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农民需求不足是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农民收入偏低又是农民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建立农民剩余劳动转移的保障制度、积极发展乡镇企业、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2.
国内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农民需求不足是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农民收入偏低又是农民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建立农民剩余劳动转移的保障制度、积极发展乡镇企业、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3.
苑德军 《中国金融》2006,(12):44-45
尽管近年来居民消费总量保持了较高的增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在逐步增强,但居民消费率偏低,消费增长相对缓慢,仍然是经济运行中主要的结构性矛盾。可以说,消费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其主要表现在:消费率偏低使经济增长严重受制于国内市场的需求约束,这不仅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会大大削弱经济增长的后劲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对内通货膨胀、对外贸易资本双顺差的内外经济失衡。内部失衡是造成外部失衡的原因,通过数据分析,形成内部失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预算赤字、储蓄不足以及贸易顺差共同对国内商品市场造成超额需求。要实现经济内外均衡,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国内需求能力,促进国内商品市场均衡  相似文献   

5.
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源动力,是内需的支撑点。"当前世界的经济形势很严峻,我国要想保持经济长期发展,就需要改变以前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重视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本文主要针对国内消费需求不足进行分析,首先是对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表现进行描述,之后分析制约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提出扩大消费需求几点可行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1998年年初以来,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解决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防止经济下滑,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及调整税收政策,更直接、更有效地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积...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通胀高企、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收紧等因素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受美联储快速加息、全球贸易回落、避险情绪升温等因素影响,离岸美元流动性趋紧,带动美元走强和国际市场融资成本快速上升。同时,国内经济也面临疫情持续反复、消费和有效投资不足、就业压力增加等多重困难,市场主体信心和活力不足,投融资需求疲软。在此背景下,中资跨境投融资市场整体交易规模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中国信用卡》:您如何看待我国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现状?栾缝性:首先,国内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有加大的趋势。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较上年进一步放缓,国内经济需求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统计局和汇丰银行分别公布了8月PMI数据,显示国内经济下行势头尚未企稳,主要是企业投资意愿不足。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目前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和再平衡是正常现象。当前需要面对的是如何有效平衡扩大有效需求和结构调整两者的关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使我国的总供给能力大幅度提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惯有的短缺状况逐步缓解。特别是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我国经济中市场的作用急剧扩大,供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短缺逐渐让位于过剩,总体上的供不应求变成了供过于求,经济增长由主要受供给约束转变为主要受需求约束。特别是1997年以来,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对经济增长起重要支撑作用的国外需求明显下降,国内需求不足制约经济增长的矛盾更加突出。在这种形势下,扩大内需已经成为近期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始,我国开始了实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停止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补贴,提出了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即高收入阶层买商品房,中低收入阶层买经济适用住房,为最低收入阶层提供廉租住房的政策。1998年,适逢经济低迷,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需求不足,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刺激国内需求,在这个阶段,国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上主要是在房地产一级市场采用行政划拨土地,  相似文献   

12.
业界资讯     
<正>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5月15日,人民银行发布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进行回顾,对下阶段经济走势和政策方向进行研判。点评《报告》指出,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宏观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靠前协同发力,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报告》研判,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但仍面临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全球经济增长趋缓等问题。《报告》明确,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采取政府投资为主启动经济的情况下,民间投资的后续跟进可以为经济增长增添长期的推动力量。但当前由于受投资“瓶颈”的影响,国内民间投资后续跟进不足。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在产权制度、市场制度、金融制度、信用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为民间投资的发展提供一个优越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4.
<正>2023年,世界经济可能加快下行,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将陷入衰退。当前,虽然国内疫情仍有反复,消费承受较大压力,房地产市场下行明显、三重压力依然存在;但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扩大内需政策大力度的实施,国内经济可能在2023年走出与世界经济迥然不同走势。2022年,中国经济砥砺前行。在全年遭受疫情反复冲击下,呈现出消费需求弱,出口韧性强,投资托底稳的鲜明特点。供给修复好于需求,制造业恢复快于服务业,房地产业持续低迷,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稳步推进。2023年,宏观政策将助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目标基本实现,推动内需加快恢复。  相似文献   

15.
通货膨胀的结构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中国通货紧缩问题得到缓解以来,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主要来自于两个层面:一是总需求层面,二是经济结构层面。从总需求看,主要有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国外需求三大因素。直至目前,国内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尚未解决。2003年以来尽管投资需求膨胀明显,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经济状况既非凯恩斯和国内理论界主流派观点所解释的有效需求不足下的过剩经济,又不同于科尔内所阐述的体制型短缺经济,也没于一般的市场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状态,而是一种处于转型期无效供给过多掩盖下的有效供给不足与体制型短缺并存,即隐性短缺与显性短缺并存的二元短缺型经济.  相似文献   

17.
原来奥巴马到亚洲来主要是寻找解决美国经济复苏的关键,降低高失业率的途径。他所设计的途径是向亚洲出口美国的产品,以补充国内需求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拉动经济增长,刺激国内需求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出台,各家商业银行不时失时机地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消费信贷。由于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有乘数效应,发放一笔消费贷款而增加的消费总额将是其数倍。它能增加消费者购买力,促进社会总需求,所以不失为是刺激消费,缓解有效需求不足的一种有效措施。我国近年兴起的消费信贷主要有三种:一是住房及相关消费信贷;二是汽车、摩托车、农用车消费信贷;三是教育消费信贷。此外还有电  相似文献   

19.
范峥嵘 《中国外资》2012,(23):48-48
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阴霾持续笼罩,国内经济长期依赖出口与投资拉动,而消费不足,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严重。鉴于此,中央提出了加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提高消费占国民经济比重的总体战略。如何实现这一发展战略的转变,笔者以为其核心是要围绕进一步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做好文章,本文就是对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几个主要问题入手,浅析相关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0.
顾欣欣 《金卡工程》2010,14(5):285-285
扩大内需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治本之策,尤其是在国际经济环境欠佳的背景下,社会保障、扩大内需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国内需求不足的时候,应当通过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和推动经济增长。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经济现状和内需不足深层次原因的分析,从社会保障角度谈如何扩大内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