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经济: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殷  余宏 《商业研究》2005,(20):137-140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被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循环流动的环形经济,从而能够形成“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结果。然而,日益紧缺的资源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循环经济则是可持续发展的“三赢”经济,它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就业统一起来,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和自然资源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资源为核心,摒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高资源能源投入、高污染物排放、低经济产出”的发展理念,发展“低资源能源投入、低污染物排放、高经济产出”的经济模式.它具有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所不具备的新的亮点,这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形式,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使物质与能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通过对星火工业园区实施循环经济实践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处置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  相似文献   

7.
绿色财富     
龚国军 《光彩》2010,(6):31-31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概念并不新鲜。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人提出,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其特征是达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即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上世纪90年代,我国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晓霞 《商业研究》2005,(12):49-52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环境生产为前提,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在生产活动中,推崇3R化生产方式,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已经历了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因此循环经济应该成为中国在未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率太大。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前进的步伐,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经济。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压力继续加大与可利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的矛盾日渐突出,面临全球一体经济,农产品价格、质量的竞争更加激烈,而目前农村经济生产投入大、产量小,科技含量低,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不充分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为我们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21世纪,农村经济信息化将是必然。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率太大.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前进的步伐,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经济.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压力继续加大与可利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的矛盾日渐突出,面临全球一体经济,农产品价格、质量的竞争更加激烈,而目前农村经济生产投入大、产量小,科技含量低,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不充分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为我们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21世纪,农村经济信息化将是必然.  相似文献   

12.
没有无用的垃圾,只有错放的资源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  相似文献   

13.
叶静 《消费导刊》2011,(5):35-39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上海市把自身定位于集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为一体的国际大都市,提出了建设具有减物质化特征的循环经济型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本文着重总结了“十一五”以来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果’深入分析了上海发展循环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基本特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在贫困地区(尤其河池生态脆弱地区、大石山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是资源富集区有效开发优势资源、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是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加快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需要,是河池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的需要,是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推动全区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未来一个阶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现期,在全球经济—体化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具有国际性,也更为严峻。石油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铁矿石资源受制于人、发达国家关于减排问题咄咄逼人,外在的约束和压力要求中国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须降低资源消费和环境污染,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高价值和生态经济”为特征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目标,也为实现经济增长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重庆工业要走循环经济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是“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人类在经济生产中遵循自然规律尽可能实现资源循环。本文通过分析在我国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结合目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指出必须加强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不断进行法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发展循环经济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进而探讨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条件和对策。提出,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克服我国可持续发展"瓶颈"的惟一选择,也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调整经济结构旨在建立起"低投入、低耗能、高产出"经济发展方式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以达到经济结构中各层次与要素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调整经济结构、稳定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三者之间是一个既联系又博弈的系统,要驾驭该系统,应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在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博弈中找到一个平衡,以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虹  王瑞 《商场现代化》2005,(27):127-127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源于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单一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的理念,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