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学术界对商品房按揭法律性质有多种理解,且在法律上无明确规定。商品房按揭不同于抵押,不同于权利质押,也不同于让与担保,更不同于合同联立。将商品房按揭与其他相关担保形式综合比较,可认定其法律性质应是一种物权担保形式。我国应从立法上确认按揭担保独立存在的法律地位,结合实务发展需要,规范按揭担保的形式与内容,进行合理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2.
对楼花按揭的一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内地的按揭制度来源于香港,但又进行了一些改造。我国司法解释对楼花按揭效力作了规定。楼花按揭不同于抵押,也不同于让与担保,楼花按揭在我国内地也不是一种新型物权,楼花按揭在法律性质上属于权利质押。  相似文献   

3.
按揭贷款证券化是按揭贷款制度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虽然按揭贷款是一种收益率极高、风险较低的贷款种类,但是按揭贷款资产的期限一般较长,对于银行而言往往是一种负担,由此才会开发出按揭贷款证券化业务。资产转让与分级担保是证券化的典型形式,但是由于按揭贷款作为一种零售资产本身的复杂性,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便是转让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4.
对于楼花按揭抵押是否具有物的担保效力问题,现行《担保法》及其解释尚未明确,在理论上和法律适用中均存在很大争议。文章针对该情况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将按揭房屋抵押视为物的担保,并以该性质适用相应法律,符合有关法律精神和客观情况,利于保证法律规则在适用上的统一,并有助公平解决实际纠纷。  相似文献   

5.
按揭贷款证券化是按揭贷款制度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虽然按揭贷款是一种收益率极高、风险较低的贷款种类,但是按揭贷款资产的期限一般较长,对于银行而言往往是一种负担,由此才会开发出按揭贷款证券化业务。资产转让与分级担保是证券化的典型形式,但是由于按揭贷款作为一种零售资产本身的复杂性,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便是转让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风云变幻,银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也在不断变化,分析当前房地产业的特性及其价格影响因素、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的困境、房价调整与银行贷款风险关系的特点,并对银行房贷的风险管理提出相应建议:建立专门的抵押贷款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加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创新,建立政府担保制度,创造良好的外部风险分散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在金融市场上,信用担保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双方的借贷交易。金融机构在农户贷款抵押担保、保证担保和质押担保等信用担保方面,都做了大量探索,形成了多种模式。但是,农户信用担保仍然面临着不少困境,如农户缺乏抵押资产,试办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违背有关法律规定,担保品的评估、管理与处置存在障碍,农户难觅担保人,等等。农户信用担保需要创新。本文认为,应继续推进土地使用权质押、抵押探索,挖掘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功能;应大力发展人的担保制度,如农户联保担保贷款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制度、农业龙头企业担保制度;政府应鼓励、支持信用担保公司扩大农户担保业务。各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农户信用担保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对法律制度的依存度较高,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条件下开展该项业务还存在诸多法律障碍,如贷款银行转让住房抵押贷款缺乏法律依据,特设机构的设立,运作无法可依等等,要克服此不足,我们必须利用法律手段进一步规范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住房抵押担保和信用提高法律机制,在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局部试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其各项配套法规。  相似文献   

9.
按揭是房地产市场上一个实践性很强,又颇具理论性的问题。在我国又称为房地产抵押,与英美法上的原义有很大区别。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尚不够完善,对纠纷的处理各地存在不同的做法,借鉴英美法系的按揭制度,有助于解决按揭中的纠纷,可以有效地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对企业抵押担保贷款风险的形成,既有商业银行及其客户自身的原因,还有法律规定不明晰,抵押权实现的程序繁杂,担保登记信息披露不规范等几个方面的原因。因此,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解决登记抵押登记部门整合的问题、抵押优先权的问题、抵押登记信息高效公示的问题等,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抵押担保贷款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