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2007年上市公司中小板企业的数据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第二大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代理成本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长期负债与总资产比例和公司代理成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不过不太显著,流动负债与总资产比例和公司代理成本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产权性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产权性质对于代理成本有着显著影响,其中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代理成本显著较低。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于代理成本的影响,结论显示在国有企业中,无论使用营业管理费用率还是资产周转率作为代理变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代理成本负相关,而非国有企业仅在以资产周转率为代理变量时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面临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以及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两种代理问题。从盈余价值相关性的视角,对两类代理问题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显著负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与最终控制人属性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无显著影响,公司规模上市年限与会计信息质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面临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以及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两种代理问题.从盈余价值相关性的视角,对两类代理问题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显著负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与最终控制人属性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无显著影响,公司规模上市年限与会计信息质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2004年~2005年沪深两市中的企业集团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集团的激励、监督机制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以CEO持股比例和高管层持股比例衡量的股权激励机制对股权代理成本没有显著影响,董事会监督机制中独立董事比例与股权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受薪董事比例与股权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董事会规模、CEO是否兼任董事长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此外,在董事会监督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过程中并未发现股权激励机制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80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第一大股东持股对高管变更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绩效较好的情况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变更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相关关系,在第一大股东持股较分散的区间,第一大股东持股对更换高管人员具有消极作用,在第一大股东持股集中的区间,第一大股东持股则具有积极的监督约束管理者功能;在不同的第一大股东持股区间,均不能验证第一大股东持股对经营不善公司管理层更换的积极作用.研究结果同时验证了股权制衡的监督制衡作用,其他大股东的持股与更换管理层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股权的国有性质与高管变更未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还表明,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与高管变更负相关,独立董事制度对高管变更的影响不能发挥其正面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10-2014年188家中小企业板民营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企业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和高管持股比例对两类代理成本及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对第一类代理成本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第二类代理成本不相关;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两类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两类代理成本在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2012年在深沪两市上市的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高管激励等内部治理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绩效越差;管理者持股比例与家族上市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管理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绩效越好;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独立董事的比例对公司绩效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2003—2011年中国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从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两方面检验大股东占资的成因和经济后果,发现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处于较低水平时,大股东占资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与股权制衡度显著正相关;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处于较高水平时,大股东占资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与股权制衡度显著负相关。股权分置改革强化了激励效应,降低了攫取效应,显著降低了占资程度。此外,企业大股东占资程度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一结果为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2003—2011年中国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从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两方面检验大股东占资的成因和经济后果,发现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处于较低水平时,大股东占资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与股权制衡度显著正相关;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处于较高水平时,大股东占资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与股权制衡度显著负相关。股权分置改革强化了激励效应,降低了攫取效应,显著降低了占资程度。此外,企业大股东占资程度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一结果为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家族企业治理要素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6年沪、深两市115家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设置会计盈利和公司价值两类指标,运用全回归和逐步回归方法,考察了我国上市家族企业家族持股比例、两职合一、董事会规模等治理变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家族持股比例与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绩效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但是效果不显著;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董事长持股比例与绩效之间显著负相关,总经理持股比例则与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双重代理理论,以2007年中小企业板披露研发数据的8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股权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1)股权集中度与技术创新动力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第一大股东持股与技术创新动力有负相关关系;(2)股权制衡与技术创新动力有负相关关系,即第二大股东持股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3)高管一股东代理削弱了股权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2001年度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实证发现,股权集中公司的负债率显著低于股权分散的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流通股比例与负债率负相关,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存在二次关系和三次关系,资产负债率在24.52%与51.13%之间时,经营缋效与资本结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安徽省部分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影响高管报酬的股权结构因素进行考察,探求股权结构因素对高管报酬的解释程度。研究结果发现高管报酬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有股比例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高管报酬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法人股比例与高管报酬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的性质也严重影响高管报酬。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2—2009年71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动态内生性的框架下,运用动态面板的System GMM估计方法,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市场化进程与公司代理成本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市场化进程都与公司代理成本负相关,机构投资者与市场化进程在降低公司代理成本方面存在替代关系。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和市场化进程都对公司代理成本有长期影响。公司代理成本在机构投资者影响公司绩效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市场化进程影响公司绩效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控制权性质、代理成本与公司治理机制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公司治理机制的效率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的研究大多只是围绕着某一特定的治理机制进行的。鉴于公司治理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因而这些研究总体尚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而且也很少涉及代理成本的直接计量问题。以经营费用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作为代理成本的直接计量近年来成为学者研究公司治理和代理问题的新动向。本文在少数现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总资产周转率和管理费用率直接计量代理成本,并结合公司控制权性质和成长机会等因素,系统研究了董事会(含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管理层持股、大股东监控和债务融资(包括债务期限结构和债务来源)等治理机制的效率问题。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和治理机制的效率受到公司控制权性质和成长机会的显著影响,表现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或低成长机会公司的代理问题显得较突出;管理层持股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不具有治理效用,而独立董事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未发挥出治理作用;大股东监控和短期债务融资在低成长机会的公司中具有明显的治理作用。研究还发现,债务期限结构(短期债务融资)的治理效用是显著的,而债务来源(银行借款)的治理作用则是弱化的或恶化的,其存在不仅未缓和公司代理问题,反而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代理冲突,从而为不同性质的债务融资安排的治理效率差异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借鉴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38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适当分散股权,形成大股东之间的制衡机制和加强外部治理有助于提高公司绩效;提高管理者持股比例和报酬水平能够提高公司绩效;公司董事会的规模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独立董事和银行对公司治理绩效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QFII持股关系的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审计委员会设立状况以及公司规模与QFII持股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净资产收益率与公司成长性与QFII持股均没有显著关系。结果说明完善公司治理对于中国引入相关QFII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娄权 《当代经济管理》2006,28(3):97-100
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04年度48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控股股东与资本结构之间的经验关系,进而考察控股股东的作用,究竟是隧道挖掘还是利益趋同。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公司治理、盈利能力、公司规模、特别处理以及行业的综合影响之后,资产负债率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证据表明,资产负债率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呈U型曲线关系。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45.9%时,证据支持隧道挖掘效应,控股股东会选择较少的负债,而把资金留在公司方便自己的掏空行为。反之,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45.9%时,证据支持利益趋同效应,它会选择较多的负债,充分利用负债的财务杠杆和税盾作用,用心经营公司。该U型曲线关系揭示了控股股东存在相机选择资本结构的行为,同时存在隧道挖掘效应和利益趋同效应。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QFⅡ持股关系的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审计委员会设立状况以及公司规模与QFⅡ持股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净资产收益率与公司成长性与Qni持股均没有显著关系。结果说明完善公司治理对于中国引入相关QFⅡ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