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付艳丽 《发展》2003,(5):16-17
曾因创造了东亚经济奇迹而一度令世人注目的“东亚模式”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却广遭否定,甚至一些学者认为东亚模式的危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东南亚金融危机宣告了东亚模式的结束。到底“东亚模式”是一种特定阶段的发展类型,还是具有不断升级潜力的发展类型?我们需要的不是对东亚模式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其进行完善和发展,以有限政府重启“东亚模式”。东亚模式核心内容分析东亚模式发展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模式,这集中体现在该模式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在政治上,东亚国家普遍采取威权政治体制,实行集权主义…  相似文献   

2.
东亚发展模式的再思考——政府干预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勇 《珠江经济》2006,18(11):59-69
“东亚奇迹”、“东亚模式”到“东亚金融危机”是二战以来对东亚地区发展历程的基本概括。东亚发展模式,既不同于传统的欧美经济模式,也不同于拉美的经济模式。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东亚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比较一致的是,学界都认为东亚奇迹的取得,  相似文献   

3.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东亚各国认识到域内合作的重要性,东亚区域合作蓬勃发展。十年之后的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客观上推动东亚区域合作呈现出了一些新态势。与此同时,鉴于中国及东亚各国当前面临的发展问题,东亚区域合作应在遵循东盟主导的基础上开拓互联互通务实合作,增强区域凝聚力和内生发展动力,提升合作的机制化水平,实现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有关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有所谓“东亚模式过时”论、“金融市场开放过早”与“开放过迟”的不同观点等等。综观这些国家从经济高速发展到危机的爆发和深化,再到西方大国开出“解救危机”的药方的全过程,我认为,长期推行外向依赖型经济模式,是这些国家坠入大国“霸权主义一体化”陷阶的必然结果。一、世界经济全球化利用中的大国“霸权主义一体化”策略的陷阶世界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ZO世纪4G年代以来,由于以微电于、光纤通讯等信息技术为带头的新技术群的革命、殖民体系的瓦解…  相似文献   

5.
第三只眼睛透视东南亚金融危机杨群震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自1997年5月从泰国始发至今还没有结束。这场危机除殃及东亚,引发日本、韩国金融危机外,还导致全球股市多次大幅下挫,对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东南亚危机发生的原因,舆论普遍认为该地区诸国经...  相似文献   

6.
1997年6月开始,东南亚和东亚的一些国家先后发生了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发生危机的国家,也给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经济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经济关系密切,而且出口产品与其中的大多数国家十分接近,在国际上直接竞争。这些国家的货币因为金融危机大幅贬  相似文献   

7.
泰国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始发国,马来西亚是重灾区,危机前两国都推行钉住汇率制,危机后两国的汇率安排出现了很大的不同。钉住汇率制与货币冲击关系如何?为什么钉住汇率制在80年代能够创造“东亚奇迹”而在1997年却爆发了金融危机?危机后泰国与马来西亚汇率安排为什么会不同,其深沉原因是什么?它们的成效又如何?这些问题目前尚无人做过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钉住汇率制是容易引发货币危机,但容易不等于必然爆发货币危机。当前中国正实行钉住汇率制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实行钉住汇率制,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对于东南亚各国来说很有意义,而且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实行钉住汇率制时如何有效防范货币冲击和货币危机?在金融开放不断扩大的同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汇率政策来实现内外经济的均衡?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思考并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并未终结的“东亚模式”——略论“东亚模式”及其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97年7月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东西方的许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对危机的起因发表了大量的评论。许多评论的焦点都是所谓的“东亚模式”的缺陷问题。大多数的评论认为“东亚模式”存在制度上的根本问题,若不从根本上改变“东亚模式”制度,危机就不可能消除。美国学界及政界官员甚至一再宣称,亚洲高增长时代已告终结,东亚奇迹已一去不复返,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模式已战胜了东亚资本主义模式。东亚要想排除危机,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模仿美国人的优越方式,并且臣眼于美国的霸权地位。[1]东亚危机至今尚…  相似文献   

9.
去年年中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在全球引起震撼,其余波至今不息。在其肆虐下,曾是全球最活跃经济区的东南亚陷入了普遍的衰退之中。泰国、印尼、韩国、马来西亚等甚至出现负增长。从目前情况看,大规模的危机阶段似已结束,东南亚经济可能会较长时期在低谷中徘徊。危机出现至今,各种分析评论的言论如潮水般出现。其中,一些西方评论家针对几年前东亚腾飞之时亚洲政界和学术界人士倡导的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对东亚、东南亚国家来说是值得记忆的一年。始于泰国的金融风暴瞬间席卷东亚各国。风暴所到之处,汇市股市跌荡起伏,惊心动魄,破产倒闭,目不暇接。日本仅1997年11月份就发生四起倒闭事件,其中包括证券业排名老四的山一证券和第七的三洋证券。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也跌至五年来的最低点,报一美元兑130日元。韩元对美元汇率更是创出历史新低,报一美元兑2067韩元,汉城股票指数狂泄至376点,创出10年新低,市场较危机爆发前跌去近50%。一连串的金融危机给东亚国家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面对伤痕累累的东亚经济,人们不仅要问,东亚经济怎么了?东亚模式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  相似文献   

11.
何燕 《上海经济》1998,(3):10-12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无论是危机的深度还是广度,都大大超过了几年前发生的英镑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对未来亚洲经济发展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这场危机产生的原因和经验教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危机的成因1、直接原因:国际投机资本的恶性炒卖1995年初,国际投机商在成功地令墨西哥比索贬值而大获其利后便将目标转移到了亚洲新兴市场。大量资本游于东南亚货币市场,一旦哪个国家经济出现问题,投机资本便伺机而动,大量抛售该国货以获取暴利。泰国明显的经济基础不稳固正好提供了可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初拉美国家发生债务危机,1994年墨西哥引发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究其根源皆因HOT-MONEY。翻开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它更有令人触目惊心的大手笔。入世是个诱人的果子,可要小心旁边窥伺着的“巨鳄”……  相似文献   

13.
东亚模式:危机过后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所谓‘冻亚模式”是指东亚地区基于‘东亚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实现经济现代化和国家工业化的一整套发展措施和体制结构。所谓‘东亚价值观”,是指东亚地区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指儒家文化对这个地区的社会结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行为模式的重要影响,并在这种影响下形成以东亚地区为主体的一种价值观念的意识。以1997年7月初泰铁贬值为开端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不少人,包括东亚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和传媒,对东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东亚模式”以及作为其基础的“东亚价值观”已经过时,东亚…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金融危机自1997年7月在泰国首先爆发,迅速向该地区其它国家扩散,并引发了亚洲和世界股市的急剧动荡。危机几乎扩散到亚洲主要经济开放国家,成为本世纪30年代以后影响最为广泛的经济危机。本文将从危机性质的演变入手,分析危机对发生国经济的影响和未来走势。一、东南亚危机的性质演变从性质上看,东南亚金融危机经历  相似文献   

15.
周华 《亚太经济》2002,(3):11-14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东亚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在改革金融体制的同时,加快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经过几年的经济结构调整,东亚各国已现“新经济”曙光。本文论述了东亚“新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并对东亚发展“新经济”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东亚“新经济”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一、跨国族群与金融风暴1997年东南亚各国发生货币贬值,这本来是一个单纯的货币危机,但是后来却由此引发出了一场席卷东亚甚至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这个演变过程,有东亚、东南亚各国的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众所周知,东南亚各国,在经济腾飞过程中,虽然经济发...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种经济模式成功地运行,都离不开该模式运行其间的社会文化背景。东亚经济赢得长达30年的经济增长,造就出东亚"奇迹",其间闪耀着东方文化的光芒。研究东亚模式的文献可谓浩如烟海,大多数人把东亚模式的特征主要归结为:政府主导经济、高储蓄、外型经济等三项,而且把东亚经济奇迹也归功于它们。可是,这次亚洲金融危机袭击了东亚,使东亚模式、东亚奇迹蒙上了一层阴影,甚至使东亚文  相似文献   

18.
始于1997年7月的东亚金融风波至今尚未平息,特别是部分东南亚国家还陷于危机深处。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显现的今天,可以断定,这场金融风波的影响面必然是广泛性的、全球性的,并不存在几家欢喜几家愁,或有的在垂死挣扎、有的则可以坐山观虎斗的状况。从目前来看,几乎波及全球的这场金融动荡已经显现其以下一些带共性的特点:──始于东南亚一些国家外汇市场汇率超常波动,继而暴发了区域性的货币危机;──伴随着东亚危机的发展,继而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全面震荡;──表象的金融风波随即带出了一些危机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些深…  相似文献   

19.
比起墨西哥金融危机来,1997年7月开始的东南亚危机持续的时间要长得多。这次危机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但国际投机者的兴风作浪则是其爆发和持续的直接原因。媒介称著名炒家索罗斯是这次东南亚危机的“祸首”,其所到之处,各国元首“闻风丧胆”。本文即对索罗斯其人作一追踪。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与“韩国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客观现实,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保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当前世界经济的空前浩劫,曾以“汉江奇迹”举满全球的韩国在危机中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国民财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分析“韩模式”的得失,有助于我们探索韩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之道,找出其突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指明其未来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