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兴产业形成规律和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展新兴产业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潮流,我国在2009年也提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从新兴产业的性质、特点和形成规律出发,制定有效的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2.
2012年,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突出成绩,特别是国务院发布《“十二五”国家战瞻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明了方向。展望201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动力机制。"十二五"期间,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金融体系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具有核心的支持作用。文章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过程及体系,在此基础上,以上海为例,设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各相关领域专项规划、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相继发布实施,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正在逐步增强。尽管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态势不错,但产业布局同质化、产能过剩等深层次问题也逐步显现。笔者为此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如何发挥政府作用提出建议。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有"中国特色"的概念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  相似文献   

5.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经济二次探底危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该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入手,在阐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举措.以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6.
《首都经济》2011,(10):8-8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我国许多地方已是如火如荼。近日,北京市提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这样的表述来自于市政府公开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这份文件明确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目标、措施和扶持政策,成为北京市加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烈信号。  相似文献   

7.
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正式将节能环保产业确立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产业同时成为"十二五"期间珠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本文就珠海市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环保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了粗略的判断,并提出了促进环保产业进一步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政策配套建议。  相似文献   

8.
洛阳高新区抓住国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要抓手,促进特色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发展,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高端轴承等4大主导产业,突出发展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使战略性新兴产...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复杂性、集成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其发展在技术、组织和市场等方面存在多重不确定性,需要政府建立有效的引导、协调、激励与约束机制。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呈现"碎片化""粘性化"现象,缺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态演变进行持续性跟踪和控制。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特征,政策主体应在政策管理实践中分析研究产业技术政策、国际合作政策、产业投融资政策和市场培育政策等在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敏感性,发挥不同类型政策的协同作用,提高整个政策体系的动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国务院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振兴实体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
杨萍 《改革与战略》2014,(12):125-127
文章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国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体系引领、高强度的产业研发投入、积极的商业模式创新、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根治性的产业选择等有效做法,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和升级、传统产业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驱动,二者并非简单的竞争和替代关系,而更多地呈现出融合协同发展的需求。文章最后从政策协同机制、人才协同机制、金融协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春林 《改革与战略》2011,27(8):125-128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是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文章借鉴主要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成功经验,认为中国必须从完善战略规划、市场需求、财税政策、市场进入退出机制以及市场法律监管等方面入手,寻求解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后各国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质是新一轮的科技变革竞争。我国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将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及特点,并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从技术支持、财政政策及人力资本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分类与发展绩效跟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国政府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来,已有专家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存在问题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但鲜有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分类、发展跟踪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在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框架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和统计,并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和营运能力四个方面对其发展绩效进行跟踪评估。研究表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行业发展并不均衡,发展绩效差异较大,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和营运能力方面也各有优劣。"十二五"规划期间,只有大力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的监测,及时解决制约其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才能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资本市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海峰 《开放导报》2013,(1):98-100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而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本市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本文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切入点,在分析资本市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资本市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机理性框架,并进一步提出了资本市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与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升级与金融支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与升级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金融体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与升级过程中具有核心的支持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升级过程,需要有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来配套,并进行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的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7.
孔祥麒  陈祖贵  王伟 《发展》2010,(8):18-19
全球金融危机重大影响以来,世界各国和国内许多省市,为了抢占危机后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把新能源、生物工程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特殊支持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重大意义,提高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迫感、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动态     
《中国高新区》2010,(9):6-6
国务院确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9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会议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9.
浙江的传统产业不仅不能丢,而且更应当加强。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关键是要发挥好"六个作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浙江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浙江工业转型升级主要靠"两个轮子",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目前,从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都把抓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集聚各种政策、资金、人才、要素等资源,不遗余力地加以推进,对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存在着"一热一冷"的现象。从全省来看,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无疑是正确的,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也是毋庸质疑的,但决不能忽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新区》2011,(10):32-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弓1领带动作用的产业,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宝鸡高新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面对国务院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要求,面对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