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统账结构调整方案,将原来由单位缴纳的划入个人账户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统筹账户。本文运用精算模型对统账结构调整政策实施前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进行分析和预测。研究发现:政策调整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将在2036年出现缺口;政策实施后,基金缺口发生可推后至2050年;政策调整对个人账户结余影响较大,人均个人账户累计结余会在5年内归零。假设取消个人账户,实现门诊统筹制度改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医疗保险统筹累计结余赤字会在2038年发生。建议建立精算预警机制,尽快实现门诊统筹制度,确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长效、平稳、可持续的运行。  相似文献   

2.
陈欢  韩亮 《海南金融》2011,(10):22-25,58
本文在回顾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我国城镇职工门诊保障存在三大问题:第一,制度受益面低,职工门诊保障主要由个人承担;第二,个人账户基金结余过多,未充分发挥保障作用;第三,门诊费用增长过快,职工疾病经济负担较重。由此提出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的政策建议,并进一步分析了职工基本医疗实施门诊统筹的意义、必要性以及实施对策,为下一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往研究和实践往往主观设定灾难性医疗支出,这有碍医疗保险保障公平性与精准化,从而影响社会整体福利改进。本文发现,医疗自负与收入约束的关系影响医疗服务需求对医疗保险补偿水平的反应敏感度,据此采用我国微观数据建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灾难性医疗支出标准为家庭年度医疗服务自负金额超过收入的41.21%;低收入、中低收入和中收入组的灾难性医疗支出标准分别为14.20%、32.24%和56.07%,而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组的可能更高;细分后的总体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变化不大,但层级差异更加明显,产生再分配效应,有利于提升社会总体福利。  相似文献   

4.
推动基本养老保险由省级统筹向全国统筹过渡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心,对于实现经济的公平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选取2006—2017年全国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以基础养老金省级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后,不同地区及不同收入群体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为研究对象,从统支视域出发,采用渐进式计发办法预测2041年统筹层次提升后,各地区不同收入群体的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并结合泰尔指数和离散系数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结果发现:养老金统筹层次提升存在着显著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但各地区养老金待遇差距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并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5.
养老保险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具有重要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养老金公平分配既是收入再分配的出发点,也是再分配调节能力的基础.只有深入透彻的分析基础养老金自市级统筹提升到省级统筹层次带来的收入分配变动,才能更好检验基础养老金统筹层次提升所带来的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实现全国统筹铺平道路.本文立足于分析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依据养老金计发办法,分析统筹层次提升对养老金给付影响及基础养老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得到如下结论:省级统筹的实施对养老金给付水平的调整不存在影响;省级统筹的实施对新增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给付存在影响;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升缩小地区间的新增退休人员初次分配差异;对于新增退休人员来说,实际基础养老金地区差异要小于名义上的基础养老金地区差异.但当前的省级统筹层次提升分配方案损害了高收入地区高物价水平地区新增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福利,未能真正体现出保证劳动者在职贡献与养老金福利给付的相对公平.因此,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升方案中,应充分考虑地区间物价水平差异,确保高收入地区养老金合理的流向低收入地区,保证基础养老金分配的公平与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全国统筹的尽快实现.  相似文献   

6.
以收入分配不平等日益加剧为背景,基于收入再分配角度的养老金制度研究日渐兴起且一般认为,统筹层次的提高能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挥更大的收入再分配作用。基于对收入再分配效应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陕西省省级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虽然的确保证了多年来对参保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但待遇的地区平等性并未能因此有所改进,相反制度的公平性和效率性甚至还因此有所损伤。由此出发,在号召全面、彻底提高统筹层次的政策背景下,对如何最小化其连带问题影响的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贾洪波  方倩 《保险研究》2015,(1):100-111
提升基础养老金统筹层次是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养老金由省级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存在着明显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会缩小不同收入群体间基本养老金待遇的差距,是坚持基本养老保险公平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基础养老金由省级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与全国统筹后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密切相关,现阶段可以采取渐进式的过渡路径。  相似文献   

8.
提升基础养老金统筹层次是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养老金由省级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存在着明显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会缩小不同收入群体间基本养老金待遇的差距,是坚持基本养老保险公平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基础养老金由省级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与全国统筹后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密切相关,现阶段可以采取渐进式的过渡路径。  相似文献   

9.
从风险溢价出发,通过分析社会医疗保险的保障范畴,以分析社会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无效性。无效性在于社会医疗保险应保大病,相应发展和完善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机制,而个人账户纵向积累以分散风险的保险机理与之相悖,不符合现实需要,应予取消。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保障》2011,(12):75-75
近日,甘肃省下发《关于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与其失业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其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当月起按规定享受相应的住院和门诊医疗保险待遇,并且不再享受原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补助金待遇。  相似文献   

11.
现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主要是“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大病医疗救助资金”筹资不足的危机,被“个人账户资金”积累所掩盖。本文认为.“个人账户资金”相对于基本医疗保险普遍待遇而言.在待遇享受上应充分考虑社会各经济阶层的医疗需求和承受能力。一要实事求是根据不同参保行业、参保人群的实际状况。分类筹建“个人账户资金”。二要坚持“权益和义务相对应”.建立鼓励参保人员长期参保足额申报缴费的激励机制,加大建账规模,独立设计出自成体系的“个人账户”筹资建账办法。三要适度放开“个人账户资金”消费监管。  相似文献   

12.
我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从“两江”试点开始,实行的是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表明,这种结合是正确的。这个模式较好地实现了三个结合:将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将个人纵向积累自我保障与社会横向统筹互济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2022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全国统筹,由中央调剂省际余缺承担养老金给付责任,不同地区参保者将在同一资金池缴纳保费和领取养老金。由于我国省区间的工资收入和养老保险制度内抚养负担差距较大,一般认为发达省份将为全国统筹做出额外的经济贡献。然而若从参保队列终身收支的视角看,发达地区的人均寿命更长,养老金终生领取时期更长,养老金福利更高。那么,在综合考虑收入差距、寿命差距、性别差距等因素后,全国统筹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如何?本文从参保人终身收支的视角,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项目(CHIP)2018年的数据,采用微观模拟法,对不同类型人群的终身收入和预期寿命进行模拟,使用加权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评估基本养老保险的再分配方向和水平。研究发现:工资差异在再分配中的效应较低,总体再分配方向为男性向女性转移,短寿群体向长寿群体转移;养老保险基金的全国统筹加大了再分配力度,终身视角下预期寿命更长的省份仍是制度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构建精算模型,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可持续运行的角度对不同延迟退休和个人账户调整方案及组合进行模拟评估。研究发现:现行制度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面临支付风险,延迟退休仅能够在短期内缓解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仅依靠延迟退休难以在长期内缓解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运用“延迟退休+个人账户调整”的模式,即在延迟退休的基础上对个人账户进行调整,更有利于基金的长期稳定运行。在现行退休制度下,建议取消个人账户,将单位缴费和个人缴纳的费用计入统筹账户,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单位缴费率可以下调1%;在延迟退休政策势在必行的情况下,建议在男性和女性不同岁退休的基础上,取消个人账户,实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单位缴费率降低2%。这样既有利于基金的可持续运行,也可以保证基金的运行效率,更能加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互助共济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特定性税种,消费税已经成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收入分配效应也引起了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城镇居民税前税后基尼系数差值的估算,得出了我国消费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并用Kakwani分解方法研究了形成这一效应的结构性原因。研究发现:(1)我国的消费税总体呈现出累进性,有利于收入再分配;(2)不同应税项目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所不同,其中烟和酒消费税对收入再分配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成品油和汽车消费税对收入再分配具有较强的正向调节作用;(3)成品油和汽车消费税对收入再分配的正向调节作用抵消了烟和酒对收入再分配的负向调节作用,最终使得消费税的收入再分配总效应表现为较强的正向调节。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采用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统筹基金的建立,解决了企业负担不均的问题;医保个人账户的建立,明确了个人在医疗保险中的责任。医保个人账户运行10多年来,有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结合福建省2010年的  相似文献   

17.
闫坤  张鹏 《税务研究》2013,(1):10-14
收入分配改革是与生产体系改革、交换体系改革相并列的全局性问题。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收入分配格局。但改革的碎片化、跛行化的色彩突出,影响了改革的进度,也阻碍了改革效应的发挥。我国应结合当前收入分配改革的矛盾与特点,综合运用财税政策措施和手段,统筹各方资源,促进收入分配关系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张家界市本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于2000年1月,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管理办法。 该市医保政策规定,个人账户的筹集以本人上年度工资总额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在职职工个人缴纳工资总额的2%全部划入个人账户;单位按本人工资总额缴纳的6%分年龄段部分划入个人账户,即45岁以下划入0.7%,46岁以上至退休前划入1.2%,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原则是: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改革的目标是:低费高效,引入竞争,医费分担。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不同收入水平两个角度,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个方面,定量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对基本医疗保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发展对基本医疗保险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收入组和城乡之间存在差异等影响,经济与基本医疗保险的持续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我国应建立经济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发展相协调的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