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商业会计》2004,(9):62-63
积极稳妥地处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财务挂账,是促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减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包袱、加快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精神。现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财务挂账,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老粮食财务挂账及新增粮食财务挂账的处理 (一)老粮食财务挂账,指1992年3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加快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根据《关于做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从企业剥离工作的通知》规定,我省已全面完成划转剥离工作,但所谓“经营性”财务挂账,也就是除政策性之外的各类亏损挂账仍留在企业。因此,认真研究和探讨在政策性挂账从企业剥离后,如何处理剩下的所谓经营性亏损挂账,对企业来讲更为重要。本文就此谈谈个人想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财政部《关于新增粮食财务挂账和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会计处理问题的通知》和新《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州粮食购销企业新增粮食财务挂账的情况,笔者对做好粮食购销企业新增粮食财务挂账会计处理工作谈点初浅建议。一、对1998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审计署、农业发展银行〈关于清理消化国有粮食企业新增财务挂账和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办法〉的通知》精神,由县(市)审计部门清理审计,并报经财政部等六部委核复的新增粮食财务挂账和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粮食购销企业要严格按照县(市)财…  相似文献   

4.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笔者认为应及时对各种财务挂账进行全面清理。我区粮食财务挂账先后进行过三次清理,第一次清理1992年4月1日以前的老财务挂账,经审计部门认定,属政策性的粮食财务挂账由地方政府负责消化;属企业经营性粮食财务挂账由企业自行消化。1998年下半年对1992年4月1日至1998年5月31日期间新增的粮食财务挂账进行了第二次清理,中央为处理政策性财务挂账有明确规定,湖北省分十年消化政策性财务挂账,本金由地方政府负责消化,利息由中央承担,但每年要递减10%。经营性挂账由企业自行消化。2002年,湖北省政府决定对粮食购销企业从1998年6月1日至2002年3月31日期间的粮食财务挂账再次进行全面清理,其目的是对粮食购销企业划清新老财务挂账的责任界限,减轻包袱,轻装上阵,提高市场竞争力。每次清理财务挂账后,新增财务挂账仍然不断发生。是什么原因难以遏制新增粮食财务挂账呢?本文就新增粮食财务挂账的成因、清理、核算、处理等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三年来,上海市粮食部门积极加快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推进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改制,通过压库促销,粮食企业库存结构有所改善,政策性亏损逐年递减,1998年5月底以前的挂账本金已消化完毕,但是,1998年6月以后,由于一些政策因素和企业自身原因,本市又发生了新的粮食财务挂账。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应对清查审计出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财务挂账及时进行调整。根据有关文件规定批复的亏损挂账数额,本文结合柘城县清查审计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亏损挂账的实际情况,对财务挂账的账务调整提出个人浅见。一、调整审计认定的财务挂账时间范围及挂账形态审计认定1998年6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亏损挂账数额;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清查审计财务挂账形态看,既有反映在所有者权益“利润分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粮食企业的财务挂账,国家先后在1992年、1998年、2004年对粮食企业的亏损进行了清理,就政策性和经营性财务挂账分别进行了认定,但由于财务挂账数额大,粮食风险基金弥补困难,给财务挂账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一是财务挂账清理时间长,企业无法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二是会计人员变化较大,部分县局财务负责人和企业财务人员退休或不在会计岗位,造成企业清理财务挂账的原始资料流失。三是2004年以来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力度加大,企业进行合并、兼并等改制,新上任的会计不了解当时的挂账情况,财务挂账具体项目不明。2005年底,按照农发行的要求,对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进行了剥离、上划。笔者现就如何管理好未消化的粮食财务挂账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国家出台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财务挂账从企业剥离的政策,原企业应进行资产重组,实行股份制企业组建,企业从原来经营政策性粮食,转变为购销完全市场化。为此,粮食企业的财会管理工作要有所创新,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来管理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谈粮食企业改制中需解决的财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1]28号文)和国家计委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计综[2002]677号文)的相继出台,各省市地方人民政府也相应制定了一系列全面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办法,我国粮食企业购销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笔者结合财政部《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财企[2002]313号  相似文献   

10.
一、2007年粮食财会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各级粮食财会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各项粮改政策措施,积极服务粮食宏观调控,支持粮食产业发展,各项粮食财会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一)研究解决财务挂账,国有粮食企业历史包袱进一步减轻  相似文献   

11.
1998年 4月推出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其主要内容是“四分开一完善”,即实行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新老财务帐目分开 ,完善粮食价格机制。当年 6月又进一步明确了当前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做好粮食工作的重点是 :贯彻“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行顺价销售、农业发展银行实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 ,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 ,转换经营机制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这四条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本文试就其中的顺价销售政策作一点探讨。一、实行粮食顺…  相似文献   

12.
国家粮食局2005年10月11日转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做好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剥离工作的通知》(农发银发[2005]224号),要求各地粮食局加强与当地财政、农发行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认真做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从企业剥离和上划工作。现将农发银发[2005]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要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在国有粮食企业实行财务总监制是符合这一精神的。一、建立国有粮食企业财务总监制当前农业发展银行加强了对粮食收储资金的财务监督 ,这种监督对减少粮食企业的财务挂账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还应建立国有粮食企业财务总监制 ,首先应在国有大中型粮食企业实行 ,即在国有资本金相当雄厚的粮食企业或集团中实施财务总监管理制。担任财务总监的人员由出资者委派 ,如由粮食主管部门委派…  相似文献   

14.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今年实施的五项重大改革之一。与以往的改革相比,这一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企业将实现政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新老粮食财务挂账分开。国有粮食行业多年赖以生存的“铁饭碗”被打破,何去何从,政府给...  相似文献   

15.
一、2006年粮食财会工作概要回顾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粮食财会部门紧紧围绕粮食流通工作大局,认真落实有关财务政策,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服务粮食宏观调控,支持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开局良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有粮食企业包括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附营企业两大类.自1998年以来,附营企业由于不承担粮食政策性经营业务,产权制度改革步伐较快;购销企业由于承担粮食政策性经营任务,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本文根据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现状,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认为下一步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核心和重点是产权制度,并提出了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财经界(学术)》2006,(6):104-107
一、农村体制改革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4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指出,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推进,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当前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二是加快清理和剥离国有粮食企业财务挂账,继续做好国有粮食企业分流职工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抓紧库存陈化粮的定向销售,妥善解决企业历史包袱。三是积极培育和规范粮食市场,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8.
《江苏商业会计》2006,(4):I0002-I0003
根据《国务院关于供销合作社财务挂账处理等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2001]136号)精神,对供销合作社1993年以来新增财务挂账(各级供销合作社所属企业及基层供销合作社截止到1998年12月31日,棉花企业截止到1999年8月31日)中的中央政策性挂账,从1999年9月1日起由中央财政贴息挂账5年,挂账本金到期后再视情况处理。地方政策性财务挂账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解决,本金部分由地方财政贴息挂账5年,5年后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视财力情况制定消化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减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包袱,对粮食财务挂账,全国统一进行了三次全面清理,界定了挂账性质,划清了责任界限,核定了挂账数额。(本文指的老挂账是指2004年8月31日以前的所有粮食财务挂账)。2004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和中央五部委印发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财务挂账处理意见》等文件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已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各地粮食部门纷纷进行粮食收储公司的组建和运作。那么收储业务和附营业务分离后,如何处理好和财政的一系列财务关系?如原收储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归属和管理,原收储企业经营性财务挂账、债权债务及潜亏的划分,收储公司政策性粮油毛利、毛亏的核算,收储公司储备粮油费用补贴方案,收储公司职工奖励基金的筹措,收储公司仓储建设资金的安排等。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一系列的财务关系,才能促进粮食收储公司顺利组建,才能保证粮食收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