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战略控制的内部控制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仇颖 《经济导刊》2008,(5):69-70
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当今对企业风险管理关注的焦点之一.从内部控制的自身发展来看,其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魏振兴 《时代经贸》2006,4(Z3):44-45
我国目前不少企业的内控水平还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有的企业甚至连内部牵制工作都没有做好,在内部控制方面还有许多漏洞.,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毅  吴群  谌飞龙 《经济论坛》2007,(20):131-133,138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解析 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产物.在其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架构四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原指内部牵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的内涵外延也随之扩大.包括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结构以及结构体系优化等。文章将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结局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控制环境薄弱。 (1)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意识薄弱。许多学者和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内部牵制和内部控制阶段,还有很多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也有的企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内部控制,而企业大多把内部控制看作是一堆堆的手册、各种文件和制度。  相似文献   

6.
内部会计控制原则的内部牵制原则坚持要求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部门与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互相监督。文章剖析了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及弱化成因,对岗位分工在内部会计控制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论述,并对如何加强内部控制中的岗位分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时至今日,风险管理的概念跃然纸上,为众人所探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分别是什么?关系如何?首先,要从两者的定义着眼。  相似文献   

8.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发展经历了内部牵制、会计控制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三个阶段.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发展的结果,必然是在吸收国内外先进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应对因不确定增加而带来的风险,增加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9.
内部控制从最初的内部牵制,发展演变到今天,已经成为从高层到基层,涉及企业各个环节的综合管理体系。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是企业得以生存的关键。内部控制的失效,就会像社会没有法律约束,国家没有军队保护一样危险,内部控制就是企业健康生存的保护伞。而内部监督则是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供水企业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对内部监督在供水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刍议我国内部控制的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涂燕  吴娓 《经济师》2004,(2):156-156,158
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 ,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 ,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产物。文章从内部控制的演变过程入手 ,分析了我国内部控制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和监督方面存在的缺陷 ,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不同层次的医院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加强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的管理,统一认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计算机系统的内部会计控制,建立内部牵制以及财务监督制度,加强风险评估,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控制,健全预算管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内部控制从传统的内部牵制、内部制度到内部整体框架,发展到了今天的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内在联系,有效的完善事业单位组织结构可以为内部控制的实施提高坚持的保障,而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事业单位经济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在分析内部控制与事业单位经济经济管理水平的关系上,对如何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水平提出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最初的内部牵制思想是以帐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这在早期被认为是确保所有帐目正确无误的一种理想控制方法,内部控制制度思想认为内部控制应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个部分,前者在于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后者在于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西方理论界在对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进行研究时,逐步发现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且明确了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为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吕平 《经济师》2009,(4):247-247
企业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管和自行调整体系。文章对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指出要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加强对内部控制的主体“人”的控制,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还应强化外部监督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早已存在着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级形式--内部牵制.根据史料记载,当人类社会活动发展到需要管理的时候,控制和监督的因素也便应运而生.在我国,内部牵制制度到西周时期已基本形成,其思想最早见于<周礼>一书.文章从内部控制的要素入手,分析了<周礼>中的财计官制体现的内部控制思想.  相似文献   

16.
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轨迹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部控制理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走过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结构 框架的演进轨迹,发展到现在可谓是达到了非常成熟的程度,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在回顾内部控制理论演进轨迹的基础 上,分析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特征及存在的局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所谓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  相似文献   

18.
内部控制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最初称为内部牵制,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背离总体目标而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为原则,进行组织上的职责分工,从而使该项业务权力通过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职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得以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9.
黄体红 《经济师》2014,(1):121-121
HIS系统授权内部控制是医院内部控制的基础,为规范收费提供了保障,利用HIS系统可以加强财务明细帐务管理,完善住院退费内部牵制制度,强化患者信用额度管理。  相似文献   

20.
所谓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目前,绝大多数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也存在很多误解,甚至有些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概念非常模糊,再加上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先天不足,以及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致使企业内部控制普遍薄弱。下面就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