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熔盐法在较低的温度下成功合成了掺杂稀土离子的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LaPO4:Eu3+。并对所得纳米发光材料的性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稀土氟化物作为光学基质材料,在稀土发光材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稀土氟化物的合成方法一直备受关注。文章综述了近几年以来合成稀土氟化物纳米晶体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稀土发光材料由于其本身的性能优势,逐渐成为发光材料科研领域的研究重点。文章对溶胶凝胶、固相法以及水热合成法三种稀土发光材料制备方法进行合理分析,提出该材料在照明设备、特定项目检测以及基因工程、矿物开采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方式,以期为我国稀土科研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共沉淀法制备Yb3+/Bi3+共掺CaWO4近红外发光材料,并通过测试样品的XRD图、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发光寿命,研究了不同pH、煅烧温度、煅烧时间、Yb3+掺杂浓度、Bi3+掺杂浓度对该发光材料的影响,旨在为开发近红外发光材料提供一种可能的途径,更好地匹配太阳光的能量光谱,有利于提高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5.
稀土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在工业领域中更是有着"工业维生素"的美誉,稀土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由于其在化工、陶瓷、医疗等诸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使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与应用成为一大重要的研究课题。鉴于此,文章深入剖析稀土发光材料所具有的发光机理,并阐述其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环保服装设计成为当今服装设计的无法逃避的命题。稀土发光材料是一种新型环保夜光材料,在白天吸收并存储光能,夜晚自行发光,光色丰富,且对人体无害。本文尝试将其应用到服装设计中,不仅增添服饰美感,而且实现设计的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7.
通过镧/氮两种元素对纳米二氧化钛(Ti O2)进行了改性,并利用镧/氮复合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染料在可见光下进行了降解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掺杂剂配比、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催化剂的光催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利用制备得到镧/氮复合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进行了染料脱除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浓度、亚甲基蓝浓度、O2含量、p H值等是影响染料在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的主要因素,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镧/氮掺杂的光催化氧化降解率较高。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扫描电镜图谱(TEM)表征了光催化剂的微观性质。根据此结果,推断本研究制备的镧/氮复合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钛是混晶型的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发光材料在近年来受到了科学各界的重视,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文章概括了碱土稀土复合氟化物的合成方法,并分析了近几年合成该化合物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在固态储氢材料中,Li-Mg-N-H体系储氢材料因其热力学性能好、可逆性好、理论储氢容量高等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储氢材料。然而,由于Li-Mg-N-H体系的动力学性能较差,导致其在200℃以上才能进行快速吸放氢反应。因此,文章从成分调控、纳米化和掺杂催化剂3个方面论述了Li-Mg-N-H体系热力学和动力学调控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超细粉体材料 超细粉体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尤其是纳米级超细粉体结构材料的市场较大。随着无机矿物及金属粉体的超细化,使这些粉体具有了许多特殊功能,称之为功能粉体材料。同时,超细粉体材料产业的发展可带动一批新兴产业,并给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万吨级纳米级碳酸钙、煅烧高岭土;千吨级纳米级稀土材料、二氧化钛粉体;百吨级电  相似文献   

11.
为了优化沥青路面材料的减振降噪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对现有沥青材料进行改性优化。选用硅藻土和玄武岩纤维作为改性剂对沥青材料进行复合改性,依据孔隙率、阻尼比、矿料间隙率、吸声系数、流值变形量、马歇尔稳定度、沥青饱和度7个参数确定复合改性沥青材料的配比,制备出硅藻土与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材料。分别对硅藻土单掺杂沥青材料、玄武岩纤维单掺杂沥青材料和硅藻土与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材料进行了力学特性试验,分析其物理性能,并对不同沥青混合料的减振降噪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硅藻土和玄武岩纤维复合掺杂最佳配比:油石质量比为5.5%,玄武岩纤维掺杂比为0.3%,硅藻土掺杂比为7.5%。复合材料的减振降噪性能优于普通沥青材料,与其相比,最优配比下的新型复合材料吸声系数峰值高出38.89%,吸声系数均值高出30.30%。复合改性沥青材料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性能并且具有显著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研究结果可为同质路面材料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对于提高道路的服务能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水污染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纳米光催化剂的研究也逐渐的开展起来。本文在分析影响纳米光催化剂性能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纳米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并对该材料的发展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磷石膏基新型胶凝材料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磷石膏这一固体废弃物的活性较低,在水化反应过程中基本上属于掺杂物,对新型胶凝材料的强度基本没有作用。因此,为了提高胶凝材料的强度,需掺杂一定的外加剂来提高胶凝材料的强度,以达到矿山充填的要求。试验主要添加了三种外加剂,即生石灰、氢氧化钠和无水硫酸钠。通过强度正交试验研究,可得出三种外加剂的最佳掺杂量,同时研究了磷石膏对强度的影响及最佳掺杂量。  相似文献   

14.
钱敏 《化工管理》2002,(3):28-29
在“七五”和“八五”期间,我国化工新材料领域开辟了金属有机化合物(MO)、金刚石薄膜、储氢材料等新能源材料、金属间化合物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高性能树脂基体及复合材料、高性能固体推进剂材料,以及材料微观结构设计与性能预测、离子注入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等的研究。“九五”期间,又开辟了纳米碳管储氢材料、有机发光显示材料、无机分离催化膜材料、材料的快速成形技术等新的研究领域。这其中,已经有30%的课题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提高了我国新材料研究开发的整体水平,缩小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由北京东方利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彩色发光纤维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功能纤维,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该产品与世界同类产品相比,发光性能提高1/5,而且价格要便宜1/3。一、产品简介彩色发光纤维是指利用稀土发光材料为发光体,经过特种熔融纺丝工艺制成的蓄光型发光纤维。制作方法:首先生产切片,然后通过熔融纺丝可生产多种规格的发光纤维(长丝,短丝,单丝,复丝)。本生产方法已经申报国家发明专利,本项目为市重点项目。该纤维只要吸收任何可见光10-30分钟,便能将光能蓄贮于纤维之中,在黑暗状态下…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专利文献辅以期刊文献的整理,梳理了离子型铱配合物的发展历程。在中性铱配合物的研究基础上,科研人员发现离子型铱配合物具备许多中性铱配合物不具备的优点,使其作为发光材料使用时,能够提高包含所述发光材料的器件发光效率等光电性能,进而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基于纳米锂合金的锂电池阳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技术瓶颈和解决方案。最后对纳米锂合金在阳极材料的发展做出展望,指出纳米锂合金阳极材料将成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研发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8.
较早的自发光材料,可以追溯到居里夫人发现的镭元素,它称之为第一代自发光材料,具有一定的辐射性;第二代自发光材料,即传统的硫化物荧光材料,由于其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害性、放射性,以及发光亮度低和持续时间短等缺点,而使其应用领域受到局限。第三代蓄光型自发光材料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与前两代相比,这种材料具有无毒、无放射性等显著优点。目前生产的发光材料主要分为自发光型和蓄光型两类,自发光型发光材料的基本成分为放射性材料,不需要从外部吸收能量,无论黑夜或白天都可持续发光。但是因为含有放射性物质,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所以…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稀土永磁材料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领域,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设备与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针对稀土Y型分子筛的稀土利用率较低,对产生稀土利用率低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实验室小试研究,提出了工业生产提高稀土利用率应注意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