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穗芳  郑少洲 《潮商》2011,(6):90-92
潮汕美食,是潮汕文化的一部分,是潮汕文化的一种物化表现形式。它以精致、注重搭配见长,其"清而不淡、鲜而不腥、嫩而不生、郁而不腻"的特色,不仅符合世界饮食发展的大潮流,更被注重养生、注重健康的专家们所推崇。广东成兴渔舫饮食有限公司对潮汕美食及其养生功效认真加  相似文献   

2.
潮汕美食,是潮汕文化的一部分,是潮汕文化的一种物化表现形式。它以精致、注重搭配见长,其"清而不淡、鲜而不腥、嫩而不生、郁而不腻"的特色,不仅符合世界饮食发展的大潮流,更被注重养生、注重健康的专家们所推崇。我们对潮汕美食及其养生功效认真加以开发、优化与研究,不仅可以促进汕头旅游业的发展,而且也可以将其培养成为汕头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为此,《潮商》杂志特开设"食以养生"专栏,欢迎餐饮界名家就潮汕美食的发展趋势及潮菜与健康、养生的关系发表观点与看法。  相似文献   

3.
《潮商》2011,(6)
为庆祝香港潮州商会成立90周年,12月2日至6日.商会于中环遮打花园举办“潮汕文化嘉年华”。这次文化嘉年华内容丰富精彩,是潮人文化艺术、风土人情的一次大展示,向市民及来自世界各地客人介绍潮汕的特色饮食和文化,数十美食摊位参展商部份来自本港,更多的是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之老字号。  相似文献   

4.
林海莘 《潮商》2011,(2):58-60
回迁汕头后的潮府馆将以汕头为潮菜及潮汕文化总部基地积极参加下两届的世博会,参加俄罗斯和法国中国文化年等世界级文化活动,向全世界推荐汕头,让全世界关注汕头。去年的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让所有的中国人仍记忆犹新,在那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里,潮汕同胞值得骄傲的是,潮汕地区的唯一展馆潮府馆向全世界展现了潮汕文化特别是潮汕饮食的丰姿多彩。世博会后,应汕头市委市政府的邀请,潮府馆放弃落户广州的计划而回迁粤东中心城市汕头。在去年举行的第三届粤东侨博会上,"潮府馆"作为该届  相似文献   

5.
《潮商》2016,(2):72-76
潮汕美食精工细琢、讲究佐料、清纯鲜美、色味独特,有"清而不淡、鲜而不腥、嫩而不生、郁而不腻"等特点以及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包含着崇尚自然、追求时尚、注重养生、讲究保健等理念,凸显潮汕饮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潮汕文化是一种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潮剧、潮乐、潮瓷、潮绣、潮菜、潮汕方言、潮汕工夫茶、潮汕工艺、潮汕民俗等潮汕文化义项中,最有经济推广价值、最有发展前途的应数潮菜。将潮菜产业做大,使之成为潮汕经济的一大品牌,是潮汕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张丽纯  陈穗芳 《潮商》2016,(1):32-38
每年的春节,微信朋友圈总被天南海北、各式各样的美食“刷屏”,而这其中最让人羡慕的,当属潮汕朋友的朋友圈了:这一地区,美食似乎如沙滩拾贝般信手拈来,随时随地能让你大饱口福--早晨一碗白糜配上爽口的杂咸,中午一顿大快朵颐的牛肉火锅,晚上一桌精致可口的潮菜海鲜,就连午茶、宵夜时分的当地街边小吃无米粿、肠粉、蚝烙…也总让人忍不住咽口水。全国最有影响力的美食栏目《舌尖上的中国》每一季都少不了对潮汕美食浓墨重彩的介绍,曾有食客从北京专门“打飞的”过来潮汕,就为了品尝“舌尖2”推荐的蚝烙。时不时有外地游客组团前来潮汕寻觅美食,一天,没吃够,两天,吃不完,三天,行程接近尾声,竟然还有那么多的美食没能品尝上,只能依依不舍带上些能带走的特产,期待下次的“美食之旅”。一句“当个潮汕人真幸福!”,道出了多少“吃货”的心声。  相似文献   

8.
生于斯,长于斯。作为一名地道的潮汕人,林自然自幼便在潮汕文化的熏陶下,对潮汕美食情有独钟。他在潮汕美食的沃土里耳濡目染,对美味佳肴充满了梦想和追求,并用创意和才能去身体力行。上世纪80年代初林自然便以业余厨师的身份,参加过香港潮菜烹调比赛,并获得了桂冠。后开始投身于  相似文献   

9.
陈文兰 《潮商》2021,(6):66-67
说起蔡振荣,许多美食爱好者并不陌生.蔡振荣是汕头市餐饮业协会会长,作为潮州菜高级技师、中国烹饪大师、世界美食药膳大师,他厨艺高超,多次率领团队在全国厨艺大赛上夺得金牌,在香港"世界潮菜厨艺大赛"夺得银牌;作为广东省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的领创人,他创新菜品,传承非遗技艺,融入文化内涵.从厨逾40年,他一路见证了潮汕餐饮的发展,也一路实践了潮菜的精妙.  相似文献   

10.
《潮商》杂志本期重点推出“潮菜商经”专题,本人认为是很有意义的,对于广大潮菜爱好者和经营者来说都有学习和借鉴的价值,必将推动潮菜的进一步发展。笔者根据多年来对潮菜的研究和实践,就潮菜创新与精细化营销提出一些看法,与业内人士共勉。作为潮菜的经营者应具有前瞻性的独到眼光。洞察到本世纪人们对健康与生命质量的更高要求,高度致力于养生理念和健康饮食事业的发展,挖掘潮菜的亮点,齐心协力,把握当前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抓住时下潮菜新的发展机遇,再创潮菜新辉煌。  相似文献   

11.
欧怀琳 《潮商》2015,(5):70-75
潮汕的宗教、商业与艺术
  对潮汕地区以外的人来说,潮汕大地给人的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工夫茶,潮商还有潮汕人的迷信吧,这些其实是潮汕文化的一种体现。潮汕文化是古代潮州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相融合而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而工夫茶、潮商还有潮汕人的迷信则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潮菜是广东菜三大流派之一,素淡清新,别具风味,举世闻名并跻身于全国八大菜系,发源于潮汕平原,历经千余年而形成和发展,以其独特风味自成一体。以“清而不淡、鲜而不腥、嫩而不生、肥而不腻”、“色、香、味、形”俱佳的特色而闻名,不仅风靡南粤,走俏神州大地,而且饮誉海  相似文献   

13.
陈文兰 《潮商》2021,(6):71-72
在广东省首批"粤菜师傅"星级名厨评选活动中,中国烹饪大师邱镇城获评五星级名厨.从厨32年来,邱镇城不断推陈出新,用心沉淀舌尖上的美味,走南闯北致力于推广潮汕美食. 邱镇城是深圳"精细潮州菜"的领军人物,曾在米卢时代的国家足球队担任大厨.2014年,他出版美食指南书籍《吃遍广东之潮汕的原味时光》,用通俗的笔触介绍潮汕美食.近日,回到汕头的他接受记者采访,聊起潮菜如数家珍,那份对厨艺的热爱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4.
张自中 《潮商》2012,(5):88-89
潮汕人和客家人的远祖同在河洛一带的中原,先后来到南粤以后,有着密切的地缘政治关系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交流,在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上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和互相促进。毫无疑义,潮汕人是开发和繁荣潮汕经济文化的绝对主力军,但客家人在开发潮汕经济、繁荣潮汕文化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梅县籍印  相似文献   

15.
张豪禧  沈象仁 《潮商》2015,(1):64-65
潮州文化是广东省境内三大民系中的潮汕民系族群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潮州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文鼎盛,文风蔚然。自古以来,享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美誉。  相似文献   

16.
丹樱生态园     
丹樱生态园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河浦大道中段,占地4000亩,是粤东地区客流量最大的景区,结合了农业休闲和乡村旅游的生态旅游景点。2021年春节期间,丹樱生态园因其“四季花海”而亮相央视新闻联播。旅游区内规划了观赏性农作物区、花海区、温棚科普教育区、桃花谷、湿地公园区、茶园、潮汕文化长廊、潮汕特色农家菜式区、垂钓区、荔枝园、潮汕文化中心、情人桥、码头、环湖自行车道、拓展及娱乐休闲区。  相似文献   

17.
陈焕溪 《潮商》2011,(2):88-90
(上)潮汕城乡建设的日趋现代化,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潮汕民居已非昔日随处可见,与现代人的家居渐行渐远。走马潮汕看民居,真切感受到潮汕地区传统建筑积淀着潮汕历史文化的精华,综合反映出潮汕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和地方特色,折射潮汕民俗文化,体现了潮汕文化的人文精神。从萌芽状态到成熟发展远古时代已有人类生活在潮汕临海的小土岗上,以采集、渔猎为生,并学会了烧制灰陶。潮安陈桥和梅林湖、潮阳左恭山、揭阳地都蜈蚣山都发现距今5000年前的陶纺轮,是潮汕先民定居生活的佐  相似文献   

18.
陈焕溪 《潮商》2012,(2):92-94
歌谣是一种民间大众文艺,或抒写事实、或表现情绪,反映人民大众的普遍诉求和共同心理.潮汕歌谣首先是地方的,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唱一方歌.自然环境的陶冶、历史长期的积淀,造就潮汕文化中和、开放、多样的特点,反映在歌谣上便是善于汲取别人长处、结构形式和表现方法多样、平和而不激烈、含蓄而不奔放、精细而不阔大的开放型海洋文化.潮汕歌谣又是民间的,与草根阶层结下不解之缘,由他的歌唱、为他们歌唱.唱的是普通民众的亲情、爱情、友情和社情;唱他们的悲喜歌哭、对事物的感知;唱他们的诉求、常识和大众心理.潮汕地区汉族居民占绝大多数,山里有畲族、水边有蛋家.汉族歌谣、畲族歌谣和蛋歌并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丁维兵  王裕生 《潮商》2011,(6):86-89
潮汕位于广东的东部,毗邻福建的闽南,潮汕话公认是闽南话的近支,国内外总使用人口大概有三千万左右,但其下层分支纷繁。各种分支远远的超过俗话说的“潮汕九县.县县有语”。在过去,以潮州话作为潮汕话的正音基本没有问题,潮州是古代潮汕的府城,潮汕的“县县有语”都认同是与潮州话的接近。  相似文献   

20.
现任汕头市帝豪酒店行政总厨的林百浚,曾先后在法国、朝鲜和我国香港、深圳、山东等地的五星级酒店担纲,获得过法国厨艺最高奖“美食蓝带奖”,被法国美食协会授予“优异之星大奖”称号,成为首位荣膺法国美食协会金质奖章的中国厨师。林总厨祖籍潮汕,年轻时深受叔父高超厨艺的影响,在数十年的潮菜厨艺研究与实践中,不仅精工细作而且新料新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林百浚入行时,因形貌酷似一个叫阿伟的香港艺人而成为同事笑谈,从此“林伟”便成了他的艺名。而今,“林伟鲍鱼”誉满海内外,“阿伟炒燕窝”也获得了第七届中国美食节金鼎奖。日前,笔者慕名走访了这位闻名遐迩的“中国厨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