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并未给寒冬中的香港旅游业带来期望中的暖风.香港入境处节后公布的数据显示,“五一”三天假期来港的内地游客共44万人次,高于去年的38.8万人次,升幅为13.4%.然而,在反内地客行动内忧及日、韩元贬值外患双重夹击下,实施“一周一行”后的首个“五一”小长假不再“黄金”多多,内地客远走日、韩、泰,以往人流如鲫的香港游客区及扫日用品热点冷冷清清.香港优质旅游服务协会的“开心着数大行动”活动也无法挽回内地客他投的劣势,香港本地零售业和餐饮业都完全没有感受到以往“黄金周”的气氛,生意比往年差.金行的生意继续下跌,铜锣湾更有药房营业额急挫七成,随时执笠,他们同声慨叹“客从何处来”.香港旅游业复苏之路漫漫.  相似文献   

2.
香港的零售业向来是香港经济发展趋势的风向标。回归10年来,由于香港的零关税政策和优美的购物环境,到香港购物,已经成为内地游客的首先。仅此一项,就带动了香港零售业收入的逐年增长。  相似文献   

3.
李亦 《沪港经济》2015,(4):46-47
近期数据显示,香港2014年零售总销售额为4,933亿港元,同比下跌0.2%。这是推出自由行11年来,香港零售业首次出现负增长。珠宝、手表等奢侈品销售额同比大跌13.7%,被认为是拖累零售业总销售额的主因。迫于水货客压力,香港正考虑收紧"自由行",购物天堂的零售业未来恐将面临更大冲击。奢侈品独木难支一直以来,香港都被称作"购物天堂",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零售业,更是当地经济的骄傲。自2003年7月"自由行"政策推出后,香港便备受中国内地游客青睐,  相似文献   

4.
向北扩张的最大障碍来自内地复杂的零售业及产品代理政策。对于容量是香港10倍多的内地化妆品市场,香港知名化妆品连锁企业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莎莎”)觊觎已久。2005年,香港知名化妆品连锁企业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莎莎”)在内地的第一家店落户上海。然而众人翘首企盼的低价策略可望而不可及,莎莎发展之路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5.
黎熙元  杜薇 《亚太经济》2013,(6):129-133
2003年SARS以后,为重振香港经济,中国商务部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CEPA,"香港个人游计划"(俗称"香港自由行")作为附件之一自2003年底起实施。本文运用统计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香港个人游计划"实施的效果。研究发现,"香港个人游计划"使内地游客赴港旅游对香港经济影响作用增大,香港不同行业经济对内地访客的依赖有所变化。内地访客2004年之后比2004年之前与批发及零售业、住宿及膳食服务业产值关联度增大,且大于与其他国家访客的关联度,而其他国家的访客主要对金融及保险业和进出口贸易业的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6.
根据香港入境事务处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1至7日,香港入境游客累计295.5万人次,同比增长10.29%,其中内地赴港游客103.9万人次,同比增长6.84%。同期,澳门入境游客104.1万人次,同比增长16.1%,其中内地赴澳游客84.6万人次,同比增长17.1%。与2013年“十一”假期内地赴港游客同比增长14.5%相比,今年十一假期内地赴港游客增幅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7.
刘晓阳  张靖  杜放 《特区经济》2005,(7):240-241
一、CEPA的核心内容1.实行货物贸易“零关税”。从2004年1月1日起,对香港有较大实际利益的273个税目的香港原产地货物,进入内地市场将实行“零关税”;其他香港原产货物不迟于2006年1月1日实行“零关税”。2.服务贸易自由化。从2004年1月1日起,对香港提前实施内地对世贸组织成员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是香港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环环相扣的关系.香港回归10年来,随着内地放宽出境政策,内地游客已成为香港的最大旅游客源。  相似文献   

9.
中国内地商界人士可以利用香港贸易发展局提供的“贸发灵”网上商贸资讯系统,免费查阅十万家香港公司的资料。“贸发灵”商贸资讯系统(网址为 http://tdclink.tdc.org.hk)是亚洲最大及最新的商贸资料库之一,为用户提供二十四小时的资讯服务,可随时随地物色香港的供应商、客户或业务伙伴。这个多功能的商贸资讯系统以简便快捷的途径,为内地公司穿针引线,与香港公司进行贸易,进一步促进香港与内地的优势互补,并巩固香港作为内地“外贸之窗”的地位。中国内地商界人士可以利用香港贸易发展局提供的“贸发灵”网上商贸资讯系统,免费查阅十万家香港公司的资料。“贸发灵”商贸资讯系统(网址为 http://tdclink.tdc.org.hk)是亚洲最大及最新的商贸资料库之一,为用户提供二十四小时的资讯服务,可随时随地物色香港的供应商、客户或业务伙伴。这个多功能的商贸资讯系统以简便快捷的途径,为内地公司穿针引线,与香港公司进行贸易,进一步促进香港与内地的优势互补,并巩固香港作为内地“外贸之窗”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邵玫 《沪港经济》2011,(1):34-35
2010年,香港导游强制游客购物的视频在互联网上引起了热议,香港旅游业相关组织出台多项举措规管旅游业。截至2010年11月初,访港游客已超过3000万人次,内地赴港游客人数也创了新高,达到1830万人次,占总比例的61%。  相似文献   

11.
香港生活的好处:食品安全有保障,香港干净卫生,什么都是讲法律的.小孩上学无论贫富,老师都一视同仁,教育令小孩的素质全面提高.在香港出生的孩子,有永久居港权,享有终身免费医疗及十二年免费教育,这些极具诱惑的社会福利吸引着众多内地父母.再加上内地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一些想生二胎的父母选择香港实现他们的愿望. 不过,接踵而至的一连串问题在逐渐凸显.香港内地的户籍壁垒让许多“双非”家庭不得不承受高昂费用,很多人开始萌生退意.非内地户籍、香港出生而非香港居民的“双非”儿童的港籍身份,似乎并没想象中那么令人羡慕.  相似文献   

12.
正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近日在召开策略发展委员会时,讨论是否要减少赴港"自由行"游客入境。消息一出,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引发香港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虽然有关"自由行"的争议早已出现,但如此明确提出削减游客的具体数字却是头一次,这也引发了香港零售业震动。零售业人士皆表示反对,就连股市也立即"给点颜色看看",港股几大零售业股票当日下跌达130多亿港元。梁振英此后出面回应,称港府现在只是在研究旅客管理措施,听取各  相似文献   

13.
“说50年不变就是不变” 促使翔千作出决定的,是与邓小平的一次会面. 自1980年起,香港回归祖国进入倒计时,不少香港人对此忧心忡忡.平时,他们在报纸、电视上看到的多是中国内地的负面报道,很害怕内地的制度会被原封不动地搬到香港.于是,香港人干脆“用脚投票”.一时间,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驻港领事馆里,挤满了要求移民的香港人.香港的楼价、股价应声而跌,且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不久前在北京接见以香港旅游协会主席罗旭瑞为团长、成员包括酒店业、航空公司和零售业代表的访京团时表示,中央政府关注到香港旅游业目前遇到的困难,同意进一步放宽内地居民来港旅游的配额和限制,同时建议加强香港和内地的旅游合作,让香港旅行社和国内各地的旅行社合作经营,共同开拓内地的旅游业。  相似文献   

15.
回归十年,内地与香港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在发展中互相借鉴,共同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在房地产行业,房地产市场的十年与香港回归的十年基本重合,十年来,内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处处显示出“香港经验”的印记,十年后,这些“香港经验”仍然值得内地房地产行业继续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丁笔 《沪港经济》2003,(10):56-58
香港酒店的股票一天涨221% 没有生意的时候想生意,有生意的时候却应付不了,这大概是生意人最懊恼的事情。据说,眼下香港旅游业就遇到了这种尴尬的局面。 自从内地开放几个城市个人游香港以来,大量游客涌入香港。其中不少更是“一掷千金”,有的狂扫15万元一只的诺基亚白金手机,有的以200万元购名贵手表,有的则以现金一鼓作气买进5个单位(房子)。有人曾说,仅广东一省只要有1000万人来港,每人消费5000元,香港的经济便受益匪浅。然而,由于游客人数剧增,已使香港酒店告急! 自从今年3月“非典”发生以后,  相似文献   

17.
香港素有“购物天堂”的美誉,零售业为香港第二大的服务业,占香港服务业生产总值的24%,2000年零售业实现零售总额1870亿元港币(深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16亿元人民币左右),有从业人员21万人,分别来自56000多间零售店铺,目前香港零售业所涵盖的业态包括购物中心,百货店,便利店等多种形式,就其主导业态来讲,主要是专卖店,专业店,便利店和大型购物中心,虽然自1997年11月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后,香港的零售业受到学生的打击,2000年零售业总销售额与1997年相比下降约25%,但就其发展来看,仍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杜放  张靖  刘晓阳 《特区经济》2005,(8):222-223
一、CEPA给深圳税收带来的机遇1.“零关税”将为深圳流转税特别是增值税带来新的增长点根据CEPA,内地从2004年起对原产香港进口金额较大的273个税目的产品实行零关税,向香港开放17项业务。无疑,这一新政策对密切香港与内地的合作,振兴、繁荣香港经济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桥头  相似文献   

19.
港商拓展内地黄金市场的三条途径本刊讯近几年,中国内地掀起了一股黄金首饰消费热潮,香港的黄金首饰业无论是黄金首饰本港销售,还是投资内地的黄金首饰制造及零售业,生意均大受裨益。据非正式统计,内地的黄金消费量,目前正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内地出现黄金...  相似文献   

20.
杜群阳  朱勤 《浙江经济》2003,(18):52-53
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即《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其最初构想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01年11月提出。当时香港经济历经亚洲金融危机,在2000年强势反弹后,再次陷入低谷;同时,面对中国“入世”,香港方面担心即失去原先在内地与国外间的中介优势。因此,在香港商界、学界人士的呼吁下,特区政府形成了与内地建立“类自由贸易区”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