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是中国经济对外输出资本的必然结果 2004年12月8日,联想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BM PC业务。为什么是联想?为什么要收购IBM PC业务?完成收购之后的联想如何完成整合重任?一时  相似文献   

2.
2014年,新年伊始,联想两次出击进行并购,一是收购了IBM X86低端服务器,二是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市场一度还传闻联想预将收购索尼的PC业务。2014年注定是一个竞争更加白热化的年份,同时,布局更多的市场,在更大的范畴内竞争也将是2014年的主旋律。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联想的布局,不难看出其对未来发展的定位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联想的春天     
2004年12月8日联想对IBM的PC业务的收购,开创了中国企业收购跨国巨头的先河,在国内外造成了很大的轰动.联想近几年来的业务发展策略,由2000年的国际化开始,但却以失败告终;在国际化裹足不前而PC业务无法继续提升的压力下联想决定进行多元化业务,涉足互联网、手机和IT服务业,但2004年的资料显示,多元化的业务再次碰到瓶颈;联想再度转向PC业务发展,更收购了IBM的PC业务.  相似文献   

4.
杨泓 《企业文化》2005,(3):66-67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欢呼声、庆祝声不绝于耳。然而,头脑冷静的人开始更多地思考重组后的联想 下一步该怎么走、能不能走好;IBM卖PC的无奈会不会在我们的企业重演、如何避免这种重演。分析IBM失落的原因、展示联想的 未来、明确自己的前进策略和方向、警示我们的未来,才是我们关注联想收购IBM PC业务的要义。今天我们特意登载《联想的下一 步该怎么走》和《IBM为何卖PC》,希望对那些关注企业收购,特别是有"野心"收购外企的企业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 有人说是一种悲壮,有人说是一种战略的失误……我却不这样认为。从战略上说,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是正确的,从运营角度说,是联想  相似文献   

6.
资讯     
联想与戴尔的“礼尚往来”尽管社会各界对联想换CEO的事件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但应该承认作为一个中国人,该事件还是大快人心的。正如贵刊说的那样,自从联想整编了IBM的PC部门,戴尔就很不高兴,戴尔不怕惠普,惟独惧怕联想,因为联想太想当老大,而戴尔又太不愿意走下神坛。联想自2005年5月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业务的收购以来公司已经取得了很多业绩:客户保持稳定,出货量创新高;盈利性增长,每股溢利比上季度增长1%……联想集团成功地把IBM业务从收购前的亏损扭转为盈利;充足现金储备,至2005年9月30日,联想的净现金储备为78亿港元。其次联想不…  相似文献   

7.
2004年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时,有人叫好联想给国产制造业争了气,也有人质疑IBM要转型,才把低利润的PC业务转给联想。2008年,联想卖掉手机业务,在固守传统PC还是向移动设备转型的抉择中选了前者。如今IBM已成为软件巨人,当上PC老大的联想蓦然发现战场变了,消费需求的变化使得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势力形成激烈对抗的格局。不能说联想不重视互联网,只是它仍旧是传统IT产品制造业的思  相似文献   

8.
柳传志认为,如果自己还是联想总裁,联想可能不太敢收购IBM PC2004年12月8日,伴随着联想集团以12.5亿美金收购IBM全球PC业务的消息,柳传志正式宣布,2005年收购顺利完成后,杨元庆将接任他现任的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而他将专职于联想控股总裁,在联想集团内只留任董事。  相似文献   

9.
杨婧 《东方企业家》2011,(12):18-21
联想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业绩的增长,无疑是2004年底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对柳传志和联想团队的最好肯定。他知道,又到了自己后退的时机了。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2月,联想集团宣布成功收购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旗下的电脑子公司。联想的并购行为在美国国内引起强烈反映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的多数美国媒体称颂中国企业的并购力举并称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意义重太意味着中国企业将越来越多地通过类似并购交易走上世界前台。  相似文献   

11.
经营管理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向外界宣布了一个足以改变全球PC竞争格局的消息--将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公司全球个人电脑业务,其中包括IBM台式机业务以及笔记本电脑业务,另外,联想还在五年内拥有IBM享誉全球的"Think"家族商标。  相似文献   

12.
马蕾 《东方企业家》2005,(1):108-109
17.5亿美元和18.9%的股份.不仅仅意味着联想的国际化和IBM的壮士断腕,世界PC业的格局于2004年12月8日这天重新洗牌,在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中有得有失的,也不再局限于买卖的双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司正在走向全球。他们试图通过收购海外公司进入到战略同盟和合资企业,从而渗透到海外市场。但他们大都失败了。比如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明基收购西门子电话业务和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  相似文献   

14.
当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宣布其以6.5亿美元现金和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一举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时,整个业界都沸腾了,毫不讳言,这是中国IT产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也是中国企业实践国际化梦想的最大尝试。瑞银亚洲中国研究部联席主管张化桥用“划算”来形容这笔交易。因为联想市值只有25亿美元,只用了17.5亿美元,就收购了IBM全球的PC业务。交易完成后,新公司中,联想方面将拥有45%左右的股份,IBM公司将拥有18.5%左右的股份,因此,这次收购实际上是中美两家IT厂商的战略合作行为。根据协议,联想在五年内有权使用IBM品牌及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5.
声音     
个儿大的婴儿总是晚生。 --在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发布会上,柳传志迟到,于是有了这句解释  相似文献   

16.
当联想国际征途面临重重挑战的时候,联想的根据地中国区的业务更显得异常重要。今年5月1日,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合并完成后,年仅36岁的刘军正式走马上任,成为联想20年历史上首位首席运营官。在联想工作了12年的刘军,不论是否储备了足够的能量,接力棒已沉甸甸地握在了手中。  相似文献   

17.
寨克 《企业文化》2005,(3):68-70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用 12.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IBM PC 全球业务。在此之前,联想公司的"更换 标识"和"成为2008年中国奥运会指定 赞助商"都仅仅是限于传播层面的"国 际化",而并购IBM PC全球业务才是 联想真正迈向国际化道路的开始,它也 是联想从一个区域性品牌向世界性品牌 过渡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在联想解冻国际化冻土层,上演收购IBM全球PC业务的。蛇吞象”大戏之时,联想的同门兄弟神州数码也在转型IT服务的道路上越走越快,并且同样和IBM这个。蓝色巨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王颖 《英才》2005,(10):60-61
世界第一,对于中国的很多企业而言,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如今,联想却大声说出来了。“超越戴尔”成了联想人的口头禅,而且加了一个期限——5年后。收购IBM PC后的首个季度,就将 IBM的电脑业务扭亏为盈,这无疑大大增强了联想的底气,联想股价也因此大涨。但是市场并没有完全消除他们的疑  相似文献   

20.
人事     
上任 杨元庆执掌"新联想" 12月8日,联想集团宣 布,收购IBM的PC业务后, 杨元庆将出任"新联想"董事长一职。"新联想"的CEO 由IBM资深副总裁、原PSG (个人系统集团)总经理史蒂夫·沃德担任,而"新联想"中国区CEO将由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刘军担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