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济增长与波动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理论是宏观经济学家主要关注的两大领域,几乎囊括了宏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所有内容,其中任何一个领域都值得我们花毕生力量去探索、研究。但是由于过于看重经济学领域的分门别类,人们往往把两者人为隔离开来,分别单独进行研究,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事实上,我们可以从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GDP走势图可以看出,从长期来看,短期经济波动总是围绕着这个长期趋势波动。单从走势图来看,把增长趋势与短期波动分开研究似乎很合理,而且以往几乎所有研究经济波动的文章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使经济变量对时间T进行一次或二次回归,或者用Hodrick—Prescott(1997)、Baxter—King(1999)等滤波方法把长期趋势部分过滤掉,从而专心来研究波动部分。但是,Nel-son and Plosser(1982)认为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具有单位根性质,是非平稳的,经济变量时间序列的趋势平稳性被拒绝。我们不能再把经济变量序列分成互不影响的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部分。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相互之间关系研究也要提到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2.
熊娜 《经济论坛》2023,(4):80-90
以河北经济为对象,基于旅游驱动经济假说与脱钩评价模型,计算1985年至2020年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脱钩指数,通过HP滤波分析脱钩指数趋势,结合EGARCH-M模型构建不确定性对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不确定性对脱钩指数的短期影响具有非对称性,正新息引起指数波动幅度相较负新息更剧烈,并且不确定性影响下短期波动幅度将提高脱钩指数长期趋势。1985年至2010年河北已经形成入境旅游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趋势,其间,外部冲击及政策调整等不确定性因素引发两者关系短期调整不利于既有发展趋势;2011年至2020年河北入境旅游发展不再拉动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引发短期调整对既有发展趋势有利。以此,探讨了旅游视域下出口拉动型经济转型内涵与判断方法、阶段划分以及不确定性对此类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机制与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国转轨时期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特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筛选了反映国民经济各领域波动的多个重要宏观经济月度指标作为景气指标,首先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和Kalman滤波方法,构建了反映中国经济增长率循环的景气指数(SS_GR)和物价景气指数(SS_P);其次利用HP滤波和BP滤波计算景气指标的循环要素,并且进行比较,认为BP滤波更适合作为分解趋势循环要素的方法;最后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和Kalmsn滤波方法,构建了反映中国经济增长偏离长期趋势程度的增长循环景气指数(SS_BP),尝试把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与短期周期波动二者的研究结合起来,对反映两种不同类型增长周期波动的景气指数进行了比较,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1979-2008年国家统计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ECM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经验关系.协整检验发现出口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ECM模型证明出口与经济增长存在短期的负相关关系,虽二者短期波动不可避免,但能够收敛于长期均衡状态不过短期影响比长期影响力度小得多;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出口导致经济增长而不是相反方向.并根据以上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变革、充足的生产要素供给和外需为主导的需求拉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我国经济仍会继续高速增长,但不排除在个别年份甚至一段时期内出现波动的可能,原因在于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有利因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会产生一定的短期冲击,但这种影响是有限的,不能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6.
周期性波动是各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规律,任何周期性波动均存在瞬时均衡值,经济增长周期的瞬时均衡值取决于内部结构性因素和财政支出及出口等外生变量,随影响因素的变化呈动态发展状态。动态化索罗模型本身即是一个内生性周期性波动模型,其稳定均衡增长状态与经济增长周期的动态均衡增长状态是一致的。凯恩斯主义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和新古典主义的均衡增长理论分别反映了经济增长周期的周期性波动及其动态均衡增长状态。从我国实际经济运行看,短期波动总是围绕长期波动展开,并以长期波动为动态均衡值。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周期性下降趋势,但年均GDP增速仍能保持在6.5%左右的较快增长状态。  相似文献   

7.
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之协整模型的建立与实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根据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利用1978~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惟一的动态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关系存在于根据协整方程建立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之中。分析结果还验证了配第一克拉克定律的正确性,但却否认了库兹涅茨的收入决定论,至少在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8.
孟祥仲 《经济师》2002,(6):49-50
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地下降。通货紧缩仅是经济周期中的短期现象 ,它不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GDP形成中供给和需求因素作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际GDP的形成是社会累积供给和累积累求平衡后实现的,是累积供给因素和累积需求因素短边效果的体现。我们选取工业生产增加值代表经济的供给成分,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表经济的消费需求成分,比较它们同实际GDP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模式。通过使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我们发现,从供给和需求角度量实际GDP,它们具有类似的长期趋势,但它们在短期波动模式上却存在显著差别,这表明我国当前经济运行当中消费需求驱动成分更为显著,体现了买方市场的基本特征和一定程度的需求不足。  相似文献   

10.
宏观经济表现出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两方面的特征。平滑经济短期波动可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货币政策中的利率平滑操作机制是将经济在短期波动中渐进引向均衡状态的一种有效搜寻机制,具有降低经济不确定性、减少政策调整对经济的冲击、稳定金融市场、提高货币政策效率和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等多重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我国 GDP、存货投资和固定投资的短期波动、中期波动和中长期波动的特征进行分析后 ,认为我国短期经济增长波动已进入上升期 ,中期经济增长波动尚处于周期谷底 ,中、长期经济增长波动仍处于平稳高速增长期。  相似文献   

12.
中国沪深股市收益率和波动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刘金全  崔畅 《经济学》2002,1(4):885-898
沪市和深市股票收益率和波动性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存在股价变化和走势之间的互动作用和示范效应,我们发现两市收益率序列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这说明它们存在类似的长期趋势成分;它们的短期误差修正系数存在一定的差异,这说明它们具有相异的短期波动模式;我们利用GARCH模型等非对称性方法发现两市之间存在显的波动“溢出效应”和“杠杆效应”,这说明两市资金的流动性约束较低,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较强,两市收益率和波动性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整合性。  相似文献   

13.
对上海证交所股指权数的比较分析车延杰任何一个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指数都应能全面、准确、及时、灵敏地反映股票市场价格总体水平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这是对股票价格指数要有代表性和灵敏性的基本要求,以便能为研究股市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以及为股票长期投资和短期...  相似文献   

14.
简泽 《财经研究》2005,31(7):30-39
文章在新古典随机增长模型的框架下,扩展并简化了KPSW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并用它识别和测量了具有持久效应的生产率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我们发现具有持久效应的生产率冲击不仅引起了这些变量长期趋势的随机变化,而且导致了投资和产出偏离随机趋势的短期波动.不过,生产率冲击的短期波动效应可能并不具有实际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师博 《经济问题探索》2007,(11):14-19,41
本文在油价波动分解的基础上采用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显示,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存在非对称性效应,短期来看油价下跌对产出增长率的逆向冲击较大,但长期中油价上升的负面效应更为显著.并且,由于原油价格从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比较缓慢,造成油价波动对产出增长率的逆向冲击会在长时间内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6.
耿中元 《经济论坛》2007,(16):44-47,94
研究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特征,有助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国内经济学界较多地关注货币流通速度的长期趋势,忽视了对货币流通速度短期波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上海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眉  费方域 《当代财经》2006,(11):103-107
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上海对外贸易进口、出口、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五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进口、出口、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对外贸易出口与消费分别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则是投资的Granger原因;从短期来看,三者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快,且消费的短期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变化影响比较明显,进口和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GDP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陈福中 《经济论坛》2009,(15):77-81
本文以上海为例,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金融相关率、金融效率及证券市场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保险市场的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当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接近-0.7单位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9.
陈志芳  姚建斐 《经济论坛》2012,(11):130-132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对1999~2010年间内蒙古的房地产价格与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对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可以看到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关系,房地产价格与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最后提出了房地产业与经济增长和谐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宏观债务率攀升,经济增长无法摆脱对债务的依赖,为此构建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从典型时期和连续时期实证研究居民、企业及政府部门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旨在探究稳增长目标下中国宏观债务风险问题,为防范债务风险提供经验证据。研究发现:居民债务对经济增长短期具有促进作用而长期呈现抑制作用,企业债务和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短期与长期均呈抑制作用,企业和政府部门债务风险较高;在经济平稳时期适宜采取居民部门债务扩张政策,适度降低企业和政府部门债务水平,在经济剧烈波动时期应谨慎提高居民债务水平,加大力度降低企业和政府部门债务;在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经济复苏反弹背景下,应适度提高居民部门债务,注意防范企业和政府部门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