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T部门与其他部门协同集成 伊士曼化学的电子信息系统部和电子商务部都向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和CIO汇报工作。这两个部门是在1998年分开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在公司内部建立电子商务的进程。这两个部门继续在建立后台基础结构上密切合作,支持公司的电子商务创新。  相似文献   

2.
在IT基础设施和系统到位后,IT负责人如果不思部门转型,被边缘化的可能性会逐渐增大。CIO和企业IT部门在完成IT基础设施、办公自动化和ERP等基础系统后,如何为企业创造新的更大的价值?CIO和企业IT部门的职能、价值和能力在未来将如何演变?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业务和组织复杂性的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世界变平了”,企业如何利用CIO和IT部门的能力优势,建立新的组织能力和核心能力?在企业追求卓越绩效的过程中,信息化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变化趋势Gartner公司在“2006年CIO状况”中指出,如今的IT部门引领着组织信息与流程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对于掌握着企业IT采购大权的CIO来说,他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很多的新技术,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与新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IT经理世界》最近专访了Garmer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全球研究负责人Peter Sondergaard,他认为CIO应该在成本、价值、风险和创新之间找到平衡。  相似文献   

4.
"IT系统如果离开了业务空转,CIO的工作就没有价值。"尽管不做CIO好多年了,但是顶着中国第一位CIO的名头,中国银联股份公司副总裁柴洪峰仍然对IT与新商业模式之间的互动高度敏感。最近,他很关注手机支付,为此银联出资定制了800部手机,通过  相似文献   

5.
孙泠 《IT经理世界》2011,(9):77+76-77
作为负责企业信息技术和IT架构的最高领导者,CIO们被赋予的传统使命往往是通过信息技术来支持公司的业务发展目标。虽然近年来一直在强调企业CIO作用以及固化企业CIO制度,但事实上,大部分国内企业的CIO仍然扮演着技术主管的角色,其管理的对象是信息技术部门,工作内容主要是针对企业各个职能部门提供技术性服务工作,这与“CIO”这一称谓原本的意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如果不把供应只看作卖东西的,通过有效管理,CIO可以从他们那儿得到更多的帮助和价值。这种关系能否继续保持下去?这是萦绕在联邦快递陆运公司(FedExGround,简称陆运公司)负责IT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兼CIOMikeHmel大脑里众多问题之一。想这个问题时,他正在参加Sun公司的一次会议。陆运公司的IT部门正在努力开发一个运输管理系统(T M S),这个项目使用的是Sun公司的Java软件,它帮助这家年收入53亿美元的联邦快递的子公司在29个中转中心和超过500个取送终端的网络里确认调配牵引机车、拖车和推移车等设备,以及设计出最高效、最经济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变革时代     
来自外部竞争与内部变革的双重考验,如令CIO们处于一个变革环顾的时代。今,张艳存的名片上印着“业务变革与系统部副总裁”,而在半年前,她的职位仍是系统部副总裁。“我们仍然是IT部门,但从以前关注技术,  相似文献   

8.
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波刚刚褪去,虽说经济触底反弹的趋势日益明显,但足否有“二次探底”的风险尚不得而知。大多数的企业还停留在“紧衣缩食”的阶段,对于CIO这一职位来说,压缩成本、减少开支是工作的首选项。对于掌管IT系统运维和技术创新的CIO们来说,更大的挑战还小仅于此,在IT与业务的融合中,也遭遇到对IT部门地位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对于今年3月份刚刚担任CIO的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晓岩来说,她看起来正在做与10年前相似的事情。10年前的她要求下属在办公室里贴上“将ERP进行到底”的标语,联想的“ERP工程”到了紧要关头10年后的她又面临着更大的考验,那就是将IT部署到联想集团全球的所有部门。  相似文献   

10.
当企业战略出现问题时,IT的最大作用仅是延缓衰落的到来。这次是帕特丽夏·莫里森(Patricia Morrison)今年第二次来中国了。身为摩托罗拉公司的全球执行副总裁兼CIO,莫里森每年一半以上的时间花在到摩托罗拉分布在全球的各公司了解当地市场和业务需求。2007年12月3日下午,莫里森出现在北京望京工业园新落成的摩托罗拉  相似文献   

11.
一些CIO角色跨越的先行者们,已经成为了企业中的"新物种",其自身的职业定位开始"模糊"。当CIO们不断通过IT技术为企业的商业基因注入新的动力,当IT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成为了足以改变企业架构的力量时,CIO角色本身会发生改变。那些IT已成为核心驱动力行业的CIO们,如零售、金融等领域;那些在埋首于服务器和软件系统时,仍习惯于长时间探起头凝视业务的CIO们,都会是变化的先行者。CIO的角色变迁可以简单总结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也是整个CIO群体都存在着的变化趋势,CIO们在企业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CIO们在企业的管理层级中,正在从边缘走向核心。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企业的IT需求持续上升,企业的IT部门越来越大,IT管理者们经历了从提供计算机,到提供系统,再到提供分析结论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CIO需要培育怎样的领导力?IT部门在组织里的地位如何得到提升?如何应对BYOD潮流带来的影响?美国有一个与《IT经理世界》CIO俱乐部类似的信息管理协会(Societ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SIM),  相似文献   

13.
CIO角色     
CIO的使命:具有深刻的技术洞察力,对IT系统的开发和运行具有充分的领导能力,以使企业在快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保持活力。 报告关系:向高级职能主管EVP、COO、CFO或CEO报告。制定恰当的IT政策,把IT战略和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对于一个组织来说非常重要,典型的职位是副总裁兼CIO,他的工作位置在公司总部。  相似文献   

14.
在IT与业务不断融合中,CIO也获得了更广、更远的职业发展机遇。去年年底,做了13年IT经理的彭元华有了新头衔——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物流总监。来自德国的舍弗勒集团是全球领先的轴承生产企业,麾下拥有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规模信息系统建设阶段的结束,中国CIO 迅速地调整着自己的关注点。在今年的“CIO高峰论坛”上,《IT经理世界》再次对到会CIO进行了“2006年你最关心的是什么”的调查。虽然问题与去年论坛完全相同,但CIO们的答案却发生了很多变化,他们从关注IT 部门管理转变为关注IT治理,从关注IT  相似文献   

16.
盛大稳定器     
在员工平均年龄非常年轻的网游企业,如何通过IT激励员工的创造力,并且创造稳定的工作环境? 几乎每周五,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CEO陈天桥都会现身IT部门的例会,倾听建议、探讨方案、甚至当场决策……而作为部门负责人,盛大副总裁和CIO米丹宁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在他看来,从2006年开始的这项“惯例”,显示了陈天桥对企业IT建设的高度重视,也正是这样模式使得米丹宁在盛大的IT建设设想得以迅速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IT架构集中还是分散的争论中,混合之路似乎开始受到CIO们的青睐。CIO如何组织你的IT架构?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无数激烈论战的主题。近几十年来,各式各样的IT管理方式都曾独领过风骚:在信息化发展的早期,由于IT实施成本高昂、相关专家资源稀缺,集中式IT运营方式是当时企业唯一可行的结构方式;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IT技术成本大幅度下降、专业IT人才大规模涌现,IT公司层出不穷,用于分布式计算的Client/Server软硬件加速了分散管理潮流的发展;此后,呈几何级增长的商用台式机使得企业的雇员们对本地服务器求之若渴,因此更多的企业开始尝试着对部分IT运营采取分散的模式,以适应企业运营单位的需求并缓解IT运营的支出与性能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18.
《IT经理世界》与读者相伴已近周岁,从创办伊始,我们就一直在关注、寻找、追踪和报道中国的CIO,我们曾登载过《给CIO热踩一脚刹车》、《正确面对CIO》、《CIO:成长的烦恼》、《中国信息主管:处境也尴尬》等文章,也曾与中远集团总裁助理马智宏、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副总裁柴洪峰探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CIO所承担的角色、作用,还与有关企业合作组织过北京、成都、广州、上海四城市“中国企业挑战信息时代”巡回研讨会等活动,但我们仍不  相似文献   

19.
IT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和1996年,Informix软件(中国)公司在国内举办了两届“国际信息技术应用大会”,其间都举办了“CIO国际研讨会”,是较早在国内推介CIO概念的公司。Informix认为的CIO是指大型企业、政府机构、国际组织以及金融和电信机构的高级信息技术主管。 美国加州大学黄硕豪教授在“第二届国际信息技术应用大会”期间撰文,阐述CIO在企业中的地位以及企业IT部门的组织结构。黄教授从事商务管理工作多年,主要从事信息技术(IT)、管理信息系统(MIS)、战略计划、国际商务洽谈和跨文化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本文是黄教授撰文的节选。  相似文献   

20.
尽管有着CIO的职位,但是他们仍然将在未来经历相当漫长的成长期。 虽然在中国企业内,有很多只是部门级别,甚至是隶属于部门之下的IT负责人做着CIO该做的事。但是,也有小部分幸运者获得CIO之名,并开始行使CIO应该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