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潮州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73万元,增长11.2%。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20元,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4977元,增长8.2%。财税金融运行良好。地方财政一般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称,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可以达到增长7%左右。但是城镇的收入增长水平比去年增长率下滑  相似文献   

3.
苏诚 《西部财会》2012,(7):16-18
通过对几年特别是2011年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的认真梳理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但与全国农民入均纯收入的绝对差距仍在不断拉大。2011年陕西GDP在全国排名第17位,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排第26位。农民收入增长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财政部门要制定政策,增加投入,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支持农民增收,尽力缩小与全国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扶涛  张兰芳 《活力》2009,(25):113-114
一、云南省农民收入现状分析近年来,云南省农民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人均收入水平仍然偏低,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城市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而且各州(市)、各区域之间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存在着巨大差异。2004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864元,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71元低7007元,  相似文献   

5.
王秀平 《活力》2009,(5):10-12
一、200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市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6.4亿元,增长13%;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8000万元,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25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50元,增长16.8%。  相似文献   

6.
刘俊 《价值工程》2009,28(2):140-142
根据一般消费理论,收入和价格是决定消费两个主要因素。根据1980-2006年我国消费样本数据建立了我国消费模型,通过EVIEWS软件利用OLS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经过计量分析得知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受GDP影响,且人均消费水平与人均CGDP呈明显线性关系。若我国人均GDP增长1%,则人均居民消费水平约增加0.71%。滞后的人均消费水平对我国当年的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相似文献   

7.
2008年,尽管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严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依然取得较好成绩:粮食总产达到10570亿斤,同比增长5.4%,比历史最高水平1998年还增长300多亿斤,实现近40年来第一次连续5年增产;亩产达到330公斤,比历史最高的上年增加13.4公斤,增长4.2%,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特别是农民收入的增长出人意料,人均纯收入达到4761元,同比增加621元,在我国历史上是绝对额增加最多的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名义增长率,不扣除物价指数是15%,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丽水市统计局官方网发布的《2009年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09年丽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01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70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比2008年增长8.6%和14.2%。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多和CPI指数  相似文献   

9.
市场链接     
《北京房地产》2004,(3):58-60
宏观经济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2003年我国GDP增长9.1%,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 GDP总量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人均1090美元。这是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消费结构将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汽车、电脑、高档电器加速进入家庭,人们对于住房条件改善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分产业看,  相似文献   

10.
《辽宁经济统计》2008,(11):40-41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加;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大幅度增加;我国外汇储备超过1.9万亿美元;前9月我进出口总值近2万亿美元贸易顺差下降2.6%;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0%;前三季度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8%;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  相似文献   

11.
依据1978~2009年我国人均消费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相关知识,对我国人均消费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978~2009年我国人均消费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Granger-Sims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人均消费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过程中,从长期来看,体现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人均消费的影响。鉴于此,提出国家通过扩大出口、鼓励投资来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并以此来提升人均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同时包含物质资本、教育资本、健康资本和R&D资本的拓展的MRW框架,根据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8~2007年的数据,考察了资本投入对我国人均实际产出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物质资本投资、教育投资和R&D投资对我国人均实际产出以及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健康投资对产出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估算了我国总量的生产函数以及资本投资的回报率。此外,本文还将全要素生产率内生化,进一步考察了资本投入对我国人均实际产出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将会出现快速增长。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文化产业的发展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60年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60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高到4761元。中国人民由贫困转为基本温饱,进而实现了总体小康!  相似文献   

15.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07年经济数据证实,过去一年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加快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加快2.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尽管遇到非常大的困难,200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比上年增加621元,连续5年增幅超过6%。为20多年来的首次。展望2009年。 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外出务工遭遇“寒流”、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我国农民增收更加困难。在新形势下,如何让农民“钱袋子”再鼓些,事关扩大内需全局。  相似文献   

17.
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将会出现快速增长。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文化产业的发展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8.
财经     
《数据》2007,(3):5-5
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上了20万亿元新台阶,2006年北京市生产总值77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006年天津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2006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西部地区的人均GDP赶上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经济经济决策者有必要制定长达几十年的远景规划,在此基础上制定每年的经济增长目标,逐年缩小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本文从数学上推导出:各地区每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到当年全国人均GDP目标、上一年本地人均GDP、上一年全国人均GDP、远景规划年限的长短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人口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上世纪是这样,这世纪也如此。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所发生的显著变化,无不感受到我国人口转型带来的巨大效应。可以说没有人口转型所创造的优越条件,没有人口分母的缓慢增长,我国人均GDP及综合实力不可能如今天这样强盛,人均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提升。无疑,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率下降的双重政策效应,产生了中国奇迹,改变了中国命运。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