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会上,新当选的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秘书长王玉萍做了协会节能减排工作总结。她提到,化纤协会将2012年确定为"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年",组织召开了"全国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发布了《中国化纤行业与环境保护》(2012版行业白皮书)。2012年,化纤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化纤协会重点落实了企业节能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再生循环认证等工作,全年共有古纤道、徐  相似文献   

2.
《中国纺织》2012,(5):33-34
2012年3月29日,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和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共同组织的"2012年化纤针织行业创新论坛"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隆重召开,同期,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发布了"2012/2013中国纤维流行趋势报告"。  相似文献   

3.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化纤行业利润明显下滑的情况让人不禁思考:化纤行业的高利润时代是否终结?2013年的行业形势如何?新年伊始,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在回顾和总结2012年行业运行的基础上,梳理了2013年化纤行业发展的总基调。  相似文献   

4.
2012年是化纤行业深入调整的一年,行业面临市场需求低迷、原料市场大幅波动、新增产能压力等,行业整体运行较为困难,但通过全行业的积极应对,行业运行状况在第四季度出现好转趋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化纤协会)在2012年为实现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化纤协会第五届第四次理事会议暨第六次常务理事会议上,中国化纤协会会长端小平指出:"2012年协会实现了‘三个突破’,完成了‘四项落实’."三个突破是指:协会重点推动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进行业各项产业创新联盟工作,重点突破高新技术纤维发展;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突破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突破"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5.
萧山作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县(市、区)之一。在纺织化纤领域,萧山拥有着“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化纤名镇”、“中国化纤织造民镇等多项区域品牌,2011年,化纤纺织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52亿元。现在萧山又披上了新的光环“中国化纤新材料示范基地”。化纤行业在面临着新的竞争格局下,加快科技创新,研发高新科技纤维,提高产品附加值是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萧山区作为中国化纤行业重要基地,多年来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使化纤纺织业在产业规模、技术装备、国际化发展水平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中国纺织》2012,(5):30-32
2012年3月29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第五届第三次理事会议暨全国化纤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召开,会议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秘书长郑俊林主持。参会领导嘉宾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许坤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消费品工业司以及国家环保部政策法规司的相关领导和化纤企业代表共计160多人。  相似文献   

7.
在将于3月底到来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上,主办方将联手中国化纤协会隆重推出以"纤动世界美丽中国"为主题的中国纤维馆并举办"2013/2014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研究和发布"活动。在展会到来之前,随着人们对纱线展的关注,两个活动也成为行业内讨论的热点。"去年我们首次举办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及化纤企业、包括其下游企业的一致好评。"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对本刊记者说。2012年3月29日,在北京春夏纱线展期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纺织》2012,(9):38
2012年9月6~7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在杭州萧山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国际交流中心和萧山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作为国际化纤领域的一项高水平、高层次的国际性例会,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伴随化纤行业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十七年,回头看仿佛是化纤行业长征路上留下  相似文献   

9.
在非棉纤维中,化纤占了很大比重。新型化学纤维的研发,为下游行业提供了品类丰富的纱线原料。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东华大学、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共同发布的2012/2013中国纤维流行趋势,更是将目前国内最新、最前沿、差异化程度最高,国际领先的化纤新产品呈现给下游。异形细旦吸湿排汗聚酯纤维特点:导湿快干、干爽透气、轻便舒适  相似文献   

10.
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产量将达到400万吨,年均增长17%。其中:生物质再生纤维352.2万吨;生物质多糖纤维3万吨;生物质合成纤维20.8万吨。在我国,化纤产业仍处于"规模化发展"的主流中,化纤行业多为民营实体,无论从研究队伍、资金投入以及成果,我国生物质纤维的发展均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为带动纺织产业链配套向以新产品开发、创新拉动需求为方向的价值链的整体提升和根本转变,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能力,增加纤维品牌对纺织化纤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东华大学、国家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于上月共同发布了"2012/2013中国纤  相似文献   

12.
对于我国化纤行业来讲,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内忧外困局势下的突破之年。在这样的局势下,我国化纤行业在思考、在总结、在前进。热点1落实《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按照《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要求,2012年,化纤行业上下齐心协力,积极落实《规划》提出的每一项目标,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点评:"十二五"时期,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世界化纤产业格局也进一步调整,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及市场需求多样化的趋势,化纤工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任务仍然艰巨。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一年,我国化纤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很多企业出现亏损现象,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着化纤行业的健康发展。今年一季度化纤企业生产出现回升,行业发展出现一些积极信号,能否就此判断化纤行业开始复苏,金融危机影响已经减弱? 即将在浙江杭州萧山区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以金融危机与化纤产业—挑战与展望为主题,全球化纤界专家、学者、企业家将汇聚一堂,共同分析当前全球化纤行业面临的形势,探讨世界化纤业在金融危机下的生存之道。作为全球化纤产业最重要的力量,中国化纤行业的发展会更加引人注目。为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在接受《纺织服装周刊》采访时明确表示,加快深度调整,是中国化纤业保持良性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化纤行业运行与发展面临的形势非常复杂,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行业内在因素,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但总体来说机遇大于挑战。中国化纤协会秘书长郑俊林介绍,机遇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世界产业转移继续加快,欧美日转向高性能纤  相似文献   

15.
牛方 《中国纺织》2021,(1):94-95
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工业制造升级不断,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纺织工业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化纤作为纺织工业中的重要基础原材料,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价值。作为世界化纤大国,中国化纤产量占全球70%,中国化纤行业响应碳中和目标,对构建绿色低碳工业体系有极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化纤行业的运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能在这样复杂的金融环境条件下取得了这样好的成绩,实属不易,充分体现了我国化纤的实力和竞争力。2010年,是化纤行业‘调整、规划、振兴'的一年。我们应当像2008年一样,怀着百倍信心,以不屈不饶的精神,积极应对后危机时代的挑战。化纤行业的前途无限光明。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会长郑植艺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17.
5月,吉研高科技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兴建的新一代自主创新年产160吨碳纤维生产线在吉林投产,标志着我国碳纤维生产的高稳定性和高均匀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6月,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在萧山召开。会议提出了行业节能减排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并庄严发表了行业环境保护的萧山宣言。6月,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协调下,历时5年的己内酰胺反倾销措施终于日落,  相似文献   

18.
4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13年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其中,化纤31.4万吨、印染236150万米。化纤行业目标从去年的22万吨提升至31.4万吨,印染行业基本与上年持平。据了解,去年,化纤行业已经完成了22万吨的目标任务。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有关人士  相似文献   

19.
TAweekly: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的依据是什么?端小平:它的预测是根据一定的流行规律推断出预测结果,再组织学识卓越的化纤行业专家共同分析,参照历年来化纤企业的产品开发、销售及流行情况,结合流行规律,总结近年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及消费趋势,得出最终结果。TAweekly:目前推广纤维产品有哪些措施?端小平:首先是借助权威机构力量。这不仅能获得强大资源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较大影响,国际关联度较高的中国化纤业更是受到了很大冲击。然而,这场金融危机给世界化纤业、中国化纤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还有机遇。如何直面挑战?如何利用机遇加快调整?即将再次于萧山召开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将聚焦金融危机与化纤产业——挑战与展望,来自世界各国的化纤业巨头将探讨化纤行业面临的深层次调整与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