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稳定山权林权,划分自留山,落实林业生产负任制,是农村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留山到户的目的,是要把责、权、利更好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千家万户植树造林,自主经营林业的积极性;加快绿化荒山,发展林业商品生产,兴林富民,从根本上改变山区贫穷落后面貌。但就是我省自留山到户后的几年实践看,光有这项政策是不够的、事实上,不少地方自留山落到户已七、八年了,但荒山面貌改变不大,少数地方甚至把原有疏林砍光。当  相似文献   

2.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业的大包干的实行,我们常德地区林业上也由紧到松,先后几次开展了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三定”工作。特别是二九八四年,地委、行署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广大群众的要求,作出“关于进一步放宽林业政策若干问题的规定”,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除乡村林场经营的山林以外,丘陵区基本上全部划了自留山,山区大部分山林划了自留山,全区1540多万亩山,共划分自留山1130万亩,有  相似文献   

3.
发展林业产业,建设林业强省,要充分依靠和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稳定、落实自留山政策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一个重要途径。稳定自留山政策,是指在“林业三定”中划定的自留山,农民已经开发经营的要保持稳定不变;落实自留山政策,是指自留山未落实或已由集体收回、农户有耕山要求的,重新划给自留山。以上两种情况都要落实采伐和销售自留山水竹的优惠政策。本文根据福建林业的实际,对进一步稳定、落实自留山政策的必要性和对策谈谈看法。一、重新认识进一步稳定、落实自留山政策的重要意义1、进一步稳定…  相似文献   

4.
林权改革模式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全国实施了以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三定”政策,标志着国家对林业产权的重新界定。“三定”肯定了林农对自留山的使用权、受益权,明确了林农对责任山的收益分配关系,激发了林农生产积极性。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林业经营机制又已经不适应林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何在?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在全面实行农业大包干的同时,林业也进行了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三定”工作。随后国家又鼓励农民自留山造林、大户和联户承包荒山造林,提倡办家庭式林场。由于农业大包干责任制形式的普遍成功,林业的个体经营又基本上是沿袭农业大包干的形式,部分人认为个体经营必然也  相似文献   

6.
随着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林业所有制改革已成为一个急需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林业所有制改革进行探讨,以寻求适合林业发展的最佳目标模式。一、对当前林业所有制改革的评估(一)对林业集体所有制改革的评估1981年,南方集体林区开始划分“自留山”和“责任山”,尔后又实行了“两山并一山”的做法,将“责任山”也划为“自留山”。改革的结果,南方集体林区以个体林业为主体的  相似文献   

7.
<正> 以大包干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使长期萧条的农村经济迅速繁荣起来,随着农业大包干的成功,进而把它移植到林业领域。1981年,南方集体林区开始划分自留山和责任山,尔后又实行“两山并一山”,基本上实行了林业家庭经营。常德地区和其他地区一样,全区共有山林1545万亩,划分自留山1130万亩,承包到户责任山229万亩,二者合计1359万亩,占山  相似文献   

8.
一、林业“三定”以后,林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放宽林业政策,实行林业“三定”后,由于林定权,人定责,生产成果与生产者物质利益紧密相关,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大锅饭”,从而使林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自留山、责任山的出现也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突出的问题是:(一)由于一个家庭同时要经营两种不同管理形式的山林,结果在投资上、管理上对待自留山、责任山  相似文献   

9.
(一) 划分自留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放宽农村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关系,活跃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是调动8亿农民积极性,加速绿化荒山,发展多种经营,使山区农民尽快富裕起来的一项重要措施。1981年3月8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规定:“要根据群众的需要,划给社员自留山(或荒沙荒滩),由社员植树种草,长期使用”。“社员在房前屋后、自留山和生产队指定的其他地方种植的树木,永远归社员个人所有,允许继承”。今年一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规定:“要适当扩大自留山,积极扶持育苗造林的专业户,办好国营和集体林场。明确宣布,林业谁种谁有;个人所造林木有继承权”。全国各地在贯彻落实自留山政策方面,作了许多工作,取得一定效果,涌现出不少好的典型。  相似文献   

10.
<正> 江西省吉水县林业1982年普遍实行“三定”(稳定山林权属、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政策后,形成了以家庭经营为主、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新格局。在这种新的情况下,究竟应选择什么样的路子来加快林业的发展,是林区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联系吉水县近几年林业发展的实践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发展林业生产,中共湘西自治州委和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结合本州的实际情况,把原来三种管理形式的山,即已承包到户的责任山、尚待开发的集体荒山、原划的自留山,都划给农民作自留山。“三山变一山”后,山权归集体,林权归个人,砍伐依法,限期绿化;林木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可以继承,可以转让;现有林木折价到户,折价款由林木收入中分期扣还给集体,主要用于发展林业。“三山变一山”的政策象田土大包干一样,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有效地调动了农民护林爱林的积极性,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临安市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纯山区,林业三定后,全市划出60万亩自留山。落实225万亩责任山,调整了7559块、11.6万亩插花山。林农在房前屋后的丘陵缓坡,自留山上做文章,经营庭园林业。该市少溪镇蔡山村干部带头开发自留山栽菜竹笋、种青梅、摘茶、养蚕,人均2.5万亩,成了全市第一个生态富裕村。  相似文献   

13.
(一)林业经济联合体,是在林业三定的基础上,在全国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981年以来,我国普遍进行了林业的“三定”工作,其成效是,基本改变了长期以来山林权属不清、林权不稳的局面,使许多地方的林业出现了生机。随着林业政策的放宽,为了更有利于林业生产的发展,使林农的责权利更加紧密地结合,安徽省金寨县于1984年普遍实行了“两山并一山”的办法,即把全县所划的63万多亩自留山和300万亩责任山统一合并为自留山,从而大大激发了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在林业“三定”及并山的基础上,一些林农为了获得“规模效益”,自动组织了劳力、资金、技术、信息、资源等多种形式的联合。据统计,全县有各种林业联合体4,490个,占总农户的4.4%。  相似文献   

14.
<正>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为振兴林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调整和改革了不适应林业生产力发展“左”的或右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划分自留山、发放山权证、林权证,从而调动了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在这些新政策推动下,林业生产已出现一种向前发展的趋势。但由于长期受“左”  相似文献   

15.
集体林区林业股份合作经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集体林区林业股份合作经济的研究吴静和80年代随着农业家庭经营承包制的推行,落实林业三定(稳定山林权属、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南方集体林区统一的山林集体产权制度和经营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林业股份合作组织也就悄然兴起,在实践中产生了好的社会经...  相似文献   

16.
一、农村林业面临着改革的新任务 近几年,我国农村全面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农业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林业也进行了许多改革探索。从中央到地方,进一步放宽了林业政策,采取了一些必要措施,使林业改革收到了一定效果。全国已给5,600万农户划了3.9亿亩自留山,80%以上的生产队明确了山林权属,建立了各种林业生产责任制,林业专业户、重点户和新的林  相似文献   

17.
促进林地流转制度改革实现林业经营方式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期,林业的生产关系也进行了重大调整,开展了“划定自留山、稳定山林权属、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林业“三定”工作。这项改革的实施,调动了广大农民爱山护林,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进入21世纪,林业生产力发展又提出了变革林业生产关系的新要求,需要在新的形势下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提出新的林业政策,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林业发展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集体林权不改不行,不改林业管理难度大,农民群众得不到实惠,改革势在必行。 我省集体林地占全省林业用地的80%以上,对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林业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开展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和责任山的林业“三定”工作,扩大林业经营自主权和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林区山地综合开发是发展林业的重要内容,而稳定落实自留山政策是前提。文章在调查分析明溪县现有状况以及存在3个主要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达县地区林业"两制"工作基本结束,通江、南江、万源、宣汉、白沙工农区等五个山区县已划自留山226万亩,责任山102万亩,涌现出林业专业户、重点户5.6万多户.党的林业政策调动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南江县社员在"两山"(即自留山、责任山,下同)上造林,仅去冬今春达25.5万亩,相当于前两年的总和.社员建小茶园、小药园、小果园、小桑园、小竹园共1.15万多个,共有面积34,360多亩.但是,目前五个山区县还有400来万亩荒山荒坡待绿化,还有一部分荒山未落实责任制,有的社队的成林尚需改进经营管理办法.因此,山区林业生产,无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