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发展权是对土地在利用上进行再发展的权利。最早起源于英国,后美国也引进该制度。土地发展权是土地所有权诸项权利中的一项。土地发展权的创设可以弥补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的缺陷。土地发展权制度是对改变土地用途和利用强度的活动进行法律规制,以规范土地开发行为及其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分配和权利归属。该制度最早产生于20世纪中期的英国,随后美国、法国等国家也相继建立。  相似文献   

2.
一、建立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机制是必然趋势中央提出农村家庭承包经营长期不变 ,土地承包期再延长 30年 ,这一项政策深得人心。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是党在农村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目前而言 ,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机制上 ,指导思想和工作出发点应放在稳定承包关系 ,要强调稳定 ,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但从发展趋势看 ,土地承包关系将会是稳定中有流动 ,流动中更趋于稳定 ,所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是对第二轮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完善和延续 ,也是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是促进土地…  相似文献   

3.
土地银行和城市里的土地储备中心性质上有很大差别,但是土地储备制度在运行中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遇到的问题,土地银行可以借鉴和警示. 从土地资源到土地财产,再到土地资产,最后到土地资本,要经历四个概念演化的过程.要把土地作为一项资本来考虑,但是不能忘记土地的资源属性,要保护资源、保护耕地,这是我们的国策,不能变.因此,土地托管在制度设计上要有充分依据,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挥规划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临汾市蒲县人民政府自2002年9月份以来,组织各有关部门对全县9个乡镇103个村土地延包政策进行了再落实工作,审核、完善、签订、颁发土地承包合同17473份、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17473份,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173份,充实和健全了10项农村承包合同管理制度和10项规范管理标准,建立和完善了农村承包合同“四表一账”。延包政策的再落实,一是促进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规范化管理。由土地而产生的纠纷和矛盾明显减少,干群关系得到理顺。二是消除了农民的怕“变”心理,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三是延包政策的再落实,为计算计税面积提供了准…  相似文献   

5.
农地利用潜力等级灰色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为加强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管理,国家在全国开展了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土地利用潜力的评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农地利用是土地利用的主体,探讨农地利用潜力的评估方法,科学地划分农地质量等级,不仅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也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重头戏——谈谈土地管理怎样配合经济结构调整双木调整经济结构,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实现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是党的十五大确定的一项大政方针。这项方针与土地管理密切相关,是保护耕地、节约利用土地、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大好机遇。结构调整的过程也是...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过程划分为初次流转和再流转。初次流转指土地使用权在土地所有者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的转移,这一过程已经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全面推行而基本结束;再流转则指土地使用权在土地使用者之间的转移,它是在农村土地上寻求生产力诸要素合理配置的必然要求,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设有如下变量:y——农村土地使用权再流转率(转包土地数/土地总数×100%);x  相似文献   

8.
关于农村承包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轮土地承包中流转面积达6.3万多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5%,涉及到农户近2万多户,占总户数的4%。其中外地承包户约占20%左右,多数效果较好。笔者现结合镇江市一轮土地承包中土地流转的经验和教训,就二轮土地承包后如何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怎样依法管理土地流转工作,谈几点肤浅思考。一、建立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机制是必然趋势中央提出农村家庭承包经营长期不变,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这一项政策深得人心。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是党在农村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目前而言,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机制上,指导…  相似文献   

9.
积极稳妥地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江苏省委、省政府近年来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江苏省非农产业比较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条件比较成熟:不失时机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既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对于全国其他地区土地规模经营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到苏州、扬州部分县(市、区)进行了专题调研,对我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进行了一些解剖、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做出的一项战略安排,是持续数十年、惠及数亿农民、全面提升我国现代化整体水平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涵盖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相应的土地制度作支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要求建立更加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分析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所存在的问题,探索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临汾市蒲县人民政府自2002年9月份以来,组织各有关部门对全县9个乡镇103个村土地延包政策进行了再落实工作,审核、完善、签订、颁发土地承包合同17473份、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17473份,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173份,充实和健全了10项农村承包合同管理制度和10项规范管理标准,建立和完善了农村承包合同"四表一账".  相似文献   

12.
丁美来 《中国土地》2005,(12):28-29
节约集约用地是现阶段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土地登记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国家掌握土地动态变化提供重要的信息,同时,它又是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土部门的一项主要管理职能。当前,研究和探索土地登记制度改革,规范土地登记行为,加强土  相似文献   

13.
论延长土地承包期的矛盾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 ,土地承包期再延长 30年不变 ,是当前党在农村的一项重大政策。然而 ,不少地方在实施这项政策的过程中 ,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例如 ,由土地承包合同期限延长带来的土地调整空间缩小 ,将使今后30年新出生人口面对着分不到土地的压力 ,一旦矛盾激化 ,会成为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的一大隐患。又例如 ,土地的重新分包 ,危及到近几年一些地方已经形成的连片、高效农业商品基地的建设 ,对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造成一定损害。如何认识土地承包制的稳定性要求 ,如何处理由延长承包期所引发的矛盾 ,是正确推行土地承…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做出的一项战略安排,是持续数十年、惠及数亿农民、全面提升我国现代化整体水平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涵盖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相应的土地制度作支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要求建立更加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分析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所存在的问题,探索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都玲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21(6):162-164,154
土地储备制度是近几年来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房地产领域改革的一个热点。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管理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作为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城市存量土地高度集中管理的机制,其目标是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加强政府对盘活存量土地的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16.
正什么是土地确权土地确权的定义: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或称一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每宗地的土地权属要经过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土地登记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确认和确定。(以前土地没证,宅基地有县里发的证,这次是中央发证,从法律上确定关系,也就是说以前农村没土地的,以后基本也不太可能有。)  相似文献   

17.
允许耕地使用权的依法有偿转让是中央作出的与再延长耕地承包期30年不变相配套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而日益严重的耕地抛荒问题则是当前农村各地议论较多的一个热门话题。弄清这两大问题的现实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对策是当前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笔者最近参加了对四川长寿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农业资源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实行积极有效的土地制度 ,切实保护和利用好土地资源 ,使其尽可能地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仅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基本前提 ,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在我国农村继续实行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 ,将土地承包期限再延长30年 ,以保持农村土地关系的长期稳定。这个决定是确保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确实是英明之举。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一重要政策贯彻落实好 ,并从…  相似文献   

19.
土地产出率是反映土地生产能力的一项指标,通常用生产周期内(一年或多年)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品数量或产值(包括产值、净产值)指标来表示。人口增长导致人均农业土地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不可避免占用土地。本文就如何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人地关系紧张是土地调整的动力基础。人的流动性与地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人地矛盾将长期存在。土地调整可以暂时缓解人地矛盾,但引发的后果也亟须重视。一是进城人员为了防止土地被收回,在进城落户问题上犹豫不决,影响城镇化进程;二是农民不稳定的经营预期,影响土地投入决策;三是个别干部借调地之机牟取私利,侵害农民的土地权益。土地调整问题土地确权过程中如何应对农民的调地行为是一项突出问题。为切实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7条明确规定,"承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