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7年4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片“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召集了“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1997年春季座谈会”。这是该课题组自1990年成立后召开的第14次预测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国家各部委、实际经济工作部门和有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40余家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专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片“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和国家统计局“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发布了(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1997年秋季报告》,现将“经济形势总体分析”和“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两部分内容摘要如下:经济形势总体分析1.目前国民经济发展在总体上是基本适度的。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是否会出现90年代初在治理整顿后发生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和市场需求疲软的问题2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与90年代初的情况相反,通过宏观调控大幅度降低物价上涨幅度并没有以牺牲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反而从总体…  相似文献   

3.
"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6年春季座谈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4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片“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召开了“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6年春季座谈会”。这是该课题组自1990年成立以来召开的第31次此类座谈会。来自国务院各部委、有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部分省市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首都各大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也到会进行了采访、报道。与会专家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未来走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并就2006年宏观经济调控的取向和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专家出席会议并作了会议发言。  相似文献   

4.
在连续四年扩大内需政策的作用下,虽然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我国经济仍实现了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在加快结构调整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分析预测课题组使用多种预测模型及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对2002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家信息中心在“1997年宏观经济及汽车市场形势”研讨会上,对明年我国汽车市场进行了分析预测。 1997年我国汽车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结构继续调整,汽车市场的回升余地有限。1997年经济工作实行“稳中求进”的方针,给经济环境的改善,提供了重要前提,使汽车市场具备了发生积极变化的支撑条件。宏观经济环境趋向宽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已有明显缓解,银行信贷资金更为充裕;二是需求对经济的拉动将更为强劲,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组织召开的“199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春季座谈会”于1999年4月19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央有关部委、经济研究机构、部分省市政府经济研究部门、大专院校、新闻单位的130多名专家、学者和实际经济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专家们对 1999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国内需求、投资、财政与金融、进出口等多方面的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应采取的对策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现将会议的主要学术观点综述见下。 一、关于 1999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的分析与预测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7.
1998年以来,在政府扩大内需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宏观经济已走出低谷,稳步回升。但进入2000年下半年,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这种因落是否是暂时性的,持续时间将有多长,下一步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如何,是当前政府及经济学界阳为关注的问题。吉林大学宏观经济分析预测课题组结合主周期(Major Cycle)理论,使用多种预测模型及“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对2001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的整体形势如何?1997年是否意味着一个新的经济高潮年?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统计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新华财经专家委员会宏观经济预测课题组,最近对1997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势做了预测和分析,提出了宏观经济景况的构想。1996年主题词是"稳定"1996年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势,农业生产比较稳定,粮食总量增长速度接近上年。物价形势可继续见好。7月份国家调整粮食销售价格没有引起大的波动,当月全国零售价格下降0.1个百分点,粮食价格  相似文献   

9.
为了总结我国经济预测的经验,提高经济预测的水平,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服务,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和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于1997年4月25日共同举办了“经济预测理论与方法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是由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张守一同志倡导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成立8年来首次举行的,专门研究经济预测理论与方法问题的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今年有望“软着陆”我国经济学家近日提出的一份预测报告认为,中国经济正互向国家宏观调控的预定目标靠近,在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现有方向和力度的情况下,将于今年基本实现"软着陆"。根据这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作出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秋...  相似文献   

11.
构建多维框架景气指数系统的初步尝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多维数据结构框架,通过建立物价、房地产业、出口、汽车行业等不同领域和宏观经济总量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景气指数系统,监测和预测宏观经济运行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波动,进而从结构上来把握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总体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清楚地发现宏观经济各层面发生的变化,洞悉经济结构发生的转变,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并有利于政府及时采取调控政策,以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本文还利用所建立的多维框架景气指数系统对2006年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12.
2004年4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片“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召集了“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4年春季座谈会”。这是该课题组自1990年成立以来召开的第28次座谈会。来自有关部委、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部分省市的专家学者出席  相似文献   

13.
自1995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到1996年宏观经济“软着陆”基本成功,通货膨胀率从1994年的21.7%回落到6%左右,而同时经济增长率依然达到10.5%,实现了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但微观经济形势并不让人乐观,国有企业效益依然较差,亏损面进一步扩大,下岗工人激增。进入1997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的同时,国有企业内部的矛盾、主要是下岗待业人员增加,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探寻恰当的对策。一、当前的经济态势与矛盾进入1997年以来,宏观经济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通货膨胀率保持在6%以下,可以说经过近三…  相似文献   

14.
存点黄金吧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在分析形势时总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宏观经济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实际上,造成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不确定的根源在美国货币——美元。这次美债危机,美元再次绑架了全球经济,全球各国尤其是亚洲,将不得不继续买单,通货膨胀之后,可能迎来更加危险的滞涨,美国无休止的债务货币化将把全球经济拖入无底深渊。  相似文献   

15.
邹东涛 《经济界》2000,(1):16-17
1998年底,我曾写了一篇论文《1998年宏观经济评价和1999年宏观经济预测》,对1998年宏观经济的回顾和评价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勿褒勿贬,不以8%成否论是非。”关于对1999年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展望和预测,我在文中写道:“对1999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存在着两种预期:一种是乐观预期,认为1999年经济增长速度会上扬到9%,甚至10%以上;另一种是悲观预期,认为1999年经济形势会进一步恶化和下滑,增速会掉在7%以下,甚至更低。笔者则认为,对未来经济形势过分乐观和过分悲观的态度都不可取,而要立足现实,冷静分析,勿乐勿悲。笔者…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片“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在模型模拟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对1999年的一些重要经济指标提出了预测数据。预测结果如下:中国社科院预测’99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17.
财经     
我国宏观经济将进入周期下行区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在6月13日发布的题为“全球滞涨威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的2008年中期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报告中提出,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2008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在外需增速大幅回落的带动下出现明显回落,宏观经济开始进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经济增长大幅放缓”与“通胀压力抬头”可能成为该区间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经济界》2013,(5):1-1
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未来走势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期“宏观经济”栏目特约了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怎样认识当前的经济问题》一文。文章分析,由于外需仍然低迷,国内的生产过剩没有内需出路,经济增长就走不出低迷格局,所以,今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有可能“破7”,明年某个季度则有可能“破6”。  相似文献   

19.
一、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近年来,我国实行了适度从紧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经济增长由1992年的14.2%下降到1997年的88%,同时,通货膨胀率从1994年的24.l%下降到lop年的2.8%,经济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新局面,进入1998年,经济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关于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存在着很大分歧。针对目前经济增长放慢,物价水平负增长和失业增加、企业效益下降等情况,有些人认为出现了总需求不足问题,而有些学者则认为目前投资增长、消费增长并不慢,经济增长处…  相似文献   

20.
2005年4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片“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召集了“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5年春季座谈会”。这是该课题组自1990年成立以来召开的第30次座谈会。来自国家有关部委、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部分省市的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一些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到会进行了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