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涛 《改革与开放》2013,(13):79-80
药学行业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这一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药学类专业学生必须加强药学道德的教育。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为视角,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内涵出发,要求学生树立生命意识及由其衍生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既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生命神圣感和基本道德观念,也能克服过去药学道德中抽象、枯燥的弊端,从而真正将药学道德落实到实处,培养出德才兼备的药学人才。  相似文献   

2.
药学行业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这一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药学类专业学生必须加强药学道德的教育。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为视角,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内涵出发,要求学生树立生命意识及由其衍生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既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生命神圣感和基本道德观念,也能克服过去药学道德中抽象、枯燥的弊端,从而真正将药学道德落实到实处,培养出德才兼备的药学人才。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底线思维的内涵,分析了大学生底线思维缺乏的表现,包括思想、道德、法律意识、政治方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培养大学生底线思维的思路:通过立德树人培养学生道德底线思维;通过法律教育培养学生法律底线思维;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培养学生政治底线思维;并要在学生党员中进行反腐教育。  相似文献   

4.
道德情感在人的品德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挖掘课文内容,规划道德情感教育目标;精选情感教育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也就是体育作用于人的精神方面的内容,发挥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文化教育作用,必须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传导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创建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发挥校园环境的熏陶育人作用;培养"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双高的教师队伍,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6.
引言: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信息化、开放化充满无限竞争的时代。时代赋予我们新一代的人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道德素质,而社会道德素质的内涵是道德责任。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学生成为有国家意识、有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念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7.
面对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挑战,必须找准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的契合点,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文教育和法治的道德底蕴教育,培养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德育教育应该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重视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尊重学生的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国厂 《魅力中国》2010,(31):313-313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因材施教,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关于部分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艺新 《理论观察》2006,(3):130-131
诚信是人最为重要的品德之一,学术诚信是学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的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必须从重视道德自津,培养学术诚信的学术人格;加强学术引导,建立学术诚信的学术航标;尊重自我意识,完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外部力量的约束,以提高研究生科研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教师必须借助道德与法治课程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校德育实践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开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新探索。针对性德育教学,整合德育教学内容,改进德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需求感;运用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强化学生的道德意志、提高其道德认知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设计关于道德情感的教学实践活动;知行统一,将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养成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而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必须从小学生抓起。本文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思想品德教学环节的创新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突出重点,深入明理   人的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五个因素构成的。而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先导和基础,明理是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有效途径。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几种明理方法。   1.辩论明理法。我在教《胜不骄》时,提出两个观点组织学生进行正反辩论。甲方观点: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我们应该学会推销自己。乙方观点:成…  相似文献   

14.
徐中顺 《魅力中国》2010,(3):180-181
生态道德是在二十世纪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体系。实施社会的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生态道德的研究、教育和实践。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现在初中生的生态道德状况不容乐观。本文结合道德品质培养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道德人格,决定和支配个体的道德行为。目前,在传统的道德人格培养方面存在一些误区,创新道德人格培养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6.
如何结合独立学院的特点,探索出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思路至关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是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两个关键。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目标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基础道德培养和优良习惯的养成;必须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必须实行量化考核机制,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必须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促进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17.
梁振军 《魅力中国》2013,(20):238-238
文化建设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为民,一心为民的法官必须具有奉献精神,培养法官奉献精神的关键,必须培养法官的敬业精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奉献”规定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每个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垂范于奉献道德,做奉献道德的实践者,这不仅具有现实必要性,也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奉献精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道德的特殊功能是调整社会关系,特别是社会利益关系,奉献作为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其主要意义就在于处理利益关系方面的引导和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18.
应对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必须走德育创新之路。德育创新必须遵循中学生道德生成的基本规律,必须打造基于学生现实生活与成长需要的道德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成功的道德体验中养成优良品德。  相似文献   

19.
程颖 《魅力中国》2010,(4X):93-93
《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新课标》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电工基础>是职业学校电子、计算机、机电、机械、汽车应用与维修等这些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学生对电工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的学习.而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底子比较薄,从而感觉该课程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甚至直接放弃本课程的学习.因此,我们应该在如何使学生接受甚至于喜欢这门课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