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五年间,天津六建公司将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为完成"战略调整与综合储备工程",即2006~2008年,利用三年的时间,整合管理流程、提高创效能力,转变增长方式,全面增强企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积累,实现企业"做强"的目标;"第二步"为完成"竞争力释放工程",即2009-2010年,利用两年时间,优化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推进企业集团化运营,实现企业"做大"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六建公司于2005年10月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十五”期间,六建公司始终坚持“双文明”建设一起抓,通过实施管理、素质建设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实现建设管理型施工总承包企业的目标起到了保证作用。实施管理工程,推进管理科学文明。“流程性体系化管理”全面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以及公司内部的四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油第七建设公司“十一五”战略目标是:全面贯彻实施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战略,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由劳动密集向管理密集、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的转变,积极推进主营业务多元化,把公司建成领先于同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程建设企业。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石油七建制定了五大职能战略:高端市场战略。坚持“内外并举、巩固三北、开拓新区、进军海工、突出主业、多元发展”的方针,形成以石油化工建设为主线,向中海油、中石化等行业和海洋钻井平台等新业务领域幅射,适时实施高端经营,在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4.
“资产效率提升”创新实践活动以“迅速启动、全面清查、及时盘活、快速见效”为原则,采取“边梳理边推进,边落实边实施”的模式,实行项目式清单化管理,按照“日推进、周调度、月总结、年考核”方式,系统全面梳理,彻底摸清家底,分类专项研究,制定盘活计划,及时组织实施,累计下达三批资产管控事项清单46项,提高了资产运营质量,提升资产创效能力,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曹宗振 《中国电业》2011,(10):28-30
近年来,湖北省输变电工程公司高举科学发展观大旗,紧紧咬住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目标不动摇,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实现“两个转变”的发展战略,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实际,与时俱进地把推进现代管理作为公司科学发展的战略工程,以管理创新推动“二次创业”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当前,现代管理已经成为一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工作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和企业自身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以“强化基础、自主创新、军民结合、跨越发展”为指导方针,以提高集团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集团、加快“3221”战略实现为目标,10年来,科技创新工作全面推进,突出表现在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期间,辽阳石化公司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成国内站排头、国际有影响的以芳烃为特色的大型石化基地为目标,遵循“产品奉献社会、效益留在企业、实惠回报员工”的经营思想,加快产业升级,创造和谐环境,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持续有效快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辽化小康社会。产业发展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大型芳烃基地建设为基础,加快前向、后向一体化产业发展,做专优势产业、做精优势产品,将全力推进“三大产业”发展,向全国最大的俄油加工基地的宏伟目标迈进,使芳烃及衍生物产能最终达到200万吨以上,成为世界级的芳烃基地,突出烯烃产品差异化战略,实现烯烃、芳烃产业的优势互补,进一步完善公司产业链,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加大信息化和自主创新力度,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大力实施低成本战略,创建节约型企业。到“十一五”末期,使公司的综合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大幅提高,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比“十五”期末再翻一番。  相似文献   

8.
《中华商标》2011,(8):25-27
商标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厦门市政府高度重视商标战略的实施。紧紧围绕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四方面扎实推进,进一步优化调整了产业结构、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2010年,厦门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9.
从2005年开始,齐齐哈尔电业局以创新的模式、实现“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为目标,以创一流同业对标为载体,将全面一体标准化体系认证与同业对标相结合,提高了供电企业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随着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以及“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新目标,岩滩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岩滩公司)着眼创新驱动、深化创新引领、强化科技智造,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工程”,围绕“质”“量”双优目标,培育打造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和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一流企业提供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1.
以进出口贸易为切入点 增强理财创效管控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炜 《冶金财会》2012,(4):36-37
宣钢为更好实施精品战略和低成本战略,以进出口贸易为切入点,增强理财创效管控能力,为挖潜创效做出了贡献。本文对此做了简单介绍,即:设备进出口银行代理付汇理财业务获利情况;钢材出口远期结汇理财业务获利情况;并提出今后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2.
按照集团公司“做强做大集团总部,放开搞活二级公司,协调发展,繁荣稳定”的方针,北京城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确定了2006~2008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成为集团的支柱板块和对外窗口,成为国际工程施工总承包的知名企业;建立国内外市场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做强国际工程、国际贸易、国际劳务三大板块,培养和吸收一大批国际型经管人才;通过战略联盟,开拓和站稳国内外市场;确保经济技术目标的实现;塑造具有国际特色的企业文化。为尽快实现上述目标,北京城建国际确定了“一年打基础,二年谋发展,三年上水平”的战略步骤,并将实施以下措施:把握好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电七局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谋划企业的发展远景,确立了企业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规划实施了2001~2004年及2004~2008年的企业阶段发展计划:即通过深化改革、开拓市场,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增强盈利能力,尽快把七局做优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第十七冶金建设有限公司2006年初发布了《十七冶2006~2010年发展战略总规划》,明确公司发展战略为:在集团公司“创新提升、做强做大、持续发展、长富久安”的发展总战略和“2010年进入世界企业500强”战略目标的指导下,“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立足钢铁、走出钢铁”,走效益型发展之路,把十七冶做强、做大,使之全面达到特级建筑施工企业标准;完成由劳动密集型向管理密集、技术密集型且具有较强融资能力的EPC工程总承包的企业转型;完成由国有独资向中冶控股的产权多元化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改制,为十七冶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将继续实施既定战略和“十一五”发展规划,坚持履行中央企业的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全面提升安全、效益、发展三大业绩,努力实现做强做大做好的目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武钢政工》2007,(1):14-16
实现由传统仓储运输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是储运公司“十一五”战略发展目标。2006年,为开好局,起好步,储运公司将全年的工作目标概括为“打造一支队伍(一支满足现代物流需要的钢铁之师),推进两个全面(全面推进物流战略,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践行六大承诺”。一年来,围绕这一工作目标,储运公司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严管理求实务,努力探索创建“四好”领导班子的长效机制,收到了实效。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将我国各个行业卷入了全球产业体系中,使我国企业面临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培育和发展品牌优势,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柳工集团以做强、做大为战略目标,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潜心打造柳工品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国电集团公司将继续加快改革步伐,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十一五”发展规划,力争到2010年实现规模和效益比成立之初“翻两番”的目标,为集团公司实施2020年第三步战略跨越奠定坚实基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期间,辽阳石化公司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成国内站排头、国际有影响的以芳烃为特色的大型石化基地为目标,遵循“产品奉献社会、效益留在企业,实惠回报员工”的经营思想,加快产业升级,创造和谐环境,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持续有效快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辽化小康社会。产业发展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大型芳烃基地建设为基础,加快前向、后向一体化产业发展,做专优势产业、做精优势产品,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加大信息化和自主创新力度,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大力实施低成本战略,创建节约型企…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安徽省提出了实施100户“小巨人”企业战略。按“专、精、特、新”的原则,经省政府审定,确定100户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在实施“小巨人”企业战略工程中,安徽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走强专、扩精、拓新之路,不断把目前有基础的中小企业做强。其具体目标是:到2007年,重点扶持的10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