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及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构建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效率评价体系,运用DEA法评价城市圈2002-2012年土地利用效率,并对其土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2年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城市圈及其内部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变化趋势、周期、幅度及同期土地利用水平等都呈现出不同特征,但总体有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特点;城市圈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是动态变化的:投入方面,能源投入一直是主要因素,劳动投入过多限制了城市圈早期土地利用效率,而土地投入冗余已经成为重要影响因素;产出方面,经济因素作用依然重要,但生态因素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开始凸显;城市圈土地利用过程中应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土地供应面积,着重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DEA方法,并引入土地购置费用这一指标,对2005-2012年我国31省区市的房地产行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计算出效率前沿面及土地购置费用的节约空间。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行业整体纯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导致综合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土地购置费用的冗余度较高,有较大的节省空间。  相似文献   

3.
沈涛 《湖北经济管理》2013,(24):156-157
国外方面,本文对土地利用调查、土地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国内方面,本文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相关研究、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对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影响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诸多因素的研究等方面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4.
根据协同学相关原理,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协调性评价,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系统,选取状态参量并建立序参量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协调耦合度模型进行协调性评价。结果显示:(1)宁波市土地利用社会子系统发展指数远高于土地利用生态发展指数和土地利用经济发展指数,说明宁波市仍处于经济粗放的发展阶段。(2)宁波市土地利用系统在2005-2008年一直处于低水平的耦合协调状态,需要继续发展;在2010-2011年间,系统处于耦合协调颉颃状态,在2012-2014年间,系统处于良性耦合协调状态,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  相似文献   

5.
对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研究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生活生产中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利用清涧县2010~2013年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基于ArcGIS10.0软件生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图,对土地利用变化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构建清涧县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指标体系,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清涧县土地利用变化受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显著;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大,且具有较为显著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城镇村、工矿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增速较快,水域、林地减速较快。  相似文献   

6.
为综合评价陕西省城市土地经济利用效率情况,文章以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指导,以C2R模型为基础,研究了依据效率评价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问题,从而对陕西省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率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评价指标的选取、确定及城市间的横向比较,结果表明,2007年陕西省的地级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率总体水平比较高,同时根据各市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用地效率的建议,并发现土地利用经济效率与域市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陆晓波 《魅力中国》2010,(16):49-50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增长、粮食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异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日趋激化,全球性变化研究领域逐渐加强了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的研究。目前,我国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较为深入,研究成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既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又受社会、经济、技术、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综合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一些有代表意义的学者观点,分别从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因素、驱动机制及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模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运用DEA-BCC模型,对2013年浙江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各要素密集型行业的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综合来看,浙江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整体的创新效率较低,78.95%处于非DEA有效;②从要素密集度看,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综合效率均值最好,达到0.986,技术密集型行业最低,综合效率均值为0.804;③从松弛变量看,浙江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创新效率不高,主要是由于投入产出不匹配造成的。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对浙江省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分区有利于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区域土地资源,指导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新疆伊犁州直为研究对象,构建土地利用分区指标体系,利用SPSS的系统聚类分析功能对伊犁州直县市土地利用进行定量分类。在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不突破行政辖区等原则下,结合县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最终将县市划分为城镇工矿发展区、生态旅游综合发展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生态农业综合发展区四个土地利用分区,并指明土地利用导向。  相似文献   

10.
赵维清 《乡镇经济》2008,24(7):76-79
文章在广泛调查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省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探讨了社区(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总体发展态势,认为将在发达地区快速推进、欠发达地区也会逐步展开;土地股份合作将促进高新技术农业及生态农业园区快速发展;经营性资产与资源性资产将一起量化;实施分区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逐步向股份公司形式转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中国入世后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我们应该深入研究TRIPS协定的有关规定,使我国尽快地建立起与WTO全面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网络经济的实质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 ,网上交易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经济活动成本 ,还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和风险规避功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我国企业发展网络经济 ,就必须在交易模式、分工制度、组织制度、流通制度、金融服务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 ,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网络经济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赵宏宝  杨桂元 《科技和产业》2008,8(11):61-63,88
股票市场收益率的长记忆特征对于系统非线性结构的确定以及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上海和深圳的日收益序列,采用非线性R/S方法来检验收益序列的长记忆特征,并用ARFIMA模型对收益率序列的长记忆性做了进一步判断,根据分段分析的结果,得出中国股市渐进趋于有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企业财务筹资风险的预测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风险加大,特别是筹资风险更大,因此,应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规避筹资风险,加强预测和控制,以使企业财务康稳健运营。  相似文献   

15.
票据诈骗罪构成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害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又妨碍了金融票据的正常流通和使用,侵犯了国家对金融票据的管理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以作废、无效票据等非法票据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关于本罪客观方面主要论述了五种行为: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的;签发空头支票或与其预留印签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该罪的成立对犯罪主体没有特别要求,后于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分析了行为人直接故意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日本模式的公司治理机制一直是企业界和经济学界所关心的内容。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出于内部和外部的压力,日本企业不得不对其治理机制进行改革,董事会改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企业董事会改革的措施主要包括董事会规模的缩减、外部董事的启用等。然而日本企业推动的董事会改革具有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7.
关键部门识别的方法主要有传统方法、虚拟消去法。关键部门识别方法的特点是投入产出模型的运用。传统方法和虚拟消去法都缺乏一种完整的增长框架,动态模型能够克服此缺点,但是动态模型的数据收集和参数估计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在实际应用中,传统方法中的Rasmussen法和虚拟消去法应用普遍。  相似文献   

18.
如果我们从交易治理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角度去理解组织治理结构,就可以把组织治理的优化选择问题归结到约束条件下交易治理与交易类型匹配的问题上去。一种组织治理替代另一种组织治理的合理性就在于新的组织治理能够节约交易成本。在探究新制度经济学组织治理结构选择理论的基础之上,我们对我国农业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做了初步的分析,并得出结论:农户是当前最佳的农业直接生产组织;但是,随着非农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经济组织应该多样化。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织里童装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产业层次不高,规模企业偏少,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限。因此就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永安市旅游业发展较快,但存在诸多问题,井受到周边县域旅游业发展挑战。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就永安市旅游产业集群的战略指导思想、管理体制的建立、品牌的打造等战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