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艳 《时代经贸》2013,(24):34-35
一、创新理论的发展 熊彼特于《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至少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涵:开发新产品,或者改良原有产品;使用新的生产方法;发现新的市场;发现新的原料或半成品;创建新的产业组织。技术创新不等于发明,只有当新的技术发明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能成为创新。  相似文献   

2.
刘喜梅 《经济论坛》2002,(5):29-30,32
创新概念源于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其追随者已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发展成为当代经济学的另外两个分支-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以及以制度形成和制度变迁为研究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生产函数或供给函数的变化,或者说是由企业家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开发新产品或产品的新价值,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发现原料,半成品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发现原料,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或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创建。  相似文献   

3.
发展低碳经济与创新低碳经济理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体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选择,就在于它是对工业文明的黑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否定和扬弃,创造出生态文明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低碳文明在本质上是生态和谐、经济和谐、社会和谐一体化的生态文明社会经济形态。低碳经济发展理论,不仅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理论,还是一种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是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际上对创新的研究起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Schumpeter)提出的创新理论,他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按照熊彼特的定义,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它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者赋予产品一种新的特性;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它主要体现为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工艺或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可见,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既涉及技术性变化的创新,也包括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后来人们又把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包括早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对发展的制度因素有所忽视。制度因素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新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度的起源、制度变迁与创新、国家供给制度等等都与经济发展有关。有效率的制度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反之,无效率的制度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古典经济学视制度不变来讨论经济增长的源泉,与经济增长的实际不符,新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纳入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增长的关键要素,制度变迁,制度创新,能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制度存在缺陷,通过市场改革,构建新的制度结构,改变资源配置方式,能够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和模仿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技术创新的特征创新概念,按照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的理论,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以下五种情况:(l)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并且,也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  相似文献   

8.
基于体验经济的旅游消费与营销战略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皮平凡  张伟强 《经济师》2005,(8):126-126,128
体验经济是继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体验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需求从结构、内容、形式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如个性化需求、情感需求的比重上升,体验式旅游受到旅游者广泛关注。旅游业面对体验经济时代的新型旅游消费,应积极调整营销战略,在营销理念、营销手段等方面加以创新,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传统发展动力逐渐式微,创新驱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需要新的经济理论解释、构建并指导各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转型。智慧专业化是一种新兴经济理论,能够较好解释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智慧专业化有效支撑区域资源集聚与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相关性研究,从资源内存性和外向性、资源技术和经济属性以及资源支持程度3个方面,论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动力持续性,进而解释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传统增长红利不断消退的背景下,要进一步实现经济有质量高效益的增长就必须创造新的增长红利空间。新增长红利空间创造的内在机理和形成机制依托于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和生产可能性边界扩大的基本理论,并主要由创新驱动红利、结构红利和深化的改革红利构成,其中包含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创新驱动红利更是新红利空间中最核心的内容。因而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新红利空间形成的路径在于:经济增长目标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式的转变、经济增长动力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的转变、经济增长机制由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的转变和经济发展产业选择由多元化向高级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网络经济下规模经济的新特点与规模经济理论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经济的到来,改变了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外部环境与条件,使得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呈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新特点: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收缩相互交织、大型与小型企业“双向协同”发展;显著的规模经济性与规模影响的弱化并存;生产的联结体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日益凸显;范围经济与专业化经济并存。这些新的特点无疑对传统的规模经济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使人们对规模经济的本质、企业规模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企业规模经济的类型和实现途径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规模经济理论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拓展。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内涵科学理解及其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技术创新内涵的科学理解 ,其理论和实际意义都是十分巨大的。然而目前理论界对“技术创新”这一概念理解不尽一致 ,为此本文通过这些不同理解进行剖析 ,力求全面客观地把握“技术创新”的科学内涵。一、技术创新概念的提出1912年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教授在出版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 ,他指出创新 (以下称技术创新 )是将技术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所引起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具体内容包括以下 5个方面 :①生产新的产品 (产品创新 ) ;②引入新的生产方法 ,工艺流程 (工艺创新 ) ;③开拓新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含并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为实现政治经济学宏伟目标而进行具体路径探索.在二者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演化更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发展也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发展方式理论演化创新历程启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学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二者创新发展,不仅根植于新常态下中国发展经济的伟大实践中,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是云南烟草实施创新的主攻方向 (一)从创新的内涵来看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的重要性。 从熊彼特对创新的定义来看,创新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引入新的产品或提供产品的新质量(产品创新);(2)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工艺创新);(3)开辟新的市场(市场创新);(4)获得新的供给来源(资源开发利用创新);(5)实行新的组  相似文献   

15.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状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基础,逐步构建了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创新发展理念论、经济创新发展动力论、经济创新发展主体论、经济创新发展产业新体系论和经济创新发展制度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创新发展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6,(2)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飞速的增长,但从2012年开始,在"三驾马车"驶入下行通道后,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逐步增大,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进入了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阶段。为了保持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我们必须催生新的动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新的动能就是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不仅要促进生产手段的创新,还要催生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创新,而要实现创新具有成果就必须在创新过程中应用"企业再造理论"。文章对如何应用"企业再造理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崔婕 《生产力研究》2012,(10):51-53
金融是经济的先导,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金融的创新发展可以推动国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理论创新是金融创新的源泉,唯有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创新才能持之以恒并应用于实践。文章以我国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为背景,分析了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匮乏的条件下我国金融理论的创新历程,一方面驳斥当今部分年轻学者认为中国没有金融理论的论断,另一方面,为我国现今的金融理论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传统经济发展与贸易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出口贸易产品体现了该国资源要素禀赋或相对成本优势,但这与经济全球化时代产业内或产品内贸易的经济现实不相符。国家经济发展的产品空间结构理论突破了传统的静态比较优势,强调比较优势的动态化,较好地解释了一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演化,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 ,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也赋予企业创新的内涵。本文结合有关国际经验 ,提出了新的经济形势下 ,企业创新所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 ;市场创新。  相似文献   

20.
理论创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生机活力的重要源泉。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而言: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创新,就是在实践中不断为其注入与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内涵,实现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以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