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论文在分析城市中心区路内停车的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研究城市中心区路内停车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等制约因素,从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路内停车设施规划应遵循的原则,从而对城市中心区路内停车设施规划提出针对性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拥有量的迅猛增加,目前许多大中城市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停车难,乱停车"已成为十分严重的交通问题.本文针对现状问题,结合理论研究,并借鉴国外经验,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停车策略,提出了涵盖政策、体制、法规、筹资、建设、经营等方面的解决我国城市停车问题的一系列对策框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大中型建筑都设有地下停车场,以满足其自身使用者停车需要。有的单层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停车数量多,所以合理地设计通风、排烟系统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将从通风排烟系统的总设计原则和通风系统与排烟系统的设计两个方面探讨研究地下停车库通风排烟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建设与高校自身发展,高校校园机动车停车设施日趋紧张,增加了高校校园机动车管理压力。从高校校园机动车停车设施现状出发,分析目前高校校园机动车停车设施紧张症结,提出高校校园机动车停车设施管理原则,给出高校校园机动车停车设施管理措施,以期解决高校校园机动车停车设施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交通行为,是由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共同组成的.停车,作为静态交通的主要形式,是整个大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动态交通产生交互影响.停车难除了造成交通拥堵,还会对社会其它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如占用消防通道、大面积减少绿化、引发公众纠纷等,影响城市化建设进程.因此,缓解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调查组采用文献搜集、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三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数据,从普通市民、停车场(库)管理部门、政府规划部门三个角度,应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普通市民对当前停车的满意程度、停车难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因素对停车难的影响程度等问题,从而得出停车难问题的结论,探究构建合理停车体系的有效途径,从改善供需平衡、提高利用率、提升管理水平三个角度,提出科学、合理、落地的建议,减少由停车难引起的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随着私家车数量日益增多,居民住宅区停车问题日益严重。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居民住宅区停车位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私家车数量日益增多、住宅区规划不合理以及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对停车位安排不合理等。对此,解决扬州市居民住宅区停车位问题的对策是:物业管理公司继续完善小区"软设施"建设,公开透明收费机制;住户方面提高公共意识和道德素养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社区和业主委员会要健全内部机制;政府等其他部门需要规范收费项目,并且重新规划小区停车面积等。  相似文献   

7.
城市中心设置合理的路边停车容量是分担部分停车需求而又避免对交通过度影响的关键.为了明确路内停车容量优化研究的意义,对国内外学者在停车泊位规模、路内停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以及停车定价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出路内停车优化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对长沙市中心城区5个公共停车场进行现场、问卷、访谈等方式调查的基础上,得出长沙市中心区停车设施利用现状的主要指标,认为"饥"、"饱"不均、规划和建设不规范、空间资源利用不充分是主要问题。随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停车设施优化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种机械化立体式停车库,包括至少两层停车层,在靠近地面的一层设有电梯以及控制室,其特征在于:在每层停车层上设有数个停车区段,每个停车区段上设有数个停车泊位,每层停车层的电梯出口处设有连通各个停车区段纵向通道,停车区段中间设有横向导轨,每个停车层内设有数层停车平台,横向导轨上放置有行车,行车上设有丝杠,丝杠上配装有固装在升降平台在升降螺母.升降螺母连接驱动电机,行车的下端安装车轮,升降平台的两端对称铰接有折板.因此上述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而且停、取时间短、控制方便.本技术可建设在空间较大的地上,而且还可建设在地下,这样大大扩大使用范围广,减少了占地面积.  相似文献   

10.
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余姚市为例的较发达小城市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老城区传统肌理与停车需求矛盾随之突显。本文从余姚市城市宏观结构、交通发展切入,进一步分析旧城核心地块的历史阶段及其停车设施发展,提出城市核心区停车问题,再针对性地进行解决方式探讨,以期为余姚市停车设施发展及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居民拥有小汽车数量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居住区停车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在分析了居住区地面停车、底层架空停车、地下停车(包括半地下停车)及室外机械停车等停车方式的特点的基础上,对于各种停车方式设置情况进行探究,对于解决居住区停车问题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大庆市中心商业区新玛特超市周边停车场为例,进行商业区停车特性分析。重点从泊位利用率、周转率、高峰停放指数等几个指标来分析和评价各个停车场规划和设计的合理性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给出了大庆市商业区停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吕聪聪 《当代经济》2016,(10):22-24
本文分析了深圳市城市交通面临的道路堵塞、公共交通和停车设施的供给不足、结构失衡等困境,指出了深圳市城市交通发展在资源供给、交通结构、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格差,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停车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解决.本文重点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解决停车问题的现状与国内停车经济的前景、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优缺点及其发展方向、"停车经济"的发展瓶颈及解决之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个人行为选择反映社会停车需求,以衢州市中心城区为例实证研究个体选择对社会停车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方式。通过Logit模型回归发现:社会经济特征中居住地因子,驾驶经验中出行目的、停车收费、停车时间、寻找车位时间、下车后步行时间因子,社会环境因素中停车供给、违章处罚因子是社会停车需求显著影响因子,个人社会停车需求随显著因子不同呈现时空格局差异。基于显著影响因子从停车需求结构、停车供给、停车服务、停车收费和停车管理方面提出衢州市中心城区社会停车场优化措施,最后指出衢州市区的研究对中小城市的社会停车场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下空间的开发是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蓓蕾 《经济师》2005,(3):275-275
温州市规划局瓯海分局开发建设的温州市西部郊区即黄龙住宅区“银厦公寓”地块呈S形,总建设规模为45000m^2,分别由9、12、15、18层等楼群组成,其规划、交警部门下达的地下停车为150个泊位,但地下一层车库最大极限仅设计98个泊位,如设计二层停车泊位指标是解决了,但地下深度起码要8米以内,投资大;如设计铺设钢板,解决停车泊位,但地下深度起码也要在6.8米以内,投资也大;机械升降停车,虽然全国各大城市已出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越来越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能力逐渐加强,逐步走进小康生活,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私家车,但是道路却越来越狭窄,停车越来越难,停车泊位供需矛盾引起的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解决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这是一个症结,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投资点.停车区域的规划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和生活环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城市住宅小区停车方式及车位成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从现有住宅小区的常见停车方式及其各自的优缺点着手,文章讨论了在城市地价逐渐上升的今天,住宅小区在规划停车方式及规模时应考虑的相关因素,提出采用地下机械停车库停车是将来小区的发展趋势,并以苏州某住宅小区为例,对地下普通停车与机械停车方式的车位成本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水泥稳定碎石在公路路面基层的广泛应用,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强度不足、局部松散破碎、干缩裂缝等问题.现结合毫阜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广场施工,从原材料试验、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下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停车问题的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国外各项停车办法的经济学研究,揭示了发达国家的停车办法从效率与公平两方面逐步实现社会最优的过程,旨在对我国停车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