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易新 《金融会计》2007,(3):48-50
人民币个人理财业务,也称作人民币受托资产管理业务,是商业银行接受个人投资者的委托,以人民币为主要投资币种,通过提供多种类的产品结构,进行资金投资组合管理,提升投资者资金投资回报的业务。从2004年9月光大银行首家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后,多家商业银行迅速推出各自的人民币理财业务。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共有15家中资银行和5家外资银行推出了97款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达到了26个。  相似文献   

2.
2004年,光大银行推出国内银行首只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由此拉开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大幕。十年间,银行理财规模从零起步,如今已彻底改变了每一个人的金融生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改革后青海省商业银行外汇理财和外汇避险业务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汇率改革对银行外汇理财业务和避险产品的影响,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政策法规     
《中国货币市场》2005,(10):72-72
国家外汇管理局调整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改善人民币汇价管理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标据业务制度,银监会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相似文献   

5.
2005年国内商业银行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本币理财市场陷入低谷,但外汇理财市场却风景独好;人民币结构性存款成为理财市场的最大创新,2006年,银行将会进一步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银行间市场也特为理财业务的资产配置提供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跨境人民币结算在银行现有的国际结算体制下,将为境内银行拓展国际业务开辟新的空间,而且当人民币在境外产生一定的沉淀资金后,势必会对银行其他的理财服务产生需求。  相似文献   

7.
钱妤 《金融博览》2005,(7):18-19
自去年以来,各家银行纷纷卷入理财计划发行大战中,有数据称,截至去年年底,各行人民币理财计划累计销售已达300亿元。而就在这繁花似锦的表象下,商业银行的种种不规范行为亦令监管层头痛不已:有些银行明确规定投资者在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时,必须附带一定量的储蓄存款;有些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起点仅为1000元;有些银行借人民币理财实行逃税;还有不少银行借人民币理财之名,行高息揽储之实。  相似文献   

8.
一、“利得盈”产品的现状 2005年2月1日起开始在全国发售的“利得盈”产品,是建设银行为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人民币理财需求而精心设计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建设银行也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第一家开办人民币理财业务的银行。  相似文献   

9.
自光大银行2004年推出第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起,各家商业银行纷纷跟进,银行理财市场从此蓬勃发展,理财产品推陈出新,成为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部分,百姓开始零距离接触个人理财概念.与此同时,中外各家银行在理财业务领域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在经历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进一步规范银信  相似文献   

10.
饶慧君 《海南金融》2014,(12):77-79
为满足国内经济主体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2005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逐步扩大远期结售汇开办银行范围,推出人民币与外币掉期、货币掉期及期权等汇率基础避险产品,银行外汇理财和汇率避险业务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银行外汇理财产品和汇率避险业务规模和品种不断增长,中间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对市场和风险的把控能力逐步增强,但市场因素、政策管制、客户持币意愿不强、银行营销管理不完善等制约条件仍然存在。本文结合于天津市银行外汇理财和汇率避险业务发展特点,探索此类业务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后,为帮助银行、企业和居民个人更好地进行外币理财、更有效地规避汇率风险,人民银行相继推出了各种外币理财与汇率避险工具。外汇指定银行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和掉期等业务,实质上是代替企业承担了汇率风险,而银行却在自身避险工具方面比较欠缺。为了了解近一年来吉林省各家外汇指定银行在外币理财与避险方面的总体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积累了哪些经验与教训,为人民银行总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针对吉林省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宏观决策,指导银行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避险工具规避汇率风险,国家外汇管理局吉林省分局开展了此项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银行外汇理财产品和汇率避险业务的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加,中间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对市场和风险的把控能力也在逐步增强。但市场因素、政策管制、客户持币意愿不强、银行营销管理不完善等制约条件仍然存在,银行外汇理财和汇率避险业务的发展方向和创新思路亟待研究。  相似文献   

13.
银行理财产品跟踪 ●第四季度,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1.85万款,募集资金规模12.2万亿元 2014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资金规模平稳增长,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余额达12.7万亿元,在国内财富管理市场中保持着领军地位.从定价水平来看,2014年,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趋势性反转,进入下行通道. 伴随着发行量的膨胀,理财业务粗放式发展带来的隐忧也逐渐显现,受累于房地产及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不景气,信托兑付危机频现,某些商业银行也陷入泥潭.在“栅栏”原则基础上,探索银行理财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新产品和新模式,促进理财业务回归资产管理本源成为2014年理财业务监管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大事剪影 2004年初,银行外汇结构性存款产品沸沸扬扬,年末,人民币理财产品备受投资者关注.大街上,个人理财产品广告已随处可见;商场中,信用卡透支消费已成时尚;银行里,个人理财中心也日渐增多.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和投资需求的扩大,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2004年蓬勃发展,正如光大银行总行对私业务部副总经理刘学文所说,"对私业务在银行业务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2004年,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个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04年国内首支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发行以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飞速发展。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到27.65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投资债券、存款、股票和基金等资产,其中债券类投资占比已达到60%以上。为了客观、  相似文献   

16.
丰冰 《新金融》2005,(10):52-56
决定人民币理财业务发展的基础力量是市场需求和供给。国内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业务从火爆热捧到理性调整再到热销回归的发展轨迹正是供需双方相互作用的反应。文章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来分析国内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业务的发展,寻找支撑人民币理财业务发展的需求动力,总结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业务的供给特征,并对今后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业务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中蒙双方商业银行账户行关系在二连浩特口岸的建立,有效推动了中蒙双边经贸往来与金融合作的不断深化。2010年以来,受中方境内商业银行金融同业、公司理财业务快速发展影响,蒙方银行开始使用其账户行内的资金从事短期理财业务,理财产品以短期通知存款为主,年化收益率在3%~5%之间。2010~2014年1季度,蒙方银行办理的3个月以下人民币理财资金121.27亿元,美元理财资金23.1亿美元。本文通过对蒙方银行在二连浩特口岸账户行办理理财业务特点的分析,研判其发展趋势,找出影响其深入开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银行业务发展非常迅速, 广大客户对于个人理财产品的需求也日趋高涨。随着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资产证券化和银行混业经营的逐步推进,理财业务将成为我国银行业的核心业务之一。我国的银行零售业已经出现向理财业务转移的趋势,而理财业务正在成为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的集合点,这有力地推动了银行整体业务的发展。目前,各类基金、自营人民币及外币等理财产品正在各家银行逐步推出,并呈现出良好的销售势头。因此,根据市场形势及客户需求及时推出新型理财产品已成为各商业银行的竞争手段和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市场上…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的境外投资理财是指由具有合格境内机构投资(QDII,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资格的各银行机构,聚集境内投资的资金,投资于境外金融市场,从而博得比境内更高的收益的活动。2006年,伴随着人民币理财产品业务轰轰烈烈的展开,国内各家银行相继获准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理财产品投资地域范围由境内扩展至境外,中国银行业进驻国际金融市场迈开了新的步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短鸿     
《科学投资》2005,(5):10-11
企业日存款余额低于10万元要向银行付费;花旗推出“一篮子外汇理财”;工行获批开办黄金衍生产品业务;天价信用卡上海亮相 年费3600元;外资银行全面推进中小企业理财;浙商银行推人民币理财;安联大众推2.5%保底理财险种;又一批外汇理财产品面市;万能寿险走俏银保市场;首家直效行销寿险商成立;保险公司染指人民币理财;人保推出首张电子保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