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文章构建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行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辽宁省8个装备制造业行业竞争力计算其综合得分并进行比较,并利用聚类分析法将装备制造业行业分为3类,得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综合评价,并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以2012年我国装备制造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成效三方面构建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七大类子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评价和分析,从而了解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优劣势,并就如何提升中小装备制造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及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内涵,构建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8—2009年经济数据,采用区位熵系数法、比较分析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存在市场拓展能力和利润水平偏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核心企业不够强大、产业链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辽宁装备制造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完善产业链,实施国际化和高端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主体,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以往的研究都以某些发达省份或发达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将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4个维度出发,构造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的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提出合理有效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非均衡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本文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借鉴产业竞争力分析的框架,结合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建立了一套评价我国区域性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对各地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得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非均衡性及各地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各地现有产业的比较优势,提出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及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葛晨冉 《科技和产业》2023,23(17):65-70
先进制造业是安徽省重点关注的产业之一,对促进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为提高安徽省先进制造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分析安徽省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安徽省先进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环境竞争力、规模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测定镇江市制造业整体及分行业竞争力与结构变化率,构建制造业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绩效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可变规模报酬DEA模型(BCC),并借助SPSS软件和DEA-solver软件对镇江市制造业近几年来创新驱动升级质量水平,不同子行业的创新产出、盈利、出口能力比较优势,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价与分析,进而提出不同行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以及供给侧的各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医药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浙江省医药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为研究对象,给出了区域医药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模型,用28个省市自治区(海南、西藏、新疆除外)2007年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医药制造业产业竞争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第三;规模实力很强,产业效能和研发能力有待提高,金融机构对产业科技活动支持力度很弱;原料药制造若长期占据产业绝对主导地位,有可能会限制浙江省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影响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定量分析,采用对比研究,从装备制造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增长速度、产业绩效等方面,全面研究长三角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及内部(两省一市)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上升期,但长三角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地位趋于下降;长三角两省一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在产业规模、经营绩效、综合竞争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分省市看,江苏和上海存在产业同构,而浙江与两地都不存在产业同构。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占有长三角两省一市一半产值左右,在江苏制造业产值中超过四成,在经营过程中,每家企业平均从业人员数量最高,自有资金水平及流动资产水平也较高,实现利润率水平最高,体现了最强的竞争力。浙江的装备制造业产值占长三角装备制造业产值的1/4,在浙江制造业产值中接近四成,在经营中,从业人员人均资产规模最高,人均产值也最高,实现了最高的产值税收贡献率,在两省一市的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中处于中间位置。上海装备制造业在长三角装备制造业产值中占1/4,在上海制造业中占近六成的产值,企业平均资产规模最高,产值销售率也最高,但是利润水平最低。分子行业利润水平看,上海的仪器仪表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制造业的高端领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技术创新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技术创新分为两个过程三个阶段,既可以分阶段构建指标体系,也可以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既可以测度技术创新阶段的效率,也可以测度技术创新的综合效率,为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内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湖南省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选取规模效益、创新能力、智能制造、绿色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5 个方面构建湖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结合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14—2020年,湖南省制造业总体上发展向好,其中规模效益发展水平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创新能力、智能制造以及国际竞争力发展水平发展速度较快,绿色发展水平呈现“稳中有进”趋势。据此,建议未来进一步提升制造业规模效益和产业创新能力,发力智能制造,重视以绿色发展提高制造业发展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全方位支撑湖南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何娣  丁亮 《特区经济》2011,(10):53-55
本文根据全面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等制定评价指标的原则,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搜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确立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范围,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且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所得评价体系将上海市文化产业与其它省及直辖市的文化产业进行对比评价,找出了上海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针对上海市文化产业的评价结果给予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电子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已成为我国各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支撑。通过构建区域电子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8个省市电子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及排序;在此基础上根据综合得分进行样本聚类分析,对各地区进行类型划分,分析不同地区间差异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对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河北省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进入装备制造大省行列。但产业内部结构低度化问题制约着行业整体运行质量的提升,促进装备制造业结构升级是河北装备制造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业链结构入手,分析了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并从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集聚能力、产业投资结构、制度推动力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推进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是黑龙江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而在黑龙江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着发展规模偏小、资本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差、产品竞争力低、分工体系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是由科研投入不足、科研人员流失严重、生产工艺落后、体制改革滞后等深层次原因致使的。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作为其核心产业之一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发展也备受关注。构建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10个省份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福建发展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区域科技竞争力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对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力等概念进行界定,对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在进行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时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并且结合吉林省的区域发展情况,最后确定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利用可持续发展数学模型对吉林省的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李卓尔  陈娜 《科技和产业》2023,23(20):124-131
结合辽宁装备制造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靠拢的发展趋势,通过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上嵌入成本发现模型的定性分析,提出装备制造业产品附加值的影响因素;从附加值低这一短板因素出发,采用聚类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将辽宁省与部分地区的竞争力水平进行测算并做以横向对比。结果表明,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因素除了人均资本积累、人均自然资源存量,还有内部知识的积累、外部知识的获得、国家的体制与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