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于金富 《经济学家》2007,(4):103-107
中国农业、农村、农民落后状况的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制度性的缺陷及是农村社会生产方式的落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目标,应当是改造小生产方式、构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
推进城市化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近年来,在城乡一体化大背景下,镇海区也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从空间系统组成的角度,关注新农村空间变革,通过对快速城市化向导下农村空间发展进行分析和解读,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互动发展——从知识反哺农民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亭 《生产力研究》2007,(2):25-26,100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因素。生产力要素的这种变革,要求国家在实施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新农村发展战略的同时,采取知识反哺农民的策略,进而发挥知识要素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驱动作用。作为知识型劳动者的当代大学生无疑是一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生产力,而要实现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发展,在主张社会责任的同时,更应借助于非强制力的市场和积极的农村就业政策为推手,以期实现二者和谐统一的愿景。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明确的指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中国农民而言是一种福音,对中国农村来说是重大变革,对中国农村体育事业来说则是其功能和价值充分展现的时机,而且实践证明:农村体育正以其独有的魅力,在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5.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科学选择和确定战略重点,对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分析,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重点应该是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建设、非农产业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等。  相似文献   

6.
黄向阳 《经济师》2009,(4):197-19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民是一种福音,对农村是重大变革,对农业是发展机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要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依靠广大农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去实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农村教育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建设的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社会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农村教育作为农村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薄弱环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分析了目前中国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的素质决定农村发展的速度,决定农村现代化的进度,决定农村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程度,培育新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环节和关键所在,只有始终抓住这个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是按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实现农村的经济繁荣、制度完善、环境优美和谐。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教育公平问题是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制约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瓶颈,影响着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因此,主要分析探讨农村教育目标、教育投入、教育师资等方面的教育公平现状及理论对策,切实实现农村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海水 《经济经纬》2006,(3):111-1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做好以下基础工作:统筹兼顾, 把新农村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调整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加强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养;提高组织化程度,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和范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规划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谐农村社会等。  相似文献   

11.
城市的发展影响和带动着周边村镇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农村。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起点,逐步将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开.是我县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要求。新农村建设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资源相对贫乏,农业生产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要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加快农村人才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农村青年是农村人口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新农村建设应充分发挥农村青年的主体作用,用人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必然要求大力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以牡丹江市为例,探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文化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很重要,农村的直观性、归属性等等特点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具有其它社会要素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当中仍然存在农村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不重视,农村文化设施落后,所以,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推进新农村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的成就,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在农村、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偏远地区邪教依然存在,并影响着、腐蚀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邪教的存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邪教对新农村建设的危害性,应该研究和认识在新形势下农村反邪教的特点和重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彻底战胜邪教。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自然的历史过程,任何政府都不应该人为地阻滞这一历史演进过程,而应该积极创造条件,适时推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在促进工业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的社会责任不是减轻而是更重了,在劳动力转移开始引起整个社会巨大变革的今天,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为依托,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协调新农村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成效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下,新农村建设改如何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新路子,从而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旧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社会已处于深度转型期,现有社会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农村社会生活方式,因此,必须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以及机制建设入手,积极构建与当前农村实际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新模式,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发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立足龙海实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带动农村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农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准确把握的中心任务和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邓红军 《经济论坛》2007,(18):119-120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使农业产生新的变革,也广泛影响了农村的政治与文化生活。尽管目前还无法像城市信息化那样全面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但是现代信息技术早已渗透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程相伴相随,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20.
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教育——以广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是一个社会、自然和人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农村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按照唯物辩证法关于整体性和全面性理论要求,应该把发展农村教育放在关键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