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深入研究碳排放“双控”背景下的产业减排结构和关键路径,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通过构建SPA模型,从终端需求、行业结构、生产层级和传导路径4个方面进行分析,识别碳排放变化趋势并筛选减排贡献最大的关键碳减排路径。结果表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居民消费支出和出口是实现碳减排的最主要需求,其中居民消费支出引发的碳排放路径具有更大的减排潜力;碳排放“双控”政策的碳减排作用以间接碳减排为主,且减排效果随着生产层级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碳减排贡献程度较高的行业集中于电力、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传统高耗能行业。因此,为提高碳排放“双控”背景下碳减排举措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应充分把握利用减排作用在生产层级和产业链上分布的差异性,发挥终端需求驱动行业间协同减排的作用,针对性地探索差异化碳减排路径。  相似文献   

2.
信息参考     
采掘、原材料、电力等行业利税状元据国家统计局按1992年利税总额,对我国采掘业、原材料工业、电力工业等行业利税额最大的前10强企业排名,名列榜首的分别是:首钢总公司以386369万元到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之首,并在各行业中居榜首;大同矿务局居煤炭采选业之首;华东电力集团居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之首;河北省冀东水泥厂居建筑材料及矿物制品业之首;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居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之首.黄金价格改革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2007年地区经济投入产出表及其生命周期评价(EIO-ICA)模型,构建江浙沪3地的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矩阵,从直接排放和隐性排放2个视角分析碳排放在部门间的分布结构.结果表明:(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直接排放量最大;(2)工业的隐性排放量最大,且其隐含排放量主要源自生产链中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3)上海为碳排放净输出地区,江苏为碳排放净输入地区.  相似文献   

4.
以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性为视角,通过核算产业部门的关联碳排放来划分产业部门的碳排放责任。将产业部门间的关联碳排放分为前向关联碳排放、后向关联碳排放和自我关联碳排放,以内蒙古产业部门为研究样本,对各产业部门2012—2016年的碳排放进行统计核算。通过直接碳排放的核算明确了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10个产业部门为内蒙古地区的主要碳排放源,通过前向关联碳排放的核算明确了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14个产业部门为内蒙古地区的主要消费关联碳排放责任主体,通过后向关联碳排放的核算明确了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8个产业部门为内蒙古地区的主要生产关联碳排放责任主体。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最后针对如何控制内蒙古地区各产业部门的碳排放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双碳目标对煤炭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排政策对煤炭行业影响如何,未来煤炭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梳理了2007年以来的减排政策,对其演变进行量化分析,并分析减排政策对煤炭行业的量化影响,最后提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主要研究结论:(1)中央发布的减排政策累计政策效力呈现持续递增态势,但增速放缓,年均政策效力呈现正U型表现;(2)减排政策对煤炭生产增长率和消费增长率均呈现负向影响,煤炭在能源生产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对主要耗煤行业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消费量亦呈现负向影响;(3)煤炭行业应把握自身定位,提升煤炭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开展减碳、控碳、用碳的技术研发创新,做好煤炭行业转型和退出安置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樊根耀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12):126-128
按照需求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以及产业关联基准,综合考虑兵团的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条件等,采用多指标分析方法,对兵团主要工业产业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兵团应以塑料制品业、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非金属制品业、饮料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我国2012年、2017年、2018年和2020年的投入产出表和能源消费数据,分析了45个行业各年份的直接和完全碳排放动态特征,并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刻画了碳排放经投入产出关系在行业间的流动结构,识别了碳排放流动的主要路径。主要结论如下:从最终产品生产角度看,建筑业和其他服务业一直是完全碳排放量前两大行业,排放占比超50%,应作为我国消费侧碳减排的重点领域。最新一期结果显示45个行业中有5个全过程高碳行业、4个表观型高碳行业、14个传导型高碳行业以及22个低碳行业。碳排放流动网络呈现“全连接”特征,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等是经济生产拉动碳流动的主要来源,同时在跨行业协同减碳时,需关注包括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至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17条碳流动路径。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业部门的碳排放概况,本文实证测度了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灰色关联效应,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本文对工业结构的划分更为细致,并且采用一种改进的灰色关联度模型。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总体存在较强的关联效应,但各行业比重与碳排放的关联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与行业发展历程、行业特性、生产节能技术水平等方面有关;与碳排放的灰色关联度很高的行业应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对象,如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化学工业等的生产规模应被适度缩减,并提升其生产效率与能源利用率;而纺织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等传统轻工业、以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的关联度均不高且相差较小,但也不可一味的任意扩张,应分清调整主次与先后顺序,合理的确定扩张速度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近10年来,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动态揭示能源市场的动态变化,选定煤炭开采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业和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等5个产业,在1987~2007年间8张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这些能源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度、经济效应及其变化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能源部门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多地体现为推动效应,煤炭开采业发展稳定,但电力和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成为能源利用的主体形式,表明二次能源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利用的主要形式。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也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业用电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格氏因果关系及误差修正模型,对10个主要工业部门用电量与GDP增长的双向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显示,GDP增长会显著拉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的增长,但用电量的增长比率有很大的不同,用电量需求增长最多的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当GDP增长1%时,其用电量将增长1.323%,是典型的耗电大户;其余耗电增长比率按从大到小的工业用电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等.用电量增长对CDP增长影响较大的是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因此,在电力短缺和能源资源稀缺与新的电力市场条件下,我国应做好电源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同时更应调整好各部门的用电量,优化产业结构,以提高电力的经济价值,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学习能力和技术人员人力资本积累是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技术学习的视角,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进行了产业层面的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低档次的机械制造业领域,我国大中型企业的创新效率较高,在0.7到0.8之间;而在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研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相对较低,如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的创新效率为0.262,0.278,0.216。研究还发现,国内企业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低于这一临界值,国内企业技术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将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2.
传统 DEA 方法研究碳减排潜力时以能源效率最优行业为参照标准,忽视了行业低碳发展存在阶段性特征的事实,测算的减排潜力值在短期内难以全部释放,不能作为我国工业部门制定碳减排目标的依据。而改进的广义 DEA 模型可自由选择参照集进行评价,因此,本文尝试采用比各行业低碳发展阶段高一级的行业组为低碳发展标准,并对比分析两种方式下的碳减排潜力。结果显示:(1)我国工业部门2011年低碳发展水平总体可以分为5个阶段,处于低碳发展一般阶段的行业比例最大,为36.8%;(2)阶段式减排下绝大多数行业比传统方式下要求的减排量减少,工业总体要求减排量降低8.1%;(3)我国工业部门推进碳减排工作的重点行业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重点部门为采矿业。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消费碳排放和国际间碳泄露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构建消费碳排放核算体系,建立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测算和比较我国8个地区的消费碳排放,分析生产分割条件下区域间贸易对各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2007年消费碳排放较多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区域,同时单位GDP消费碳排放的地区差异远远小于单位GDP生产碳排放的差异.通过区域间贸易,全国形成了“西部→中部→东部沿海”输出隐含碳的空间格局,这说明中西部区域实际上承担了东部沿海区域消费的外部性.因此,应通过大力推进生态补偿政策、扩大碳排放交易的范围和规模、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等措施,降低中西部碳排放量,缩小与沿海发达区域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97—2019年新疆碳排放演变及结构特征,逐层考虑碳排放影响因素,分别采用XGBoost模型以及相关分析度量不同层次因素对碳排放的重要性、相关程度,结合重要性与相关度设计综合重要性指标,用以识别提取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主要影响因素,利用情景分析设定基准、低速、高速、动态4种减排情景,采用粒子群优化的SVM在多情景下进行碳排放预测,结合预测结果给出最佳减排策略。研究表明:(1)化石能源消耗是新疆碳排放主要来源,其中以原煤消耗为代表。(2)产业结构在碳排放层面上呈现出“二、一、三”的排列特点,二产中,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行业、有色金属的开采和选矿行业、烟草加工行业、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行业等为碳排放的主要影响端。(3)新疆在2019年以519.31 Mt的排放量实现碳达峰。(4)动态减排情景较基准、低速、高速等静态减排情景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5.
一、烟草加工业是高效益产业烟草加工业的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的利税、资金利税率、产值利税率均居各行业之首,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3倍、7.0倍和5.8倍;分别为煤炭采选业的30.9倍、13.5倍和6.2倍;分别为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16.3倍、7.4倍和5.2倍;分别为非金属矿采选业的13.3倍、6.9倍和5.9倍;分别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15.3倍、8.7倍和8.8倍;分别为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的20.8倍、7.3倍和2.5倍;分别为专用设备制造业的15.9倍、11.8倍和9.5倍;分别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9.7倍、8.6倍和7.7…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采用面板固定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对中国工业39个分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能源强度对节能减排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能源消费在所有因素中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大;工业分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现象;同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产业结构也促使碳排放的增长。最后,文章提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政策和建议,以适应中国的节能减排以及低碳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7.
晓玉 《化工管理》2013,(7):48-51
氯碱行业因其能源消耗占到了我国化学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9%,而入选业内五大高耗能产业。日前,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在其编制的《重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规划研究(初稿)》中,根据氯碱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列出了到"十二五"末该行业的节能减排潜力,并分别提出了两行业综合能耗的平均值和先进值。那么,氯碱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行业应该通过哪些措施达到既定目  相似文献   

18.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和支柱产业,其产品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同时,化工行业本身是耗能、用能和碳排放大户,能源消耗水平较高,"三废"排放量较大。加快化工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扎实做好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提高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仍然是全行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与节能减排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内蒙古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1985~2008年内蒙古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及能源消费量进行了协整分析,建立了能源消费的长期均衡模型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对1990~2008年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与三次产业增加值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内蒙古能源消费量和工业三废排放量与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发现,在长期第二产业对能源消耗量有较大的正影响,而第三产业则有较大的负影响,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合理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1985-2008年内蒙古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及能源消费量进行了协整分析,建立了能源消费的长期均衡模型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对1990-2008年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与三次产业增加值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内蒙古能源消费量和工业三废排放量与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发现,在长期第二产业对能源消耗量有较大的正影响,而第三产业则有较大的负影响,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合理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