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服务相关系统和设施设备是提升乘客出行满意度的关键要素。以挖掘数据潜能、释放资源价值为切入点,整合相关系统业务流程,在研究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服务智能化发展的基础上,从提升服务体验、优化运营管理、挖掘商业价值3个维度分析乘客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中台技术的智慧乘客综合服务平台方案。基于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能力抽取,设计乘客画像、出行支持、客流特征、场景模型4大业务中台模块,满足乘客购票、站内引导、资讯获取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实现乘客服务与车站信息的协同共享能力。通过设计智能票务、无人客服中心、智能导向、精准营销等典型场景应用,提升服务体验与运营管理水平,促进商业资源开发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乘客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轨道交通线网综合运营调度,以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需求定位为前提,对网络化运营条件下轨道交通线网综合运营调度系统进行研究。从线网运营调度功能定位、需求分析出发,以线网运营调度业务为主线,给出系统设计思路、业务架构、功能架构、实现架构,构建完整的轨道交通线网综合运营调度系统。在此基础上,对实现线网综合运营调度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为线网运营调度体系及系统的建设做出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3.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特点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轨道交通网络是通过多条轨道交通线路、车站的衔接,形成的大容量的城市客运网络。在总结国外大都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为例,分析网络化运营对管理体制、运营组织、维修模式、资源共享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铁路正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致力于帮助旅客以更便捷、更安全的方式出行。基于铁路客运发展的趋势,为提升旅客出行体验,研究并设计适用于铁路客运站应用场景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实现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功能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智能服务机器人利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多轮对话、语音合成等多种智能交互技术,结合铁路客运站相关业务,利用铁路客运站现有设施,提供信息查询、站内导航、常见问题解答、车站大屏显示、车站通知播报等服务。智能服务机器人致力于实现与旅客的无障碍互动交流,帮助旅客解决出行途中遇到的问题,为旅客提供更加自动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从而提升铁路客运站服务水平,成为实现铁路智慧出行的硬件支撑。  相似文献   

5.
陈曦 《中国储运》2023,(6):141-142
<正>综合铁路客站的基本建设要件,介绍铁路客站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的框架以及可以实现的基本功能,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在后续铁路客站的建设过程中得到进一步优化。一、接口概述基于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的架构,客运站一般采用集中部署、三级应用的总体架构,实现车站旅客服务、客运管理与指挥、设备管理运用监控、应急指挥等应用。管控平台是与外部信息系统BMS(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接口,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国家数字化改革为背景,通过对港口集团管理现状和痛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打造港口资产管理‘硬核’力量,实现世界一流强港”总体建设目标。并借鉴国际国内资产管理领先实践,结合先进资产管理标准,通过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明确管理权责,构建标准体系,建立全过程信息化管控系统,最终有效提升资产投资管控、运营配置、效用分析能力,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一公司)主要承担1、5、9、10号线的运营管理和客运服务工作,运营规模已从84公里、54座车站迅速扩展到135公里、96座车站,是目前上海地铁4家运营公司中线路管理幅度最广、职工人数最多的公司。  相似文献   

8.
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是保持铁路安全持续稳定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我国铁路客运安检采取严格制度,有效确保了行车和旅客人身安全。但随着高速铁路运营范围逐渐扩大,传统铁路安检查危方式逐渐无法适应高速铁路旅客方便快捷的新需求,限制了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为此,结合目前高速铁路客运站安检岗位作业流程、安检查危设备配备等现状,从作业、管理、设备、旅客4个层面分析铁路安检工作中的典型问题,并结合我国铁路实际情况提出6个方面优化建议,在确保安检工作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旅客进站效率,优化旅客服务体验,对构建舒适便捷的铁路客运服务体系提供借鉴与支撑。  相似文献   

9.
铁路智能车站设备节能的科学管理对于降低车站能耗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车站设备能耗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系统功能需求、总体架构、系统逻辑,构建铁路智能车站设备节能集控系统,通过对底层硬件传感器和控制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实现对车站内空调、照明、电梯、显示屏4种主要能耗设备进行集控管理,简化车站工作人员的运营维护工作。铁路智能车站设备节能集控系统结合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场景模式,实现设备的远程自动开关,在保证为旅客提供舒适乘降候车环境的同时,达到节能降耗、提升车站智能化管理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项目逐步投入运营,第二期建设规划于2021年获批,正是轨道交通系统由单线运营步入初期网络化运营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有效提升轨道网络整体运营效率以及线网客流效益,文章基于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实施评估,梳理后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挑战,从线网规划建设、周边用地开发、服务水平提升以及交通需求管理等方面提出客流效益提升策略,以期为佛山市轨道交通下一阶段规划、建设、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进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客站智能化建设,综合借鉴了国内外铁路客站、地铁客站智能化建设经验。全面分析了深圳城际铁路客站乘客出行、运行管控、安全保障、设备运维业务需求,提出了智能城际客站的设计理念,依据需求及设计理念提出了总体架构、技术架构及网络架构。从技术与业务结合角度提出了“平台+应用”模式的功能框架,设计了平台服务功能,研究设计了针对乘客服务、生产组织、安全应急、绿色节能四大方面的智能化应用功能和集成化展示功能。研究提出了不同车站配属不同功能的建议,分析了应用效果和产生的效益。研究设计的智能客站,为深圳城际铁路提供了一种客站智能化建设和运营思路,能够满足乘客对出行便捷温馨的需求,满足站务人员对指挥高效协同、安全实时保障、设备节能管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江西修水县何市镇距离县城56公里,有县乡公路7公里,村级公路80公里,组级公路20公里,乡镇客运车站1座,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道路运输是全镇唯一的运输方式。何市镇客运车队从实际出发,建立起农村客运股份制经营模式,探索出一条实现农村客运网络化的路子,极大地推动了本县农村客运规范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3.
快速公交系统(BR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大运量公共客运系统。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式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专用路权、先进的车辆、设备齐全的车站、面向乘客需求的线路组织以及智能化的运营管理系统5部分组成。这些  相似文献   

14.
车站是铁路运输网络的枢纽节点,为进一步提升车站运营管理效率及安全水平,在分析铁路车务场站运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以实现车站管理层与作业层信息对称为目标,分析提出车站运营管理的实质是"时间管理+位置管理+事件管理",利用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服务构建以人员定位为核心的主数据链,提出车务场站运营管理智能化"三统一"建设思路,设计了智能化平台4大类12项业务功能,探讨智能手持终端开发、信息系统数据获取、安全防护模型开发和数据挖掘模型开发4个方面关键技术,为铁路车务场站运营管理智能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城际铁路客站是乘客跨城出行的重要场所,绿色节能是现代化智能车站所要求的方向,而车站作为能源消耗大户亟需实现绿色节能。结合深圳城际铁路客站的建设和网络部署特点,对车站进行绿色节能需求分析,以设备能耗监测、智能照明、智能导向屏、设备设施运维、风水联动五大节能功能为研究点,利用节能测算公式计算节点量和节电率;提出深圳城际铁路客站绿色节能系统架构,包括设备感知层、网络传输层、中台层、业务应用层和展示层;在车站、线路中心、线网中心部署软硬件,实现数据流转、分析和存储,形成数据架构。该功能和架构构成的深圳城际铁路客站绿色节能系统以节能为目标,最终实现车站智能化,为城际铁路客站绿色节能系统设计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城乡客运一体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通过推动城乡客运管理主体统一、运营主体融合、基础设施共建共用和运营服务一体化等手段,实现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的衔接融合.二是注重补齐农村客运短板,给予其和城市公交同等甚至更为优惠的政策,加速提升农村客运服务水平,最终实现城乡客运在不同组织形式下的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7.
新冠疫情对各国铁路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德国铁路公司在欧洲铁路运输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以德国铁路公司探析疫情背景下铁路运营特点,通过分析德国铁路公司业务构架,研究疫情对德国运输业的影响,深入分析德国铁路公司客运、货运、基础设施业务板块运营特点,研究发现2020—2021年疫情期间,德国铁路公司运营收入呈现先降后升的发展态势,德铁信可贡献率高达49%,长途客运业务板块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德国铁路公司运营利润呈现亏损状态,但2021年亏损金额同比明显收窄,其中德铁信可运营利润同比增长46.5%,研究形成对我国铁路的经验启示,即:提升运输准时率、提供多元化服务产品、全球化发展、丰富业务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从网络体系结构、线路走向、车站结构与功能规划等方面阐述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经验,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背景与特点,提出加强多模式轨道交通发展、关注支线与并行线路规划建设、加强换乘站一体化综合建设、加强车站人性化客运服务设施设计等建议,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惠州客运北站、广州北站为工程实例,重点对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贯通运营为主的枢纽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多线引入枢纽站以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为引导,与城市规划和谐共存,实现枢纽站与区间工程统筹协调和综合经济效益发挥,满足车站各类作业需要的综合逐级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为同类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谢正光  魏运 《中国储运》2022,35(1):54-59
随着我国城轨交通线网规模的持续扩大和人民出行品质要求的逐步提升,城轨交通运营的质量和效益成 为新时代工作的重心。然而,传统“重建设轻运营”思维下的单线建设模式制约网络化运营效益的发挥;同时以 人工为主的既有管理模式,也难以满足未来大规模城轨网络高效运营的需求。因此,面对新时代城轨交通高质量 发展要求,亟需对城轨交通运营模式进行探索创新。在分析总结我国城轨交通新时代运营需求和发展趋势的基础 上,提出网络化运营新模式建设的主要内容,并给出 8 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 营管理转型升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