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净  蒋华 《乡镇经济》2001,(2):12-13
根据《中美双边协议》,中国“入世”后,将给我国农业带来强大的冲击,我国农业将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必须抓住机遇,采取措施,加快我国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补贴制度的变迁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对保证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以及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思我国农业补贴制度虽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缺失,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的新环境,笔者认为,必须重构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并提出了重构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布权 《特区经济》2006,(9):267-269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西部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借助于制度、市场与科技这“三驾马车”实现的,而我国西部农业发展却在制度、市场与科技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为此,必须以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经验为指导思想,结合我国西部“区情”,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创新以及科技创新,走出一条具有我国西部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自实施农业税制改革以来,山东省东营市认真贯彻国家各项农业税制改革政策,于2005年全部免除农业税,大力加强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力度,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从东营市入手深入调查研究了我国农业税制改革对该市农村经济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与负面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金融、财政在支持“三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使我国走上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经过实践,全国涌现出许多新农村建设的优秀典范,文章以环北部湾地区的壮族村落、全国文明村——广西南宁市武呜县大皇后村为个案,探析其发展模式,总结其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寻找其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路径,旨在为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模式参考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晋颖  段铷 《特区经济》2008,(4):181-183
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如何更好解决"农业、农民、农村"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从农业保险的构建和完善入手,通过对我国农业保险现状、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找出农业保险发展中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力求通过完善农业保险的发展、构建全方位、新时代农业风险防范体系,以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是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和经济体制的重要创新,是加快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本文以甘肃和江苏两省为例,对我国东西部农村经济合作纽织的发展现状及路径进行了比较,从纽织数量、入社人数、带动效果等方面看出了我国东西部地区、先进与落后地区的差距还较为明显,进而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探讨新时期大力推进甘肃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农业典型发展模式分析及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月 《特区经济》2010,(9):104-106
本文在对发达国家农业典型发展模式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然后剖析我国现行农业模式的功能性不足;最后提出建立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借鉴经验,以加快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9.
整合优质资源发展品牌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军 《乡镇经济》2007,(6):13-16
品牌农业是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型农业.在现阶段发展品牌农业,具有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基础条件差,我国品牌农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从整合与农业紧密相关的自然、组织、政策、营销等资源入手,对品牌农业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工业反补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支持农村”这一方针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莫少颖 《改革与战略》2010,26(7):109-111,139
绿色壁垒是一柄双刃剑,正当的绿色壁垒反映了各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同时也成为贸易保护的一种新手段。绿色壁垒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要突破绿色壁垒,必须树立绿色观念,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经济实体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管理和认证体系及完善农产品出口信息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制度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兴文 《乡镇经济》2008,24(7):55-58
目前,在整个环境污染源中,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三大环境污染之一。防治制度机制的严重缺失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体制根源。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制度机制和实践经验及做法值得我国大力借鉴。创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制度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下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模式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成  罗斌 《科技和产业》2006,6(1):56-59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现己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农业、农村的发展同时也面临不少新的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农业市场化进程中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供求矛盾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现有电子商务平台模式B-B、B-C存在的问题,试图建立一种独具特色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B-B-C模式,对加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密切联系,实现高效和有序的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必将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产生较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条件优劣势的基础上 ,对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WTO的相关条款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既符合WTO规则又适合我国国情的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业区域品牌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农民收入相对降低,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借助在湖南省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农业区域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湖南省的实情,提出了发展农业区域品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黄伟麟 《特区经济》2011,(3):138-139
过去我国农村金融多处于高度地金融抑制状态,导致农村金融市场严重信息失衡,对三农的发展产生极大伤害,甚至阻碍着政府对三农的扶助政策发挥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进行适当地调整和改正。建基于信息失衡之上的金融约束理论能有效解决我国家农村金融改革,因此,基于金融约束分析下农村金融改革的研究就显得相当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贸易联系持续期引入至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分析中,并基于3种生存模型即Cox比例风险模型、Exponential模型和Weibull模型,利用我国1995~2007年HS-6位数编码出口贸易的微观数据,研究了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主要结论为:样本期内,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贸易联系持续期普遍偏短,其存活均值只有2.23年,5年存活率约为1/4,10年存活率也只有约1/5;同时对基于5个方面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本国总出口额、进口国消费能力及其地理区位、农产品初始贸易额和单位价值产品及其可替代性、贸易双方的前期贸易联系和所达成的双边贸易额、汇率变化及国际规则约束等,均会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联系持续期产生影响。最后,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平稳发展及延长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联系持续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蔡杭军  潘利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1):74-77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事关全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又是息息相关的.文章探析了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和"三农"问题之间存在的问题,并从政治体制、城镇偏向制度安排等视角探讨了形成当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发展县域经济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黎 《特区经济》2008,(12):156-15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增长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三农"问题没能得到根本的改变,大大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农民问题即农民的收入水平增长缓慢,导致农民增收难主要是因为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提高农村生产力的水平的关键是强化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当前,我国在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有许多的不足,必须强化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从而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与现状,建立了一个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反馈环分析,论证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增强农民素质,促进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