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阐述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关系,浅探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现状及模式,剖析对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互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与协调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经济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有不断扩大的态势。从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入手,揭示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就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各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广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广东,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并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区域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区域的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的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滞后已经成为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表现在统一的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体系的建立、跨区域的公共事务管理及城市区域基础设施的供给等方面。城市区域协作组织滞后是制约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国外城市区域组织的基本模式,中国城市区域协作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国城市区域组织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般路径与机制的基础上,借鉴区域旅游流理论,提出了旅游业协调区域经济差异的三种机制,即赶超机制---基于区内旅游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机制;帮扶机制---基于区际旅游的先行区域的拉动机制;协同机制---基于区内和区际旅游共同发展的互动机制。根据上述协调机制,以及政府和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协调互补作用,尝试构建了旅游业协调区域经济差异的基本路径;进而针对当前西部地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就基于旅游业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如何促进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是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文章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和相互作用,采用DEA分析法对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评价,运用Matlab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对不同省市区域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但由于历史规律与客观条件的制约,当前区域经济的差异仍然显著。本文立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以西方区域经济学经典理论为依据,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与特征,进而提出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房君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48-149,27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中国各地区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间的合作和协调发展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成渝经济区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对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开发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从成渝经济区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的目的与原因出发,结合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其在区域协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何有效促进成渝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观经济研究:增长极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观经济或称区域经济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本文借鉴西方经济理论界的前沿性研究成果 ,重点探讨了经济增长极的理论特征 ,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九点新进展 ,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关于这一理论和相关政策的新思路 ,其中包括增长极定位新原则、非均衡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都市圈增长极发展战略、牛肚子战略的再思考 ,以及关于区域差异和协调发展问题的新建议  相似文献   

9.
比较优势、圈层结构与成渝经济区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极大的差异,特别是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为了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在阐述比较优势理论和圈层结构理论的基础上,从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融合的视角,提出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构建统一的要素市场、实现产业错位发展和优化城市群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且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文章结合我国目前国情,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精准扶贫为契机,加大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力度,从而推动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区域经济运行发展和房地产市场影响的角度,对构建房地产市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体系,新疆城镇房地产市场的规模、投资速度、结构布局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政府制定合理的房地产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本文在阐述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探究了可持续发展下我国区域协调的方向选择,并从强化区域经济的政府协调职能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下区域协调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区域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如何有效度量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是促进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命题。文章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对陕西省1995—2010年的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进行分析,为陕西省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期实现区域文化与经济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结果表明:(1)陕西省区域文化与经济存在着耦合形成的缓慢增长的文化经济协调发展度;(2)经济快速发展是推动陕西区域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动因,在改善协调发展演化类型中贡献了主要力量;(3)协调发展度总体水平偏低,协调发展演化类型属于文化落后型。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统一劳动力市场是京津冀区域聚合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区域聚合与经济协调发展,又可以看作是大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模式、大都市经济的集聚和扩散效应。这种区域聚合与大都市经济圈发展,是当今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政策选择何盛明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战略任务及其发展思路,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地方发展差距问题的重视,也为进一步确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政策指明了方向。本文就此谈两点看法。一、从宏观...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英明  牟莉  姚士谋 《经济地理》2001,21(2):146-149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高度货币化和信用化基础上的金融经济。区域经济结构的转换在很大程度上与区域金融结构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区域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推动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在地缘、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建立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本文探讨了建设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机制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视地区差距,促进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在全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如何正确看待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对如何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结合对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分析、提出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区域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9.
姚春玲 《经济论坛》2011,(11):68-71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问题日益突出。这一问题的出现对不同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内蒙古呼包鄂经济圈为例,对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赵霞  陈学志 《经济问题》2007,334(6):31-33
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目前,我国的东西部经济发展和财政能力都严重失衡.以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切入点,对造成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从而促进我国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