米脂县印斗乡九保,各阶级土地占有状况如表(一)  相似文献   

3.
刘玲  杜芳荣 《经济改革》2009,(12):60-60
陕北米脂古称银州,素有文化县、美人县之美誉。近年来,米脂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陕西盐化工业强县、陕北文化旅游名县、黄土高原生念特色县”二大目标,团结带领全县23万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团结拼搏,真抓实干,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持续增长具有强相关性,改变陕北黄土丘沟壑区经济落后的状况必须不断优化区域产业结构。选取陕北榆林黄土丘陵沟壑特征显著的绥德、清涧、子洲县区为研究对象,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陕北黄土丘陵区的区域特点和产业发展具体状况,分析了陕北黄土丘陵区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国内外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理论及政策,结合该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化工产业,完善和提升现代服务业、打造黄土旅游胜地等等方面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对策和方案。  相似文献   

5.
郝家桥记忆     
1943年春天,时值延安大生产运动起步之际,新任绥德地委书记习仲勋到郝家桥村调研,与村民同吃同住,并将以刘玉厚为代表的当地农民精耕细作的经验在绥德地区推广,掀起了”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的活动。习仲写出4篇调查报告,发表在《解放日报》上。  相似文献   

6.
方华 《经济改革》2013,(12):34-37
《艺术家韩起祥》这样描写:韩起祥开始游走于延安城和周围的村镇,遇到什么新鲜事儿随即编说,他真的能出口成章,惹得一群娃娃和婆姨总是跟着他。他编写的最长的书目《翻身记》,能说6个小时。毛主席说他是“天才的说书艺术家”和“三弦战士”:习仲勋称他为“民间艺术家的一代典范”。  相似文献   

7.
建设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是加速我国能源开发、保证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产总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此,1983年5月2日《人民日报》以头版显著位置作了报导。报导指出: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是指以山西为中心,包括内蒙古准格尔、陕北和豫西等地区(见图)。本区,煤炭储量丰富,煤质优良,品种齐全,埋藏较浅,易于开采。煤炭资源占全国已探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根据《张家山汉简》等简牍材料,研究了西汉初年的司法实践,并和秦政权时期作了比较,以阐明汉初统治者在管理社会方面采用了严厉的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9.
去年2月16日。中共榆林市委发出2009年21号红头文件:《关于表彰奖励2008年度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体的通报》。此前,为更好贯彻中央一号文件,榆林市委、市政府与绥德等县区签订了农业农村工作责任书。一年后,经榆林市各业务主管部门考核,该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责任书约定,对粮食生产、农民增收等综合考评与单项考评第一名的县区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10.
汉朝曾经设立算赋和口赋的名目,向平民征收人头税,它们是平民的主要封建义务,其负担的轻重,征收制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平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什么是算赋?《汉书》卷1《高帝纪》:“(四年)八月,初为算赋。”注,如淳曰:“《汉仪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八百二十为一算,为治库兵车马。” 什么是口赋?《汉书》卷7《昭帝纪》:“(元凤四年春正月丁亥),毋收四年、五年口赋。”注,如淳曰:“《汉仪注》:民年七岁至十四岁出口赋钱,人二十三,二十钱以食天子,其三钱者,武帝加口钱以补车骑马。” 我国的历史学家一谈到汉朝的赋税制度时,无不引用如淳的注解,异口同声地这样说。但是,如淳的注解是有问题的,只要我们认真钻研  相似文献   

11.
科学的城镇化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使用陕北地区2000-2013年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陕北地区的城镇化质量进展.研究发现,随着陕北地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陕北城市、城镇的建成区面积逐步扩大,人口集聚度增加,住房、交通、供水、热电、绿化、环境、电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城镇人口不断增加,提高了陕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研究有利于为陕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进行准确定位,为陕北地区相关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白墨 《经济改革》2011,(1):28-32
从《古长城外》到《转战陕北》,再到《东渡》,他的作品以浓浓的黄土味道,开创了当代中国画创作的一种全新风格,他也因此成为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然而,那个黑自颠倒的年代却将他逼至癫狂,使他的后半生受尽苦难。”一代书生太笨,不懂天地风云。狗说我装疯,鬼说我不行,其实老子还是老子……”他说出的这旬“疯话”,不就是他非凡一生的写照吗?  相似文献   

13.
陕北地区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北地区位于我国生态脆弱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两大目标,二者长期难以协调,影响到陕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是该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互动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结合陕北地区延安市西北部吴起县的生态建设模式,从互动发展的角度提出了陕北地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蔡亚林 《经济》2007,(10):116-117
多年前,在陕北听到这样的《信天游》:"开一片片荒地脱一层层皮,下一场场大雨流一回回泥,累死累活饿肚皮."长期垦荒,越垦越穷、越穷越垦,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带给黄河流域的人们梦魇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以虎为枕     
黄宏 《资本市场》2010,(3):122-125
<正>说到老虎,在中国神话中有黄帝与蚩尤驱虎大战的美谈。汉画像石中有许多"虎吃旱魃"的画面。在生活中,人们把铺首做成虎头形状,放在大门上,以镇邪驱妖。作为艺术造型的虎最早出现在商代青铜器中。何时以枕的形式出现,最早的记载是在晋人王嘉的《拾遗记》中:"汉诛梁冀,得一玉虎头枕……是殷时遗宝  相似文献   

16.
生态治理是陕北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生态治理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提,而产业发展又可巩固和扩展生态治理的成果.两者需协调推进。陕北退耕还林地区的特殊性就在于资源富集和生态脆弱同在.这要求其产业发展既不能是以能源开发为核心的资源主导型,也不能是脱离开农畜资源、劳动力资源的技术带动型。研究表明.陕北地区应该而且能够发展宽泛意义上的农畜产业集群,而后再形成新型农畜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7.
朱奕 《经济世界》2001,(11):49-50
只有210个汉方药制剂的日本,处方主要来自我国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料的75%又由我国输入,但在国际市场的覆盖率却达到80%。而我国拥有约4000种中药品制剂,在国际市场的覆盖率仅为 3-5%。  相似文献   

18.
基于陕北地区的资源环境禀赋、现行发展模式及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实现陕北地区又好又快发展为目的,本文提出了陕北地区的"П"型发展模式,即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一方面,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大力推进能源化工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另一方面,在能源化工产业的支持带动下,实施农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战略,为区域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赢"。这一模式的成功实施需要当地政府转变发展观念,培育教育、物流、建筑等配套产业,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  相似文献   

19.
心术要正路数要清度数要准戴留金汉刘向《说苑·尊贤》中说:"政有三而已:一曰因民;二曰择人;三曰从时。"意思是说,为政之道有三:一要照人民的需要去做,二要选择贤能的人,三要顺从时势。《资治通鉴》也有"政以得贤为本;治以去秽为务的话。这都从不同侧面阐明了...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进入利益博弈时代——利益博弈时代的来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博弈时代,显然不是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突然出现的。在最近的几年中,有几个重要事件已经在预示着利益博弈时代的到来。 案例1是围绕121文件的利益博弈。房地产是近年来中国利益博弈最典型的一个领域,房地产集团也是目前中国发育程度最高的一个利益群体。房地产集团最漂亮的一次博弈是2003年。当年6月13日央行出台121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严控开发贷款、严控土地储备贷款、严防建筑贷款垫资、加强个人住房贷款管理等。对此,房地产商动作频频,各种研讨会相继召开,业内的头面人物纷纷发表讲话,并写出一个报告上报给国务院。舆论认为,这个举动促成了国务院18号文件的出台。由此,房地产的“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官方确认。可以说,在改革以来的20多年中,一个利益群体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甚至改变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这还是第一次。案例2是陕北油田产权之争。此案被称之为“保护私有财产第一案”。1994年4月13日,原中石油和陕西省政府签订了《关于开发陕北地区石油资源的协议》,从中石油和陕西延长油矿管理局已登记的探矿权、采矿权区块中,划出1080平方公里的区域,交由地方市县组织开发。从此,陕北地方政府开始大规模招商引资。1999年7月、原国家经贸委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文,要求陕北各县政府“坚决停止和纠正允许投资商参与石油开采活动的做法”和“杜绝越权审批石油区块及井位的行为”。2003年春,陕北地方政府采取“先收井,后清算”的办法,突然强行收回油田。政府支付的回购款,只有他们实际投资的20%。这次事件涉及陕北上千名“油老板”和数万农民,他们曾拥有15500余口油井,价值70亿元以上。自2003年以来,他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维权行动,包括司法诉讼、发动舆论声援、组织座谈会、开办网站等。事件目前仍在进行之中。 案例3是两税合一。从阵营来看,可以看出,大体是财政部、内资企业和部分专家学者为一方,商务部、外资企业以及一些地方政府为另一方。2005年1月12日,财政部表示:“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已经迫在眉睫,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不能再拖了。”但也几乎就在同时,2005年1月5日,一份名为《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对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若干看法》的报告出台。希望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能够就现有的优惠政策给予外商投资企业5-10年的过渡期。2005年3月9日,“两税合一”的议案没能付诸表决。《华尔街日报》对此报道说:“这使外资企业暂时赢得了一场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