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莹 《南方金融》2003,(3):53-54,26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它不仅能使投资者获得固定的债券利息收人,还赋予了投资者在一定的期间内把债券转换为股票的权利。在国外,可转换债券的市场已有相当的规模,但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才刚起步。笔者通过回顾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总结可转换债券市场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提出目前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融资视角探讨可转换债券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5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其中对可转换债券的规定更合理、更完善,明确规定了上市公司可以公开发行可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改变了可转债品种的单一性.可转债市场在经历股改带来的转股冲击之后,将再度迎来扩容高潮.毫无疑问,可转换债券现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投融资工具,但从实践来看,上市公司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因此,从上市公司融资的角度通过对可转换债券快速发展及在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完善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的一些建议与对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从可转换债券的种类、发行数量、条款设计及定价等方面分析了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并对可转换债券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可转换债券筹资方式及其发展前景巴曙松一、可转换债券筹资方式的运行及发展自199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中纺机推出瑞士法郎可转换债券以来,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Bond)这一新金融工具才开始被引入国内金融界。事实上,可转换债券已成为多数...  相似文献   

5.
肖文  周明海  蔡尔津 《浙江金融》2008,(1):48-48,47
一、可转换债券的特征可转换债券是在普通公司债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融衍生品种,属于选择权的公司债券,兼具债券、股票和期权三个方面的部分特征。首先,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发行时规定利率和期限,有按时付息及  相似文献   

6.
可转换公司债券交易特征的重新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可转换债券的交易特征难以确定,所以可转换债券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就成为会计的难题之一.本文在对前期文献中的可转换债券交易特征不同解释的基础上,对可转换债券交易特征进行了重新诠释,从而为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贺小社 《上海会计》1997,(10):10-11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起,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工具在国际上已日渐盛行。九十年代初,国内一些公司也意识到可转换债券的优越性并以其筹资。1992年11月宝安公司发行了国内首批可转换债券,1993年11月中纺机又成功地在瑞士发行了可转换B股债券。1996年,国务院证监委第六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可选择有条件的公司进行可转换债券的试点工作。本文拟就可转换债券的构成要素及其优越性作一些探索。一、可转换债券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可转换债券(下文简称“转券”)是指依约定条件可转化为该发行公司股票的特殊债券。依转券可换股票种类,分为…  相似文献   

8.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兼具"股性"和"债性"的金融衍生工具,因其自身独具的对于投融资双方的诸多优势,在资本市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本文探讨了我国可转换债券的特点、优点、定价及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衍生金融工具,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投资工具。在我国,可转换债券只在短短10几年的发展历史,很多有关可转换债券的问题有待于人们探讨、解决。本文重点谈谈可转换债券在会计确认,计量及信息披露方面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以及国际上可借鉴的通行做法。  相似文献   

10.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兼具“股性“和“债性“的金融衍生工具,因其自身独具的对于投融资双方的诸多优势,在资本市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本文探讨了我国可转换债券的特点、优点、定价及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分析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构成入手,提出了评估可转换债券的思路,即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应由纯债券价值及期权价值共同构成,在评估期权价值时,引入国际公认的Black-Scholes定价模型,并对该模型在我国使用的前提条件、限制因素以及计算结果的调整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试图从理论上描绘可转换债券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可转换债券是国际资本市场上一种极其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它既有债券的特性,又包含着转股权或回售权、赎回权、特别价格修正权等期权.但其价值却并不一定是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的简单加和,它既受可转换债券设计条款的影响,也取决于发行人和投资者的博弈决策,因此对可转换债券估值就变得相当复杂.本文介绍了可转换债券的内涵、特点、价值构成及其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估值模型和估值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根据约定,可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的特殊公司债券。它兼具债券和股票的特性,同时含有选择权成份,是一种复合型的证券品种。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混合型的债券形式。当投资者不太清楚发行公司的发展潜力及前景时,可先投资于这种债券。待发行公司经营实绩显著,经营前景乐观,其股票行市看涨时,则可将债券转换股票,以受益于公司的发展。可转换债券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多了一种投资选择机会。只有上市公司才可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而且上市公司应当具备良好的业绩和分红记录。可转换公司债券  相似文献   

14.
刍议中国证券市场上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早在1992年,深圳宝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就已发行了中国第一个可转换债券。可是,直至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可转换债券仍然是屈指可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投资者对它还不太了解,投资热情不高。而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证监会对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主体规定非常严格,有资格发行的企业非常少。按现行的可转换债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可以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只有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重点国有企业,也可以说,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主体只是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但是从可转换债券的本质特征来分析,可转换债券主要适合于成长期的企业。近几…  相似文献   

15.
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Bonds)是一种兼具股权和债权性质的组合金融工具,债券的持有人可以在债券发行一段时间后至债券到期日止(即转换期限内),按照内定的条件(转换价格或转换比率)将其持有的债券转化成为该公司一定数量的普通股股票。当然,如果转换对债券持有人反而不利,债券持有人可以放弃转换,在到期日收取本息。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可以从债券投资转换为股权投资的债务凭证,兼具债券的安全性和股票的灵活性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颇具魁力的筹资工具,在全球范围内已被上市公司广泛应用。我国也已有数家上市公司发行了可转换债…  相似文献   

16.
次贷金融危机后,或有可转换债券作为解决"太大而不能倒闭"的一种方案以及金融机构的自救手段而广受热议,并得到许多监管机构的推崇。文章在对或有可转换债券产品及其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其仍面临着诸如监管风险、低评级风险以及技术性风险等制约因素。鉴于或有可转换债券在危机期间显示出的对企业强大的救助功效以及防范危机进一步蔓延的能力,其发展前景仍值得期待,文章最后对或有可转换债券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一、有效利用可转换债券的可转换性,可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可转换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可在发行人规定的转换期限内按规定的转换条件转换成发行人股票的一种债券。它赋予投资者一种选择权,即将债券转换成股票的权利。可转换债券虽是有投资选择权的直接融资的工具,但从其对企业运作的整个效应看,更应是企业筹划与优化资本结构的工具。当债券持有人行使其选择权时,企业债权转换为股权,因此,可转换债券可以成为一种内部的资本结构调整机制,赋予企业资本结构较高的弹性,可被企业用以优化其资本结构。另外,进一步考察企业的利益矛盾,可发现在…  相似文献   

18.
全面介绍可交换债券,附认股权证债券的定义,分类以及海外的发展。从结构和投资的角度深刻剖析了可交换债券,附认股权证债券与可转换债券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可转债融资:效应、风险与决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欣 《金融会计》2005,(3):54-56
可转换债券(简称可转债或转债),是以公司债为载体,允许持有人在规定期限内按约定价格转换为发债公司股票的金融工具。可转换债券兼有债券和股票的特性,转换前它是债券,具有确定期限、利率,投资者是债权人,凭券获得本金和利息;转换后,它成了股票,持有人也就变成股东,参与企业管理,分享股息。正是由于可转换债券具有如此特性,所以其问世以来才备受青睐。  相似文献   

20.
王冬年 《新理财》2006,(11):57-59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成熟的金融工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目前全球可转换债券市场的资本规模已接近6100亿美元,每年新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规模超过了1000亿美元,2003年美国可转换债券发行规模超过股本融资。我国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2003年,我国可转换债券的融资额为185.5亿元,占再融资总额的49.87%;2004年可转换债券的融资额为209.03亿元,占再融资总额的46.54%。目前,可转换债券融资已超越新股增发和配股,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首选方式。但要弄清楚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真正原因是件令人困惑的事情,在公司财务中也没有其他事情会像可转换债券这样有争议。国外在可转换债券融资实务中存在两种观点,即“免费的午餐”与“昂贵的午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