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完善"代建制"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代建制",将政府投资项目进行适当的集中、统一管理,有利于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对于控制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益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促进中国总需求结构调整的财税政策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在总需求结构中应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只有消费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才是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高效、和谐发展的有效选择.目前中国存在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的矛盾.中国政府应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投资体制以及充分运用出口退税等财税政策,促进中国总需求结构的调整.扩大消费需求并调整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的总量与结构,从而实现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邓绍华 《中国外资》2013,(5):157-158
在现代城市规划与改造中,为了满足城市建设需求加快了政府投资项目的开发。作为一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具有投资额较大、建设周期时间长等特点。针对现代社会舆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关注,针对国家资金使用的监督需求,现代政府投资项目必须采取跟踪审计方式弥补竣工决算审计的不足,保障国有资金的有效使用。本文就如何进行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重点与要点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去年以来,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自2003年9月以来三次调高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并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贷款利率,以控制贷款增长过快;商务部降低了出口退税率;国务院决定适当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近期国务院还下令治理整顿土地市场、严格土地管理,清理开发区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等。这些宏观调控政策有利于抑制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资扩张冲动,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理顺各种市场关系,保护市场体系的健康成长和良性循环。当然,必定会对各地的经济运行和投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胡少维 《新金融》1998,(12):4-7
一、1999年国民经济运行 的有利因素1、公共投资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1998年为启动经济采取的力度较大的扩大需求特别是扩大投资需求的政策措施将在1999年显现其效果,1998年下半年确定的1000亿元特别国债发行及配套增加的1000亿元银行贷款,由于时间的关系,将有较大部分资金在1999年实现,这将有利于1999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特别是1998年新开工项目将使1999年在建项目扩大,从而增加潜在的投资需求。 2。  相似文献   

6.
积极促进投资,缓解政府和企业投资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并有效控制债务风险,是当前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关键作用的主要途径。因此,从政策上应当十分注意投资政策与融资政策的协调,在鼓励投资的同时适当放松对实体经济的融资约束。2005年以来,我国在鼓励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方面出台了大量政策,政策方针明确。  相似文献   

7.
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财政赤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 ,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或叫扩张的财政政策) ,以刺激消费需求。财政政策 ,是指通过政府部门的岁入和支出来控制经济的意向与活动。其作用对象仅为宏观经济 ,而不涉及微观经济。它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 ,就是增加财政支出 ,从而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 ,并增加国民收入 ,以扩大消费需求。简单地说 ,就是扩大财政赤字 ,以增加社会就业 ,进而扩大社会需求。对此 ,我们曾经严厉批判过。现在看来 ,在经济疲软、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适当的财政赤字(通常以通胀率6 %为警戒线) ,的确是有益无害的。一…  相似文献   

8.
运用中国30个省区在2003—2007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金融市场与政府控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业竞争与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程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金融发展深度则与对外直接投资负相关,政府的控制作用可能被已有文献高估。同时实证经验表明,金融市场是政府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实施的重要渠道。结论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利用扩张的贷款投放总量来扩大对外投资的政策可能并不会有效,完善的竞争性金融市场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张树林  杨振  韩磊 《新金融》2012,(8):36-40
本文运用中国30个省区在2003-2007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金融市场与政府控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业竞争与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程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金融发展深度则与对外直接投资负相关,政府的控制作用可能被已有文献高估。同时实证经验表明,金融市场是政府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实施的重要渠道。本文结论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利用扩张的贷款投放总量来扩大对外投资的政策可能并不会有效,完善的竞争性金融市场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范萍 《投资与合作》2023,(11):37-39
《政府投资条例》规定,政府采取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方式投资的项目,统称为政府投资项目。其区别于一般民间投资项目,有着公益性、长期性、投资额大、社会影响及关注度高等特点。基于此,文章简述了政府投资项目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政府投资项目造价控制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政府投资项目造价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府投资项目造价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
哈斯  张本明 《金融与市场》2009,(4):50-51,38
融资体系对促进区域资本要素流入和集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欠发达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扩张性资金需求与约束的矛盾,从政府主导、金融合作、产业投资、市场融资、政策引资、项目带动、口岸开放等七个方面提出适合于区域比较优势的外源性融资策略。  相似文献   

12.
2009年5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既是宏观调控手段,也是风险约束机制。该制度自1996年建立以来,对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结构调整、控制企业投资风险、保障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有保有压,促进结构调整,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务院决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3.
政府投资项目扩大的信贷需求与金融机构行政化的信贷动机结合,是此次信贷大幅增加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当总需求快速大幅下行时,用改革的办法适度扩大政府投资仍是恰当的政策选择如果总需求出现意料之外的下行,经济增速可能大幅滑出增长、就业目标下限,政府就可以出手干预。此时干预经济的直接原因是总需求而非总供给不足,所以干预政策应该更多地针对需求端而非供给端。扩大消费、增加投资、鼓励出口是稳定总需求的主要手段。净出口占总需求比重小,消费对干预政策的反应不敏感,刺激投资往往成为应对总需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保增长、扩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下,地方政府纷纷加大了城市公共设施项目建设的投资力度。同时,商业银行收缩产业类贷款转而竞相争夺政府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设施项目的贷款份额,银行信贷资源开始向城市公共设施领域集中,政府负债率或潜在负债率急剧攀升。本文从现阶段城市公共设施贷款市场的竞争态势和存在问题出发,分析了城市公共设施贷款领域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防范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政府投资项目监管的现状政府投资项目是指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的建设项目投资。政府投资项目的成果是形成国有资产、国有单位或企业。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主体是各级政府,政府控制着投资的总量、结构和建设项目的决策权。  相似文献   

17.
政府救助与银行破产:政府救助政策的动态不一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政府与银行动态博弈的一个模型分析,发现政府救助政策的动态不一致。从长期来看,即使政府付出代价救助银行,单纯的政府救助也并不能降低银行破产概率。理性的政府有动机救助面临困境的银行,哪怕这会违反其事先不救助银行和要求银行风险自担的承诺。为了减轻这种政策动态不一致带来的效率损失,适当控制银行规模的扩大、弱化政府与银行在产权上的联系以及对政府"相机抉择"的权力进行适当限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扩大需求包括扩大投资者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税收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扩大有效需求、刺激经济景气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调整对投资征重税的税收政策可刺激我国的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通过对现行税制的局部调查,可体现税收鼓励消费的政策取向,扩大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一季度投资形势分析及全年展望樊彩耀1998年我国宏观经济正面临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宏观调控目标正转向以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投资政策也由控制投资规模转向在保证效益的前提下,适当扩大规模、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确保8%的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20.
《会计师》2015,(21)
随着财政框架的逐步建立,现行的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发展需求,大量的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因此,笔者通过分析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概念、目的和原则,提出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发现现行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三个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