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社会保障》2012,(7):62-63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贽用和生育津贴。第五十六条规定:职工有“生育享受产假”等情形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目前有些地方的生育保险待遇中尚没有“生育津贴”这一项目,参加了生育保险的女职工生育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产假工资。在2011年7月1日以后,参加了生育保险的女职工生育的,能否直接依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向生育保险经办机构主张生育津贴?  相似文献   

2.
数字 言论     
75%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75%以上的穷人没有银行账户,这不仅在获取薪酬、缴纳费用、获得信贷等方面给他们造成了不便,也使得他们脱贫及创业的机率大大降低。98天《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调整了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并规范了产假待遇。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保障》2012,(7):65-65
主持人:我们单位符合条件的职工全部参加了生育保险,单位依法为他们缴纳了生育保险费。女职工生育后依法享受了生育保险津贴。有的女职工工资较高,超过了生育津贴,便要求单位补足工资和生育津贴的差额。请问她们的这种要求是否有法律依据?职工享受生育津贴时,单位能否停发工资?相似的是,对于工伤职工,其享受伤残津贴后,用人单位无需再发放工资或补足工资与伤残津贴的差额。生育保险是否也应当这样?  相似文献   

4.
戴硕 《金融博览》2008,(5):67-67
法国是典型的高福利国家,法国人的福利涵盖了许多方面。孩子还没有出生,怀孕生育期的妇女就开始享受带薪产假、免费生育等待遇,孩子父亲也可以享受优待;等孩子开始上幼儿园大学(如进入国立学校),学费全免;如果参加过工作,并交纳过福利金的,失业后都可享同等失业金待遇;如果工作时间较长,在开始几年还可享受百分之百的员工制失业金待遇,同样也可享受退休金待遇;即便是没有工作,只要有法国居留证,国家还每月补贴200多欧元作为基本的生活收入。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保障》2012,(1):62-63
案例回放与此前地方生育保险政策多规定,只有符合计划生育的分娩(流产)才能享受生育津贴不同,《社会保险法》对此未作明确限定。其第五十六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那么在《社会保险法》实施以后,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能否享受生育津贴?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保障》2012,(8):66-66
主持人: 我们是男职工,已经在单位统一参加了生育保险。妻子没有参加生育保险,她们享受的生育保险待遇和其他参加了生育保险待遇的女职工是不是应该相同呢?由于我们的工资较高,单位为我们缴纳的生育保险费用多数要高于为女职工缴纳的。在生育医疗费用方面,又是否应该统一呢?配偶虽然就业,但没有参加生育保险,是否可以享受一定的生育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保障》2012,(10):60-61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现在很多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种类繁多,如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过节费、井下津贴、午餐津贴、购房补贴、劳保用品等。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期间,这些工资福利,哪些是应当继续享受的,哪些不应当享受?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保障》2010,(3):67-67
主持人: 我现在正在休产假,快到期了。按照国家的年休假规定,我可以享受10天的年休假。请问,在同一年度中,休完产假后,能否接着享受年休假?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保障》2013,(7):64-64
主持人:有的用人单位在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间,因劳动合同到期未及时续订等原因,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工伤职工因此要求单位支付此期间的双倍工资。有观点认为,停工留薪期是履行劳动关系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其间并不需要劳动者亲自履行工作职责,应视为中止履行劳动关系。《工伤保险条例》也明确了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因此,停工留薪期属于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期间的例外。《工伤保险条例》已规定了工伤职工可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再让用人单位承担双倍工资,有失公允。这种情况是否应当支付双倍工资?  相似文献   

10.
去年五一前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简称(《规定》)公布实施,它惠及半边天的女性劳动者,让她们在生育、产假、职场保护等方面有了法律的保护。时间过去一年,《规定》是否落地,开始庇佑广大女性工作者,尤其是低端行业女性工作者,使她们稳定工作,安心生育?  相似文献   

11.
蔡昌 《财会学习》2012,(5):53-54
企业的人工成本,可划分为工资和福利两大类,其中福利是企业对职工劳动补偿的辅助形式。按与工资的相互关系,福利又可划分为两类,一是按工资一定比例缴纳或提取的社会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费、职工教育经费,二是其他与工资没有固定比例的福利性支出。如果企业能对职工福利性支出进行税收筹划,对职工有利,而且对企业也会产生有利的影响。一、误餐补助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曾有读者咨询,根据公司规定,在施工现场工作期间,不能在单位或返回就餐的,每人每天给予50元的误餐补助,在公司机关上班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 一些企业的分公司与总部不在同一地区,其产假等生育待遇能否统一适用总公司所在地区的政策?如《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1年12月3日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第十六条规定: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六十天,男方享受护理假二十天;符合法定生育条...  相似文献   

13.
生育津贴是生育保险基金支出的主体部分,比如天津市的生育津贴支出占到全部生育保险支出的65%—75%。生育津贴主要包括产假津贴,即在法定生育休假期内对参保受益人工资损失的经济补偿,俗称"产假工资"。从理论上来说,生育津贴还应该包括家属生育津贴,即对生育保险对象没有工作的家属(如妻子)的生育费用给予补贴,以及  相似文献   

14.
我长期在一个小县城的文化馆工作,不仅工资相当低,而且一直住在一间布满沧桑感的平房里,饱受了上屋潮衣霉、老鼠猖獗、臭气熏天的公厕之苦,十分渴望能住上单元房,可我们单位却不可能有能力修建住宅楼。每当我看到一些身在好单位的,甚至一些比我整整要小一辈的年轻人都能享受到福利分房时,我恨自己命运的不济。  相似文献   

15.
杨春 《时代金融》2011,(2):63-64
<正>福利企业是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特殊生产企业。福利企业增值税退税作为我国鼓励和扶持福利企业发展的重要优惠政策和措施,在为福利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福利企业在享受增值税退税的优惠政策时,存在着当月提供的原税票金额小于申请退库金额的现象。在此,笔者结合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的实际情况,对此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春 《云南金融》2011,(1Z):63-64
<正>福利企业是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特殊生产企业。福利企业增值税退税作为我国鼓励和扶持福利企业发展的重要优惠政策和措施,在为福利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福利企业在享受增值税退税的优惠政策时,存在着当月提供的原税票金额小于申请退库金额的现象。在此,笔者结合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的实际情况,对此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必樟 《上海会计》1991,(11):32-33
根据财政部颁发的《中外合资经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规定,“应付工资”帐户除了核算企业应付给中外职工的各种工资外,还包括应付中方职工的劳保、福利费用和国家规定的各项补贴。但实际上,目前合营企业“应付工资”帐户的核算内容并不一致。本文就其内容、性质和部分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8.
马莉 《青海金融》2007,(4):42-42
为引导女职工立足岗位,自学成才,建功立业,扎实推进女职工“三项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人行西宁中心支行工会2006年开展了争创“女职工文明示范岗”、争当“巾帼建功标兵”和“知识型女职工”活动。一年来,全行女职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以“实、新、严、细,高”为工作要求,克服各种困难,立足岗位,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勇于拼搏、甘于奉献、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女职工。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展示女职工风采,  相似文献   

19.
问:本市国营工业企业试行工资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办法后,在会计上应如何处理? 答:企业的会计科目中应增设“502工资基金”科目,核算企业按照规定提取的工资基金和工资增长基金。相应,取消原在“专用基金”科目下增设的“工资包干基金”明细科目和“432应付工资”科目。“502工资基金”科目应设置“应付工资”和“工资及工资增长基金”两个明细科目。 “应付工资”明细科目,核算应付给职工的各种工资、津贴等。医药费、福利补助、退休费、合理化建议和生产发明技术改进奖等,不在本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民工群体的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主力军。尽管为城市发展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中的许多人依然处于低工资、低福利的状态,工作稳定性差。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出发,结合人本管理理念,对其职业福利进行设计,以增强该群体对企业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