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债券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市场的重要负债融资工具。从世界范围来看,债券融资的比重已超过股票和银行贷款等形式。但是在我国,企业的负债方式主要还是银行贷款,企业债券市场显得极为冷清。目前国内的情况是,一方面居民储蓄存款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企业资金普遍短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银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揭示银行和债券投资者参与治理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2006-201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的治理效应,并从信息不对称视角分析了信息披露质量对两种债务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贷款能够显著降低代理成本,但同时又能够显著降低公司绩效,说明银行贷款只是发挥了部分的债务治理效应,但长期贷款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绩效,降低代理成本.债券既能够显著降低代理成本又能够提高公司绩效,并且其治理效应要强于长期银行贷款.信息披露质量只能显著影响债券的治理效应,而且仅限于显著提高公司绩效方面,而不能显著影响代理成本约束.  相似文献   

3.
胡月晓 《经济咨询》2006,(1):36-37,17
从2003年起,国际融资领域再次发生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债务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下降,债券融资复兴。债券融资和银行贷款是国际金融市场上债务融资的两种主要形式。排除股权融资方式的国际外部融资(external financing)市场上,债券融资和银行贷款比重互相替代、此消彼长、交替演进。19世纪20年代和70年代,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以及在这些时间段之前的一段时期,是债券融资占主要外部融资来源的时期。随着时间推移,债券偿付拖欠风险增加,银行贷款比重逐渐占据了债务融资形式的上风。  相似文献   

4.
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锡良  郭斌 《经济学家》2004,(4):97-103
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系统地分析了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问题。认为银行贷款融资因在信息生产和监控方面比企业债券融资更具比较优势而成为企业债务融资的首选,企业债券融资更适宜于一些特殊的企业群体,企业债券的大力发展有赖一定的市场条件.以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5.
小微企业已成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融资难仍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鉴于直接融资市场尚不成熟、互联网融资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完善,银行贷款是河南省小微企业融资的首要选择.由于银行风险控制要求与小微企业信用担保能力差、经营风险大之间的矛盾,银行贷款业务的逐利性与小微企业贷款规模不经济之间的矛盾,以及小微企业制度建设不规范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河南省银行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增长乏力.集群融资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水平,降低银行贷款风险和贷款成本,因此,集群融资是河南省缓解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可行选择.在推广集群融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以规避集群融资风险.  相似文献   

6.
可转换债券自产生一个多世纪以来,已成为西方资本市场上重要的融资工具,近20年更是取得了飞速发展。国际学术界对可转换债券这种衍生金融工具一直较为关注,对有关公司为什么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理论研究主要从公司融资过程中投资者与管理层的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着手进行分析,据此提出了资产替代假说、连续融资假说、后门权益融资假说和风险评估假说等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项目融资过程中,投融资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通过股权比例选择可以比债券利率有效地传递项目质量的信息.不对称信息迫使好的企业承担较高的负债率,以此显示自己的高质量.在项目债权融资的模式中建立了作为内部投资者之一的经管者的信号传递模型,得出了分离均衡.本文通过分析认为,经营者股权投资比例的选择可以更好地传递项目质量的信号,从而为债券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而目前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占其融资总量的比重还比较低。造成我国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内在本质原因是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银行对企业的信贷配给。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对信贷配给进行了理论和现实的分析,从而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张旭  刘建昌  侯光明 《技术经济》2013,(11):81-87,118
通过分析军工企业融资的特点,构建军工企业多元融资方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模糊网络分析法应用于融资适宜度评价,采用网络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全面反映定性评价的定量信息。最后,通过具体实例深入分析内源融资、股权融资、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资产证券化的融资适宜情况。  相似文献   

10.
李勇 《当代经济》2007,(15):92-93
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而目前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占其融资总量的比重还比较低.造成我国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内在本质原因是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银行对企业的信贷配给.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对信贷配给进行了理论和现实的分析,从而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