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当前我国数字经济环境下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的前景作为出发点,阐述了数字经济中信用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法制法规、促进法治协同,完善信用评价机制、统一评价标准,打破数据孤岛,促进数字经济与信用体系建设融合发展,更新监管理念、优化顶层设计,大力发展区块链等新技术,以科学技术背书信用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信用评价标准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组织稳健发展的重要议题,如何准确地分析社会组织信用建设的现状及其困境,制定更好的政策加快推进社会组织信用评价机制建设成为研究焦点。选取广东省141名社会组织负责人的调研数据,结合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在建构信用评价机制过程中面临的约束,同时借鉴不同地域及领域的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经验,认为社会组织信用机制建设包括“一个地方标准”“一个管理章程”“一个监管平台”三大部分,并指出社会组织信用机制建设的核心在于信用评价指标建构、应用和反馈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信用管理的规范化。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建立国际通行的、以第三方信用评价中介机构为主导的信用评价机制。具体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以立法规范、行政监管、社会媒体监督、消费者参与的信用监管机制,以独立、权威、公正、专业的第三方信用评价中介机构为主导的信用评价机制和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电子商务企业持续改进的内部信用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孙宇  李百福 《征信》2024,(4):14-23
基于数字时代实施个人破产制度的现实需要、数字司法对于破产案件办理的改革要求、数字社会中的信用不可见风险,构建数字化个人破产信用评价机制已经成为支撑个人破产制度建立实施的重要内容。以“数据—算法—平台”三维结构为框架的数字化个人破产信用评价机制在通过信用数据采集、算法信用画像、平台联通应用得以实施的同时,面临着数据孤岛导致的非正义前见、算法黑箱引发的公信力危机、平台薄弱产生的应用性困境等问题。未来可以通过合作治理达成信用数据共享,依托可信算法实现信用评价公信,完善制度供给推动破产平台建设,以此驱动数字化个人破产信用评价机制更好、更有力地赋能社会信用体系和个人破产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信用衍生品主要类别、积极作用及交易蕴含风险,分析评价了2010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包含信用衍生品在内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立法。我国监管层也有推出信用衍生品的计划,并于2010年11月开始市场试点,在此背景下作者对构建我国信用衍生品监管法律制度提出若干建议:加快制定包括信用衍生品在内的统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法,为市场发展奠定法律基础;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尽快出台相关立法或司法解释以解决《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有关规定与现行法律冲突的问题;适时修改监管规则以鼓励金融机构更多采用信用衍生品管理风险;逐步引进集中清算方式;改进信用衍生品监管信息披露要求。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部门,除了监管采购执行机构、供应商,还要监管采购单位。由于采购单位对政府采购政策不熟、程序不明,不利于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四川省资中县财政局立足“服务单位、服务基层”,从“明确责任、创新思路、规范管理、依法行政”等方面提出四项举措,加强对采购单位的监管。  相似文献   

7.
完善信用交易监管,是防范风险、维护市场稳定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信用交易监管制度基础的政策和法规、作为监管依据的信用交易余额公布、信用交易监管工具以及信用交易监管部门等四个方面,分析、比较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监管经验,以为国内推出信用交易、完善做空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社会融资平台凸显的信用风险对社会金融的稳定造成极大隐患,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及信用价值开拓运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概要介绍了“宜信模式”发展背景和信用风险,提出了完善系统,规范发展;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突出立法,建立机制;创新产品,加强营销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会计师》2018,(3)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都在构建覆盖所有企业、个人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不断推进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和信用评价,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信用"从各方面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本文以浙江省企业为例,通过梳理浙江省政府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各部门企业信用监管政策与制度,分析涉及企业日常财务管理活动相关的评价内容以及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企业面对政府信用监管的新趋势,从财务管理角度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海盛 《征信》2021,39(2):56-60
政府数字化转型以来,浙江各地积极探索诚信建设数字化,在城市信用分惠民便民、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小微企业融资及风险防控、招投标信用监管、社会信用治理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法规制度不完善、信息化基础薄弱、信用产品的丰富程度不足、信用应用不深入、权益保护重视不够等现实挑战.因此,提出健全配套制度及实施细则、以平台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信用数据质量、改善信用产品的有效供给以进一步拓展市场化社会化应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小额农贷存在的问题 第一,期限设置问题,即小额农贷的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符;第二,贷款额度不能满足农户资金需求;第三,资金来源问题。由于农村信用社底子薄、起步慢、资金实力弱,与大量的农业资金需求相比,资金压力较大;第四,贷款保险问题。在欠发达地区。农村贷款的保险机制尚处空白,以信用为支撑的小额农贷只有“靠天照顾”,抗风险能力弱,还款保障性差;第五,监督管理问题。不能保证贷后的跟踪监控,监管机构的监管力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2.
“征信修复”与“信用修复”有着本质区别。近年来,在商业利益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征信代理维权开展误导性虚假宣传,以各式“不良征信信息洗白”骗局牟取非法收入,侵害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司法案件频发,同时也给征信部门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风险和挑战。当前,非法信用修复监管面临政策尺度把握难、证明材料审核成本高、中介机构“组织严密”、过度维权现象突出、联合监管机制尚未形成等诸多困难。建议健全多方参与联合监管机制、加强接入机构合规监管力度、搭建非法信用修复举报平台、深入开展征信知识宣传教育,提升人民群众在征信领域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相似文献   

13.
韩家平 《征信》2021,39(5):1-8
信用监管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梳理信用监管提出的背景和演进过程,认为信用监管是指以现代社会治理和信用管理理论为指导,以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依据,以信息(数据)为基础,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共享、分级分类和精准智能监管为手段,由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协同共治制度.比较传统监管方式,提出信用监管的六大特点和五大实现路径,并对市场监管、海关、交通运输等信用监管目前主要的应用领域及其成效进行分析,指出信用监管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完善信用监管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完善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业拆借市场由于基本是信用交易,隐藏着较大的信用风险,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针对当前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应从规范同业拆借市场主体行为、体系和秩序三个层面着手,尽快完善同业拆借规章制度;从监管体系、监管手段、监测分析、协调机制四个角度出发,建立监管框架:从扩大电子备案系统覆盖面、加强事后监督、增强报备功能三个环节,查补满洞,防范拆借风险。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湖北省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基本形成;采购规模日趋扩大;监管机制日臻完善;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圆满完成;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力度不断加大;GPA谈判工作稳步推进;集中采购机构规范化管理逐步加强,政府采购成效显著。2009年,湖北省政府采购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不断创新,力争取得更大成绩。  相似文献   

16.
罗航  罗蔚 《征信》2011,(2):36-39
推动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良性发展,关键在于对其内部环境、外部市场环境、监管环境和质量控制四个方面进行优化.具体来说,优化内部环境,应不断完善信用评级技术,规范行业竞争,提高评级机构独立性;优化外部市场环境,应推动债券市场良性发展,加快评级行业国际化进程;优化监管环境,应做好评级制度安排,进一步健全认证制度和评价机制;加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政府采购》2012,(6):31-33
一、辽宁省政府采购监管平台发展现状 (一)辽宁省政府采购监管平台基本概况。 辽宁省政府采购监管平台于2009年10月开始研发,并于2010年4月份进入系统试运行阶段,2010年7月份系统转入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18.
缪斌 《金融纵横》2013,(9):16-19
本文在分析镇江市三家P2P借贷平台情况基础上,研究P2P借贷平台监管的法律依据,针对P2P借贷平台潜在的风险,从国家立法、监管职能部门、信用评价、内控建设、行业组织、外部经营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于惠毅 《会计师》2023,(11):7-9
从监管制度、监管的主体和客体、监管内容和监管运行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小学教育经费监管体系的构建要点;从明确权责划分、加强学校监管、建设监管平台和完善监管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中小学教育经费监管体系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闫海  王天依 《征信》2023,(2):49-56
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至食品安全信用监管,以信用为基础新型监管机制的法治建设亟待推进。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陕西等地制定了具有食品安全信用监管性质的地方部门规章,对于全国性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食品安全信用监管目标宜予以限定,即食品安全保障。食品安全信用监管的信息处理包括信用信息归集和等级评价,应当受行政成本和合规成本约束。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应当采取重点执法、循环执法和金字塔执法策略,加强责任约谈、教育和咨询、信息披露、事前批准和消极许可等监管工具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