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物价》2006,(9):24-24
阅读:据《北京晨报》报道: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不久前指出,中国目前处于“双通货”时代,即通胀与通缩并存,而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有两重——上游产品通胀,下游则以通缩为主。所谓“中国输出通胀论”称,中国制造业面临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导致其出口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产品涨价,  相似文献   

2.
温和通胀有助于经济复苏,但如果在经济反弹前出现严重通胀,中国可能陷入“滞涨”。  相似文献   

3.
张锐 《商业文化》2000,(5):43-44
一种时下被各国政要和经济学家称为“新经济”的经济形态已让美国威风抖擞于全球:连续10年4%的高速增长,打破了30年来失业率的最低纪录,通胀阴影仅存于格林斯潘的脑子里,崭新的繁荣着实带给了人们全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今年“胀”——通胀达到7%,明年“滞”——GDP增速降至8-9%。今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受出口影响,明年更多受投资和消费影响;企业利润将进一步下滑;通胀幅度则取决于国内能源价格调整的幅度。  相似文献   

5.
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情势的关键词。今年来自全球经济资讯几乎都是负面的.全球化的通胀让各国央行进退失据,次贷危机拖累美国银行接连倒闭并可能引发世界经济衰退…… 尤其让人忧虑的是,类似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并不是第一次出现,经济发展总是遵循“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规律循环往复,而且经济现象一次比一次复杂,解决起来一次比一次困难,换句话说,经济波动的不确定性一次比一次增强。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2009年将呈现介于“V”字与“u”字之间的调整,肯定不会是“L”型增长。高储蓄、高投资、高顺差、高增长格局还会持续数年。我国经济恢复到以往的高增长水平尚需时日,但2009年下半年有望遏制经济下滑趋势,2009年GDP应该能够实现9%的增长。我国不会出现长期通胀。通胀持续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贸导刊》2008,(11):16-18
伴随着油价、金价和食品价格的不断上扬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后续影响的持续扩大,美国经济开始露出滞胀的苗头,欧元区经济和新兴国家也开始面临着通胀高企的巨大压力,市场普遍预期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将显著放缓,并预期全球通胀压力也将进一步上升。国际分析评论认为,上世纪70年代“通货膨胀的噩梦”死灰复燃,世界经济面临着不断增长的通货膨胀压力,始于21世纪初的“低物价时代”将落下帷幕,“通货膨胀时代”即将到来。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国家经济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张晓晶 《市场周刊》2008,(12):46-50
“从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双防”(即防通胀、防过热)到《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提出: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其间,国内外经济所面临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及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冲击是根本原因。由此,中国经济的主要任务从“双防”演变成寻求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平衡。本文围绕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9.
视野     
《进出口经理人》2013,(3):26-27
全球不能忽视的通胀2013年,通胀可能成为全球决策者最大的挑战,但会以不同的方式。纵观全亚洲和很多新兴经济体,各国央行行长们都需要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控制通胀。相较之下,西方经济体的中央银行需要抵御的政治压力则是:用通胀推动更强劲经济增长并消除债务。尽管西方需求乏力,全球经济依然在增长。危机之前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 (一)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放缓、失业率居高不下、通胀水平攀升,逐步陷入“滞胀”  相似文献   

11.
7月全国CIP同比上涨1.8%,CIP涨幅终于回到了1时代,但是人们的感受真的像经济数据体现的那样通胀形势有所缓解了呢?恐怕大部分的感受依旧是收入增长跑不过通货膨胀,这一点人们的“菜篮子”最有发言权,尽管用“菜篮子”感受评价通胀并不准确,但是对于百姓而言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硬指标。  相似文献   

12.
《新财富》2009,(11):34-34
对最新经济数据的分析、各国出台经济政策的解读、历史经验的总结以及大类资产市场变化趋势的研宄……尽管关注的视角和运用的经济理论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临近岁末,大行们都试图对今年底及2010年经济复苏进程、通胀预期、股市走势及对应的经济政策作出预判。  相似文献   

13.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不断扩大,欧美经济增长逐步放缓,但与此同时,全球通胀压力不仅没有因经济降温而减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倾向。为什么经济的“滞”未能抑制物价的“胀”?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与之相关的供需不平衡。  相似文献   

14.
GDP在升,利率在升,CPI在升,人民币在升……“通胀”、“涨价”、“成本上升”是2008年乃至今后几年普通消费者和企业界人士感同身受的关键词。纵观经济发展史,通胀、股灾、自然灾害……各种挑战反而会成为有些品牌脱颖而出的契机。通胀会为企业带来新的机会,抓住这些机会很可能改变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李光斗指出品牌价值是在任何环境下都需要坚持的!  相似文献   

15.
《新财富》2008,(7):17-18
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2008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压力下,最令市场担忧的是以能源、食品价格上涨为主要推力的高通胀。“中国经济增长的风险不是美国或欧洲增长放缓,而是通胀。”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明确表示,如果通胀率在2008年下半年不能如期下降,政府可能被迫采取高度紧缩的货币政策,甚至经济硬着陆的行政措施,比如人民币一次性升值等,加上外部需求萎缩,中国经济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关联储不会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表态,全球货币宽松已渐行渐远。就当新兴市场各国纷纷加息应对不断高企的通货膨胀之际,全球通胀最严重的经济体——越南突然于7月4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100个基点至14%。越南的意外降息反映出了当前各国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行走在治理通胀和保持经济增长的钢丝上,越南在不断地调整着两边的力度。这或许为时下的中国带来一些货币政策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对外经贸统计》2007,(2):3-7,28
2006年世界经济达到繁荣的顶峰,总体上表现为“增长较快、通胀较低,主体多元、失衡犹存”的格局,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全面增长,“金砖四国”表现出色,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2007年世界经济将有所回落,但仍能保持较快增长,贸易和投资势头强劲。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能源资源产品价格高位波动、全球利率水平提升,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重,尤其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张学庆 《理财周刊》2003,(10):14-17
通胀还未出现,对于眼下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经济学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般看法认为,经济增长在正常区间运行,经济向好,另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过热”苗头,应当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市场》2008,(16):45-45
著名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日前表示,实现经济“软着陆”仍为时不晚。但如果姑息纵容,通胀形势在2008年恶化,那么到2009年,一场经济崩塌或将难免。  相似文献   

20.
袁宜 《新财富》2009,(6):29-29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走出最艰难的环境,通胀是否会接踵而至的争论成为一个被热议的话题。担忧通胀的一方认为,过剩的基础货币将导致“大量货币追逐少量商品”的情况发生;不担忧通胀的一方认为,过剩的产能会化解物价上涨的压力。笔者以为,在较低的产能利用情况下,也存在发生成本推进型通胀的可能,进而威胁全球股市和经济的复苏。如果上游资源品行业的垄断力不能得到有效约束,年末通胀复燃的概率将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