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经过询价、报价,达成并签署了成交合约后,就应该履行各自的义务。任何一方如果违反合约的规定,对方有权向国际法庭或仲裁机构提出诉讼或要求仲裁,以取得赔偿损失的权利。大多数贸易合约中,往往订明支付方式采用不可撤销的银行信用证。买方就需按合约规定,向银行提出开证申请。申请书的内容往往以合约内有关支付的规定为依据。开证行应买方要求,向卖方开出了信用证。证上除了列明开证申请书上的内容外,往往还要加列交单办法、支付保证及支付条件等。开证行(Issuing  相似文献   

2.
国际贸易中的跟单信用证,根据不同要求,往往列明需由卖方(受益人)提供的各种单据。其目的在于证明所需货物已经发运,债权业经办妥转移手续,所发货物的价值若干,等等,这些都是买方(开证申请人)最关心的问题。跟单信用证中最基本的单据是发票和货运单据。但是由于商品的种类、成交价格条件和有关进口国的法令、规定等的不同,信用证还会提出各种需要的证明单据。下面介绍的是一些常用的单据:  相似文献   

3.
杨涛 《时代金融》2013,(9):275-276
信用证是19世纪发生的一次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上的革命,这种支付方式首次使不在交货现场的买卖双方在履行合同时处于同等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重新找回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场交易所具有的安全感,解决了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一体化浪潮的进一步冲击,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支付方式将会被普遍使用,基于此,本文对信用证支付方式下买卖双方在国际贸易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和研究,针对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支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笔者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永宏 《中国外汇》2013,(18):28-30
要有效防范信用证项下的各种"陷阱",信用证项下的银行就需要改变观念、加强合作,并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同时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信用证的主要功能应该是更好地促成贸易项下的买卖双方达成交易,顺利结算,通过银行信用的介入,使卖方的收款更有保障;通过对货物单据的具体要求,使买方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货物。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买卖双方对彼此了解不够,更需要通过信用证为贸易的  相似文献   

5.
吕钧 《中国外汇》2011,(9):54-55
在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中,贸易商经常是在与买方签订销售合同的同时,又和卖方签署采购合同,在不接触货物的情况下完成购销贸易,赚取买卖合同的差价。为了避免商业渠道的泄露,中间商一般不让买卖双方直接接触,而是采取背对背交易形式。这种形式常见于香港、新加坡等一些国际  相似文献   

6.
在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中,贸易商经常是在与买方签订销售合同的同时,又和卖方签署采购合同,在不接触货物的情况下完成购销贸易,赚取买卖合同的差价。为了避免商业渠道的泄露,中间商一般不让买卖双方直接接触,而是采取背对背交易形式。这种形式常见于香港、新加坡等一些国际贸易比较发达的地区。国内以外币计价的背对背交易通常表现为转口贸易以及保税区内企业从境外采购并销往境内区外的贸易。银行在背对背交易中给予中间商的融资即为背对背融资。  相似文献   

7.
信用凭证是银行用以保证买方或进口方有支付能力的凭证。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买卖双方可能互不信任,买方担心预付款后,卖方不按合同要求发货,卖方也担心在发货或提交货运单据后买方不付款。因此,需要有两家银行作为买卖双方的保证人,代为收款交单,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信用证独特的运作机制,这一产品一直以来在国际贸易中充当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在大额、大宗商品的交易中买卖双方可以通过信用证借用开证行的银行信用完成贸易结算,同时还带来资金融通的便利。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我行进口信用证业务量也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9.
刘慧芝 《中国外汇》2023,(14):58-59
<正>贸易术语规则主要影响基础交易合同谈判的买卖双方,双方需要对于规则所赋予的权利、义务有一个相对全面且正确的理解,同时需要注意所引用的贸易术语与销售合同其他条款如保险条款、运输条款等的匹配性。在复杂的国际贸易大环境下,《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在贸易界被广泛关注,它关系到进出口贸易双方的部分权利义务、交货风险及费用的划分。信用证作为相对独立于基础合同的结算工具,服务于贸易单据的结算,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双方商谈和成交的价格,不仅表示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还要麦示在商品交接中双方各自应该承担的有关费用、风险和责任。因为,不象本地商品零售那样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只须表明商品本身的价格;而在跨越国境的商品交易中,买卖双方必须协商明确构成价格的各种因素,如运费、保险费、关税等各项费用由谁负担,商品从启运地至到达地的各项工作由谁办理以及有关商品交接中发生损失的风险怎样划分界限。否则,  相似文献   

11.
尚福俊 《新金融》2004,(12):52-54
在国际贸易中,跟单信用证是最经常被人们使用的结算方式之一。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际贸易中由于难以掌握对方资信情况而互不信任的难题,也为贸易双方提供了融资的便利。 一、信用证欺诈成因及种类 1、信用证欺诈的成因 (1)信用证机制本身的特性使欺诈者有机可乘 欺诈者进行信用证欺诈的手法和方式虽然多样,但都具有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国际贸易中,绝大多数国际货物买卖都采用信用证方式付款。信用证是最常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因有银行信用的作用,使买卖双方免去了互不信任的顾虑。但是由于在信用证付款方式下,双方买卖的实际上是单据而非货物本身,就使得一些不法商人有机可乘,信用证诈骗案件屡屡发生。只有进行深入的资信调查,规范业务操作,依靠法律,才能有效防范信用证欺诈。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贸易惯例为不同国家的当事人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行为准则,使他们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有章可循.国际贸易惯例在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及处理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所发生的纠纷时,为当事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简化和缩短了当事人之间的贸易接洽,谈判和成交过程.我国即将加入WTO.因此,有必要借鉴国际贸易惯例制定国内贸易惯例,推进国内贸易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刘俊  吴运松  贺煜 《新金融》2001,(11):38-40
场外交易市场,是相对于交易所市场而言的。它又称柜台交易或店头交易市场,指在交易所外由证券买卖双方当面议价成交的市场,它没有固定的场所,其交易主要利用直接接触或电话、电报等方式进行,交易的证券以不在交易所上市的证券为主,在某些情况下也对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证券进行场外交易。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信用证结算方式因其独有的特点及优势,成为诸多结算方式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的银行信用的性质使得它既成为买方收款的保证又成为买方收货的保证,不但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也保障了双方的利益。但信用证结算方式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在费用、手续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使它在与汇付、托收结算方式的权衡中黯然失色,还因此增加了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本文着重分析信用证结算方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张邦巨 《金融研究》1981,(10):50-54
五、承兑和保证业务 <一>远期信用状和承兑汇票约在1976年,台湾各大银行为便利厂商在省内采购原料、物资,配合当局建立货币市场,相继开办省内远期信用状业务,并和承兑汇票结合起来。买卖双方经洽妥同意延期付款后,由银行介入,以银行信用代替买卖双方的信用,以保证买方收妥物品后履行付款义务。远期信用状是产生银行承兑汇票的凭藉。采取这种做法,对买方可以延期付款,便于资金调度;对卖方由于所产生的银行承兑汇票,可以背书转让,或在货币市场贴现,方便筹措资金。其做法和规定是:买卖双方订货后,由买方向银行申请开发信用状,银行将开发的信用状通知卖方,卖方一面向买方发货,一面签发由开发信用状银行承兑的汇票,银行承兑后,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国际贸易活动中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信用证应运而生.而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安全可靠的特点,能使多方之间达成合约,保证合约的顺利执行,这与信用证"交易的多方通过协商和执行合约,完成交易过程"的典型商业模式不谋而合.区块链的潜力不仅在于技术本身,更在于所提炼出来的"通证"概念.本文提出了"信用证+区块链技术+通证"的新模式,从总体设计、通证价格、通证生态圈、风险防控、智能合约等方面论述了这一新模式可能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简称L/C)是当今国际贸易中主要的结算方式之一,它依托银行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并且还具有贸易融资功能,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信用证中软条款的存在使得出口商面临一定的收汇风险。本文首先定义了信用证软条款的含义,其次分析了出口商如何识别信用证中的软条款,最后提出了防范信用证软条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名词链接     
《中国工会财会》2006,(5):41-41
即期外汇交易:是以双方约定的汇率交换两种不同的货币,并在一到两个营业日后进行清算的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是指外汇买卖双方预先签订远期外汇买卖合同,规定买卖的币种、金额、汇率及未来交割的时间,在约定的到期日由买卖双方按约定的汇率办理收付交割的外汇交易。询价交易:是指相互有授信关系的外汇交易主体,直接就所要交易货币的币种、金额、汇率及未来交意见后确认成交的交易方式。集中竞价:集中竞价外汇交易是指市场上多个交易主体之间,同时通过某一交易系统或平台,按一定的竞价规则进行外汇交易的方式。例如,目前我国银行间外汇市…  相似文献   

20.
阳群 《中国外资》2008,(4):19-20
信用证结算是银行介入到买卖双方国际货款结算的支付方式,是银行以自己的信用代替了进出口商之间的商业信用。信用证结算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进出口商之间的不信任感,并且还为进出四商提供必要的资金融通,信用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广泛使用。然而,这种普遍采用的结算方式也有其局限性,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外贸企业应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即能使交易正常履行,又能使其结算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