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0年6月8日,中缅两国正式建交。1988年缅甸军政府上台,西方国家对缅甸采取严厉的经济制裁,中缅两国关系继续保持友好发展。25年来,中缅双边贸易合作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缅甸民主化改革浪潮下,中缅双边贸易合作面临巨大挑战。基于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及地缘经济互补优势,未来中缅双边贸易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能源等原材料的需求急剧上升。由于缅甸的能源资源丰富,中缅地缘相近,中缅在能源安全、政治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使中国与缅甸的能源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中国在缅甸投资中的负面效应对未来中国在缅经济活动形成了挑战,印度、泰国与中国在缅甸的能源竞争在新的条件下将会更加激烈。为妥善处理双方利益争端,寻求双方共同利益面,创造共赢。我国需要积极推动和介入缅甸国内政治改革,保持和发展与缅甸良好的政治关系,更好协调彼此核心利益,加强公共外交,妥善处理与缅甸国内的反对派和民众的关系,寻找彼此优势合作,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在缅甸能源合作领域上,中国需要建立各能源消费国之间的平衡,减少不良竞争,风险共担。  相似文献   

3.
缅甸是中国西南边疆的重要邻国,中缅关系的友好稳定对于两国利益都十分重要。虽然近年缅甸国内民主化进程使得中缅关系出现了一些波折,一些中资项目受到影响,但是中缅关系整体依然稳定,经济合作整体依然前景光明。中国未来在对缅加强合作方面,需要适当加强公共外交和民生外交。  相似文献   

4.
林锡星 《大经贸》2003,(12):88-88
中缅贸易关系源远流长.早在1954年,两国就签订了第一个贸易协定,1971年两国新签的贸易协定规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20世纪70年代起,缅甸每年派贸易代表团参加广交会,中方每年参加缅甸珠宝交易会.中缅经贸关系涉及双边贸易、经济技术合作和劳务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走进缅甸     
林锡星 《大经贸》2003,(1):40-41
1988年9月缅甸政府全面对外开放,这使缅甸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得到全面发展.中国加入WTO特别是江泽民主席访问缅甸后,两国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更有利于中国企业到缅甸去投资.2002年9月8至11日,外经贸部在厦门举办第六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举行了"走出去"研讨会,缅甸是惟一被列入讨论的东南亚国家.这说明外经贸部对缅甸市场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和缅甸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国家战略的提出使中缅两国农业合作再次面临重要机遇期。研究中国与缅甸农业合作现状,分析投资环境、探寻未来农业合作潜力,对于促进地区间农业和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一、中缅农业合作现状中缅两国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近年来,中缅贸易发展迅猛,投资步伐加快,合作方式多元。  相似文献   

7.
缅甸自1988年对外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是其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中缅经贸合作多年来发展良好。2015年以来,缅甸内政外交发生较大改变,这对中缅经贸合作有一定影响。长期来看,中缅两国在能源、对外投资引进和农业等领域的合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对缅甸的投资存量不断上升,而流量却出现剧烈波动和呈现下降趋势,中国对缅投资受阻.缅甸非政府组织(NGO)的发展和对中国投资的阻挠是其中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发现,缅甸NGO乱象、西方国家支持、NGO在缅甸的影响力扩大是中国对缅投资受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结合中缅跨境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实地问卷调研结果分析,本文重点对中缅跨境经济合作过程中突破边界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效果进行探讨,提出中缅双方应着力加强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沟通协调机制、降低非关税壁垒,加大各方面的支持力度以突破边界效应,实现中国与缅甸跨境经济合作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璐 《商》2014,(40):214-214
近年来中缅关系的发展实现持续升温的趋势,政治上两国关系不断深化,经济合作上全面持续推进。在这良好的合作中,不管是中缅关系还是经贸合作,云南省都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静态、动态效应分析云南参与的滇缅次区域合作中带来的经济效应,得到滇缅次区域经济合作给云南经济发展总体带来积极的效应,但仍有消极方面,并对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跨境交易"与"电子商务"双引擎的拉动下,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业态在全球范围内异军突起,快速发展。德宏与缅甸有503.8公里的边境线,州内居住的5种世居少数民族与缅甸的掸、克钦等民族为跨境民族,胞波情谊深厚。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德宏一直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境内关外"特殊监管模式和"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速了中缅经贸、金融和信息合作步伐,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为发展中缅跨境电子商务创造了良好的经贸、平台、物流、人文和支付结算等条件,中缅跨境电子商务起步发展,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少走弯路,对中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2011年3月20日,缅甸吴登盛民选新政府上台执政,对内“大刀阔斧”地实施政经体制改革。2012年11月2日,颁布新的《外国投资法》;2013年1月31日,颁布实施《外国投资细则》,放宽投资领域限制,大幅提高外商投资优惠政策;2014年1月23日,缅甸政府修订并颁布新的《经济特区法》,大力推进土瓦、迪洛瓦和皎漂三个经济特区的规划与建设。缅甸国内投资环境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提升,吸引外资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缅甸国内政治改革的推进、外部环境的改善及其外资政策的调整,都对中缅两国政经关系发展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面对缅甸变化莫测的政局走势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参与主体,构建投资风险防范、预警和应急机制,减低中资企业在缅运营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中国检验检疫》2011,(10):57-57
近日,据缅甸官方媒体报道,缅甸财税部继7月1日将以美元上缴的8%的出口贸易税减到5%之后,8月15日开始,又将原规定以缅币结算的与中国、印度、泰国边境贸易中以缅币上缴的8%的出口贸易税也降至5%。  相似文献   

14.
境外     
7月26日 缅中签订铜矿勘探开采合作协议 中缅两国有关方面当日在仰光签订铜矿和其它矿勘探合作协议,迈出两国矿业勘探开采大规模合作的第一步。 根据中国海南佳亿机械进出口公司与缅甸矿业部勘探局签订的协议,中国公司将在缅甸实皆省和克钦邦进行铜矿和其它矿的勘探开采。这是中国国土资源部和缅甸矿业部2001年签订两国矿业合作备忘录以来进行的第一个大型矿业勘探开采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15.
自2012年2月份美国开启美缅关系正常化进程的“破冰之举”后,欧盟、澳大利亚等西方经济体纷纷紧随其后,部分解除对缅甸制裁,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也开始不断加强对缅甸的经济援助和投资。西方国家在对缅甸实施长达20多年经济制裁后,为何再度争相拉拢缅甸?  相似文献   

16.
吴萍  段万春 《商业研究》2008,(1):119-122
货币在各国间兑换的无障碍是GMS国家贸易便利前提条件。目前在中缅两国之间正常贸易和经济合作中都存在着货币兑换障碍,该状况的存在对外贸易、投资等构成一定的危害。为此要了解缅甸金融和外汇管制的状况和导致货币竞争障碍的重要原因,采取相关对策,促进中缅贸易健康、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一、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快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老铁路、泛亚铁路西线大理—瑞丽段建设。推进重庆—昆明、昭通—攀枝花—大理等铁路项目开工。完善中越、中老、中缅、中缅印等出境公路境内段高等级道路改扩建。适时推动中缅印通道保山(芒市)—腾冲—猴桥铁路开工建设。加大与缅甸、印度有关方面的协调,力争早日打通中国腾冲—缅甸密支那—印度雷多的公路,形成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交通大动脉。加大与湄公河流域相关国家协调,共同推进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高等级国际航道建设。积极安排援外资金,协助老挝、缅甸改善与中国的口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与  相似文献   

18.
向永吉 《大经贸》2007,(10):69-69
2007年9月15日,第四届世界缅华同胞联谊大会在香港隆重举办。来自世界各地200余万缅华同胞的代表共1000多人参加了这次盛会。出席大会的嘉宾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马儒沛,中国侨联副主席李祖沛,中央政府驻香港特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黎桂康,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解晓岩,缅甸驻香港总领事叶敏旺,美国缅甸研究基金会主席魏久安,港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陈守仁,香港特区政府原律政司司长梁爱诗,香港特区政府原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以及香港、澳门与海外的缅华社团侨领。  相似文献   

19.
缅甸商机     
林锡星 《大经贸》2002,(8):39-39
中缅进出口商品结构互补性强。1988年缅甸对原计划体制进行了调整,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国民经济以年均6%的递增速度发展,逐步迈入健康的发展轨道。但缅甸政府近几年的主要精力是用于发展农业、基础工业的调整政策,对国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轻、纺、日用工业品等投入较少,此外,外国在制造业方面的投资也很少,造成了一方面经济发展较快,一方面国内商品市场供应不得不依靠进口来解决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向缅甸五星轮船公司出口两条12,000吨多用途货轮项目,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在国内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1996年9月2日中缅双方在仰光举行了合同签字仪式。缅甸联邦国家恢复法津和秩序委员会秘书长钦纽中将、两位副总理MAUNG MAUNGKHIN和DIN DUN中将、交通部长登温中将和九位部长、中国驻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