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云烟之乡"云南省玉溪市为例,基于2000-2012年的统计数据,综合运用拉动系数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烟草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烟草产业产值每增长1%时,将会带动GDP平均增长0.737%。并且通过乘数效应,烟草产业产值每增加1亿元,GDP相应地增加1.87亿元。特别是近7年来,烟草产业对玉溪市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高达32.54个百分点。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栾斌  李润  杨蕊 《改革与战略》2010,26(10):59-61
食用菌作为云南省出口创汇额排名第二位的农产品带动了地区的经济增长。文章基于SWOT模式,分析云南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战略,寻求解决云南食用菌产品的出口瓶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经济与环境的冲突已经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生态化、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过程。通过构建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四象限模型,构建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指标,利用估算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云南在大力发展烟草产业的同时,应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低经济效应和低生态效应的产业向高经济效应和高生态效应的产业转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云南对外开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未来5-10年,云南省对外开放的关键是要发挥比较优势对外向型经济的拉动效应,且要提高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对外贸易和吸引直接投资要进行战略调整,要结合产业优势和区域优势形成增长极,从而带动周边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省内地区之间要有良好的协调统一安排机制,形成“大开放带动大发展”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招标》2010,(17):34-35
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一行与云南省领导举行座谈会,探讨今年云南的烟草产业工作。会上透露,云南省计划到2015年前累计投入1000亿元以上搞水利建设。  相似文献   

6.
德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元媛  赵玉林 《特区经济》2007,219(4):89-92
德国经济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产业的集聚发展,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本文从分析德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着手,考察和总结了德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突破带动经济增长效应的规律和经验,并指出对于发展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并突破性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国外游客的旅游消费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增长是旅游刺激经济的一种溢出效应。以此为基础,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来对云贵川渝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四川和云南的入境旅游分别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溢出效应,而重庆和贵州的入境旅游对本地区经济存在反向抑制作用,并针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初始之年,云南人就提出了“绿色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省”的发展目标,要将云南建成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地区的国际大通道。为此,云南省提出着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烟草、矿产和旅游业等五大产业,其中生物资源开发创新被看作是云南“孵鸡成凤”的看家产业。如今,云南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9.
作为出口创汇额位居云南农产品第二位的云南食用菌产业,带动了地区的经济增长,成为云南出口创汇的重要支柱。然而,由于产品质量安全存在安全隐患、市场规模狭小、销售渠道阻滞、缺少品牌推广等问题,导致云南食用菌产品的出口瓶颈。为了更好的推动云南食  相似文献   

10.
黄梅 《特区经济》2010,(1):195-197
本文根据云南省1981~2007年的外贸数据,对云南省外贸依存度与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云南省外贸依存度与GDP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对外贸易对云南省经济有着很大的直接拉动作用,认为云南应该借鉴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改变单一的贸易方式,提高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引进与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以对外贸易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使企业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1.
海洋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形势下发展海洋经济对于沿海地区调整经济结构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文章采用产值份额测算海洋经济的直接贡献,使用海洋经济的引致增长弹性、引致财政弹性、引致就业弹性和引致技术进步弹性测算其间接带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第一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主要体现于其对地方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方面,海洋第二、三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则表现为较强的间接带动效应.由于地区海洋主导产业部门的不同,各省(市)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强度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从4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聚的区域负面效应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具有拥挤效应、锁定效应和环境负面效应等三大区域负面效应。运用复杂性科学剖析产业集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旨在促进产业创新升级,让新一轮的产业集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地域空间、产业经济两个视角,基于投入产出法对旅游业发展做实证分析,以此探索"旅游空间网"和"旅游产业网".从空间的角度看,旅游是一个联动城市、小镇、村落和景区经济增长的综合性行业,在地域空间上形成了"以旅游城市的'点',到旅游路线的'线'及'网'"的空间网络结构;从产业的角度看,旅游是一个带动经济发展具有酵母性质的行业,在产业结构上形成了"以'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为核心,近百个产业相互交叉影响"的网状产业经济.以云南省为例,探讨云南旅游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云南旅游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首站名片不突出、特色小镇核心IP不强、"游""购"的带动作用不足等"网络"关键节点不通畅或"断网"等困难.结合旅游网状产业经济特点,针对发展困难,提出聚焦首站打造、核心IP创意、旅游模式转变、旅游附加效能等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更好地建设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4.
对于云南这个烟草王国来说,烟草行业的每一次大的动作,注定会引起人们强烈的关注。一方面是云南烟草在全国举足轻重的地位:实现利税约占全国的1/3,连续15年位居中国烟草产业第一、最高达380亿元。卷烟产销量约占全国的1/6。另一方面,云南烟草提供的税收占云南财政收入的70%左右,烟草是云南经济最重要的支柱, "烟草兴,云南兴"的说法毫不为过。  相似文献   

15.
文章系统收集了2007~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和GM(1,1)模型,定量分析了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力路径及系数演变趋势。研究结果显示: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直接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呈现曲线增长的趋势;目前交通便利度对经济增长呈现负向影响,但从整体趋势来看,注重发展交通网络,将使旅游业在未来一段时间较大幅度的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省份,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旅游业产业关联、带动效应日益凸显。鉴于此,文章基于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江苏省旅游业产业关联效应。结果表明:江苏省旅游业自身具有强烈的内部关联性,需要建立旅游企业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以实现旅游企业发展的秩序性、规范化和多元化;江苏省旅游业属于最终需求型产业,对其后向关联产业的拉动效应明显,因此要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形式,优化产品结构,刺激和带动旅游消费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达的商业银行体系对产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产业发展以及新旧产业的更替能带动经济增长。本文通过总结相关理论文献阐述了商业银行推动产业发展并带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通过分析影响商业银行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和对商业银行业的管制,提出了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业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出口产业的打击,使就业受到很大影响.在消费不足、储蓄过度的情况下,投资只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短期的拉动效应.一旦扩大内需的投资结束了,产能过剩、需求不振的局面就可能再次出现,经济就有可能再次掉下来.当前形势需要我们把政策重点尽快调整到以内需为主带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轨道上来,主要依靠城市化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来带动.这应当是一个长期任务,而不应是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19.
培育支柱产业,振兴一方经济,在云岭高原上以辉煌的成就得到验证。 在过去的10余年间,云南省结合当地优势,选准突破口,举全省之财力,相继投入150多亿元,培育烟草支柱产业,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成功的举措。进入“八五”以来,这个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的山区省份,开始得到回报,财政收入实现高速增长,列全国“四大支柱”之一,成为民族地区唯一向国家交钱的省份,使云南的经济状况发生了重大转折。 培育烟草支柱产业的成功,缩小了云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通过对云南省现阶段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的规模和结构进行规范分析,应用云南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收入增长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在分析探讨现阶段财政支农政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云南省经济发展特点,提出调整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的结构与次序和改革财政支出的体制,为云南省经济增长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