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是国家就业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社部门,作为代表、服务、管理就业的事业组织,是政府与就业困难群体的桥梁和纽带,做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职业指导、就业培训等服务工作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2.
当前,一部分由于企业改制等原因而下岗失业的就业困难群体是我们实施再就业援助活动的主要对象,也是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一大难题。一方面,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重,经济状况差,渴望找到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他们年纪偏大,化程度低,缺乏新型工业经济、高新科技以及特殊行业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实现就业再就业的机率太低,门槛太高。一些适合他们条件的社会公益性岗位,如清扫、保洁、绿化、家政服务等就业岗位,也由于受传统思想和旧的择业观念的影响,他们怕脏、怕累,顾及面子,宁愿吃低保也不愿意去干,放弃了很多就业机会,成了各级政府帮扶的困难就业对象。  相似文献   

3.
浦东新区通过大力推进4050项目,开展就业援助、就业困难人员调查安置,对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实行政府补贴等措施积极促进困难群体的就业,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所谓毕业生困难群体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其缺乏就业竞争力而无法获得合适的就业机会的高校毕业生,即未就业毕业生。针对如何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本文拟从困难群体的分类、职业指导、就业服务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所谓毕业生困难群体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其缺乏就业竞争力而无法获得合适的就业机会的高校毕业生,即未就业毕业生。针对如何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本文拟从困难群体的分类、职业指导、就业服务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就业困难群体的基本概况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的影响还在继续,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大幅下降,就业需求空间急剧压缩,导致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矛盾更加尖锐突出。就宜宾市就业困难群体而言,主要指符合法定劳动年龄阶段,既有劳动能力,又有就业愿望,但失去就业资源禀赋(包括岗位、技能、资金、非歧视性的平等就业权利等)的社会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力由传统的技术竞争向人力资源竞争转型。高校在培养出更多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的同时,必须对就业困难群体予以适当的帮助与指导。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种类有多种,不同群体就业困难产生的原因不一样,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校必须结合就业困难群体的实际状况,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指导和帮助。本文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着手,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与帮助的方法做了些探索。  相似文献   

8.
各高职院校开设自身特色的专业,有的专业就业前景很好,但有些专业就业非常困难,这些就业困难的学生就成为了就业困难的群体。因此,必须重视就业困难的群体,寻找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以便更好地帮助就业困难的群体,找到突破点,解决他们的困难,并及时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社会就业弱势群体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结构调整后带来的特殊社会群体。这个群体的基本特征是处在劳动年龄段的劳动,就业条件差、家庭生活困难、迫切希望就业,基本年龄是女性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促进就业一靠政策二靠服务,因此政府需要有一个公益性的就业服务机构,为求职和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市场信息,为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特别的帮助,这就是公共就业服务。在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中,专设了“公共就业服务”一章,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就业服  相似文献   

11.
能否改善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困境,让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山东省蓬莱市困难群体的就业情况,对进一步促进困难群体就业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何建设 《中国就业》2012,(11):60-60
为进一步推进充分就业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促进各类困难群体就业创业,吴兴区发挥基层平台作用,采取“四项措施”,促进辖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3.
目前.女大中专毕业生是一个很大的就业群体.社会上一些用人单位对她们的看待大不相同.有的单位不愿意接受女学生,有的单位却非常欢迎女学生。无论用人单位的态度如何,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必须摆正自己的心态,这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试就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心态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将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新要求。2006年,广东省中山市在实施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就业制度的基础上,将就业工作向社区延伸,大力发展社区就业,设立社区就业基地,推动困难群体在社区实现灵活就业。几年来,该市以政策推动、部门联动、目标促动为手段,构筑起“两级政府(市、镇两级)、三级管理(市、镇、街道)、四级网络(市、区、街道、社区)”的社区就业工作平台,并取得较好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5.
周平 《中国就业》2009,(11):44-45
就业工作没有停歇的时候,始终处于紧张繁忙的状态,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虽然从就业的总量来看,福建省的就业压力不会太大,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增长及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福建省就业形势长期以来也较为严峻。特别是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再就业,一直成为该省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措施,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把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并始终将解决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摆在就业工作十分重要的位置。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困就业造成巨大冲击,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成为更加紧迫而艰巨的任务。2009年,各地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努力开展工作,不仅稳定了我国的就业局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扩招和后经济危机时代对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使得高职院校中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对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挑战.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际针对高职院校中汽车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深入调查分析其现状、原因等,并从四个方面试论了加强职业指导对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青岛开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关乎民生的社会保障工作与时俱进,全区逐步建立起以城乡统筹为特征的立体社会保障体系。在青岛开发区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年轻人培训就业,老年人全部保障,“4045”人员就业困难的两头硬、中间软的现象。青岛开发区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结合实际,明确规定把本区城乡“4045”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五类人员纳入就业困难群体范围,打响了对困难群体实施就业帮扶和援助的攻坚战。几年来,青岛开发区全体劳动保障人通过五措并举,破解困难群体就业难的难题,开辟了一条有新区特色的困难群体就业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9.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不仅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也是与广大群众息息相关的重要课题。辽宁下岗、失业人员数量一度居全国首位,就业的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并存。近年来,辽宁以援助就业困难群体、解决体制转轨中的遗留问题为重点,积极调整和完善政策。随着政府各项促进就业政策措施的逐步到位,辽宁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劳动力结构性矛盾逐步得到缓解,就业状况总体稳定趋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转换,油田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_r作面临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加强职业指导,扶持和帮助闲难就业群体实现就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保证市场就业有效运行的条件。本文从就业政策援助、就业岗位援助、社区就业服务援助、市场化就业援助等方面提Ⅲ应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