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国际化,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规模越来越大,而如何对衍生工具进行计量,是对传统会计计量政策的考验.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衍生工具计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美国会计计量的经验,提出了对衍生工具会计计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融创新工具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具有高风险,高收益,且为未来交易的特点,由此产生的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对传统的会计理论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会计确认,计量和会计报告三个方面。本旨在揭示金融创新工具对上述三个方面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衍生金融工具发展迅速 ,其会计处理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现在会计界基本解决了衍生工具的披露问题 ,但最迫切需要的是衍生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问题。本文以衍生金融工具下收益的确认与计量为例 ,说明了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收益确定模式的冲击。指出 ,只有全面收益法才能解决未实现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和计量问题。  相似文献   

4.
会计准则对金融衍生业务会计处理的新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娴 《会计之友》2007,(1X):38-38
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和发展对现行会计体系的确认、计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我国现行会计体系不能完全在反映和防范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这就对会计处理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结合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作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会计准则对金融衍生业务会计处理的新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和发展对现行会计体系的确认、计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我国现行会计体系不能完全在反映和防范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这就对会计处理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结合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作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有的会计理论无法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进行确认和计量,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实践也远远落后于国际会计理论的发展。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应以商品衍生工具和金融企业为突破口,逐步完善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规范。  相似文献   

7.
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对我国现行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构成了不小的冲击,并且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问题一直是国内外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研究热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对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数年的努力,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为市场经济服务的、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这就要求国内会计界能制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会计模式。笔结合国际会计界研究的一些成果以及我国现状,试图建立起一整套会计规范,包括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的确认、计量、披露等方面内容,以期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可转债中嵌入衍生工具的会计核算受到了关注。新准则完善了可转债的会计处理,但仍存不足。本文对可转债中嵌入衍生工具的初始确认和计量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完善我国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9.
冯逢 《广西会计》2003,(9):36-37
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和广泛应用,对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如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确认及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等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成为全球会计界面临的一个迫切课题。为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以及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都对衍生工具的会计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发布了几份准则与公告。本文结合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的一些共性问题来探讨金融期权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运用规范研究法,研究2007年我国首次执行金融工具系列会计准则,金融衍生工具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导入为CPA执业技能带来的挑战,对CPA如何规避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的审计风险提出对策,以期为CPA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的审计实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金融衍生工具的的涵义出发,探讨了关于会计确认及计量的相关问题,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对金融业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加强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在日益繁衍,规范其会计处理是一项迫切需求。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是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基础。实务中一般可以采用两种计量模式:一为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二为完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本文将从一道用外汇远期合约进行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例题中,比较分析这两种模式,试探求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计量基础的趋向。  相似文献   

13.
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确认问题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衍生工具的迅猛发展,给传统会计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使我国原有的会计体系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衍生工具引发的要素定义问题难于界定,有关确认的理论存在缺陷,不能准确反映金融衍生工具的有关会计信息。新会计准则为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打下基础。本文从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和种类入手,结合会计确认的基本理论和新会计准则及国际有关规定,对会计确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曾粤 《电子财会》2010,(6):46-49
利率期货是一种计量形式独特、价格表现形式独特、交割方式独特的衍生金额工具。该文除介绍利率期货的基本特征外,还介绍利率期货对债券投资套期、借款套期、对预期交易套期,以及利率期货套利的确认、计量与相应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5.
套期保值的会计业务处理就是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相互冲抵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变动能够同时计入会计盈余的会计处理方法,它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中将用于套期的衍生金融工具确认为资产或负债.并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16.
简析《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IAS39先进研究成果,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衍生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以及金融资产减值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弥补我国一直以来没有专门关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会计规范的空白,标志着银行业在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上率先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有利于境外上市银行的国际协调,提高金融信息可比性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会计确认的含义和标准、会计计量的概念和属性出发,分析了新准则下金融衍生工具对传统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影响,指出新准则的规定不符合传统会计资产或负债要素的定义和确认条件,也不符合传统会计确认的要求,且与传统会计损益的确认原则相冲突,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金融期权会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问题是随着8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和广泛应用而逐渐变得引人注目。它对现行的财务会计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特别反映在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确认及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上。如何全面地确认、计量和充分报告衍生金融工具是全球会计界面临的一个迫切课题。为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以及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都对衍生工具的会计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发布了几份准则与公告,如IASC于1995年6月颁布的第32号国际会计准则《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1998…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银行业金融创新的浪潮,衍生金融工具必将在我国蓬勃发展,对于这匹高风险的野马,如何采用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对其进行风险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披露的探讨,试图给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会计确认的含义和标准、会计计量的概念和属性出发,分析了新准则下金融衍生工具对传统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影响,指出新准则的规定不符合传统会计资产或负债要素的定义和确认条件,也不符合传统会计确认的要求,且与传统会计损益的确认原则相冲突,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