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
本文试图从多个视角来描述贫困的特点和性质,进一步深入阐述有关贫困这一主题的相关话题,从而寻求消灭贫困的可行性方案。因为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社会学家对贫困的定义各有不同,本文分析了不同的贫困理论,探讨了不同贫困理论中所关注的贫困的不同特点,并研究了贫困分析理论所用到的不同方法。在分析贫困理论研究议题中,探讨了衡量贫困的标准,并为如何帮助贫困群体摆脱贫困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近百年来的贫困概念与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目的在于总结解释贫困主要思想的发展线索和理论成果,为中国的贫困研究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文章主要分析了各种不同解释贫困的定义和理论,分析各自的使用方法和历史演进脉络。  相似文献   

4.
中国目前的城镇贫困以贫困职工群体为主体,其实质是一种失业型贫困,而且归根到底是一种再生性贫困,中国经济 的城镇贫困的治理,主要应侧重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由于缓解不同贫困类型的干预手段往往是不同的.所以有关城市贫困分类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但由于缺乏数据,国内相关实证研究进展缓慢,本文通过对《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一文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对城市贫困的划分与识别方面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区分“非自愿贫困”与“自愿贫困”,构成考察贫困的新视角。以新视角研究贫困,将获得扶贫的新观念。这时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工作力度,提高扶贫工作针对性,强化扶贫攻坚成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贫困规模的测度体系以及反贫困效果的评价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贫困识别、贫困加总、贫困分解三个模块。得到的主要结论是政府扶贫政策达到的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其扶贫的手段的不同,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政府必须制定出亲贫困增长战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的暂时性贫困是否真的更严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修正了Rodgers和Rodgers(1993)度量家庭或个人在一段时间内总贫困的方法,并将总贫困分解为暂时性贫困成分和慢性贫困成分,修正后的方法能够满足贫困加总的一系列重要公理。将这个方法应用于中国5个省份1995~2002年的农户面板数据,使我们对农村贫困获得了全新的认识:样本农户的总贫困呈下降趋势,但是慢性贫困成分在总贫困中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暂时性贫困成分,其比例甚至在个别时段内还呈现微弱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农民贫困问题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农民贫困问题,结合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农村贫困包括物质贫困、精神贫困和政治贫困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0.
贫困经济学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主要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贫困经济学领域关于经济增长和缓解贫困,贫困的内涵、度量和类型,减贫战略及其演进等一系列热点问题的研究,并进行了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在宏观上将减贫战略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微观上将瞄准机制直接瞄准穷人和进行制度扶贫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收入、知识和健康的三类贫困测算与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 Watts 多维度贫困指数,从收入、知识和健康三个维度测算了我国1990年、1997年和2003年的多维度贫困.并对引起贫困状况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夏普里分解。测算结果表明,从1990~2003年,我国多维度贫困出现大幅下降,其中,收入贫困下降最多,健康贫困下降最少。同时,近年来在我国整体义务教育水平提高的同时,有一部分人的教育年限却在下降,说明教育发展很不均衡。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在减轻农村贫困中的作用: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社会资本在减轻农村贫困中的作用逐渐成为发展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综述了相关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从静态视角来看,信任对于减少绝对贫困有积极的作用,但某些形式的社会资本难以减轻绝对贫困,关于社会资本是否能减轻相对贫困则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从动态视角来看,社会资本通过非正式保险的机制平滑消费、减轻暂时贫困,通过促进融资和创业、保护产权、促进公共品提供和劳动力流动,有助于消除长期贫困。总的来看,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社会资本反贫困的积极作用有减弱的趋势。本文基于理论评述,提出了深化社会资本的减贫理论机制(尤其是对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市场化进程中的社会资本反贫困机制、改进社会资本测量、加强因果效应识别等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城市贫困问题已成为中国改革和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治理城市贫困关系到稳定大局,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从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角度出发,结合甘肃省具体情况,对我国城市贫困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何汇江 《魅力中国》2010,(33):165-166
本文认为,随着城市贫困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城市持续贫困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而持续贫困表现为贫困的代内滞留和代际传递。文章基于郑州市贫困人口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城市贫困的代内滞留和代际传递的可能性,解释了城市持续贫困的原因,并进而提出了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贫富差距、重视农村流动人口对城市贫困的影响以及重点解决固定化的长期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晔馨  叶静怡 《南方经济》2014,32(32):35-57
近年来,社会资本在减轻农村贫困中的作用逐渐成为发展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综述了相关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从静态视角来看,信任对于减少绝对贫困有积极的作用,但某些形式的社会资本难以减轻绝对贫困,关于社会资本是否能减轻相对贫困则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从动态视角来看,社会资本通过非正式保险的机制平滑消费、减轻暂时贫困,通过促进融资和创业、保护产权、促进公共品提供和劳动力流动,有助于消除长期贫困。总的来看,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社会资本反贫困的积极作用有减弱的趋势。本文基于理论评述,提出了深化社会资本的减贫理论机制(尤其是对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市场化进程中的社会资本反贫困机制、改进社会资本测量、加强因果效应识别等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贫困的新特征及扶贫战略新指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农村的贫困发生率双双继续下降,但农村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并出现了诸如绝对贫困大为缓解但相对贫困有所扩大、经济贫困有所缓解但人类贫困仍然存在、贫困人口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分布特征、贫困人口减少速率出现递减等的新特点。本文针对这些新特征,并结合国际经验,提出了我国政府扶贫战略的新指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方性贫困原因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学术界关于地方性贫困原因的观点可以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加以概括。主体不发育论如人口数量超载、人口素质低下,客体不完善论如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环境)、资本积累不足和生产结构错误(社会经济环境)。(参见何懋(纟贲)《中国西部移民纪略》,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陈瑞计《贫困根源新探》,《开发研究》1992年第6期。)但无论哪种观点,都有两个共同的倾向:一是不同程度地引入了西方贫困理论的思想;二是将贫困及其要素的作用和反作用机制割裂开来,或在因果关系上持相反的意见。(参见杨胜坤《贫困界定论》,《开发》1993年第1期P.22)我们认为,第一种尝试无疑是可取,而第二种倾向则恰恰掩盖了贫困的本质:综合作用下的均衡。因此,本文意在运用西方贫困理论的有关思想:舒尔茨的“传统农业”、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和纳尔森  相似文献   

18.
朱洪  郭正模 《特区经济》2006,(9):272-274
如何消除贫困是当今学术界乃至全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在中国当前劳动力资源丰富,其他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下,作为劳动力转移主要方式的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根据四川省36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区)的民族构成差异,将它们划分为两个区域,即贫困少数民族地区与贫困汉族地区。通过对比分析这两个地区劳务输出现状的差异,以及形成差异的原因,提出一些促进劳务输出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前后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研究展望李含琳(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经济系)贫困和反贫困是中国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目标是:到2000年中国要基本上消除贫困,步入小康阶段。那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